濟南12歲小學生出版21萬字科幻小說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下午,小男孩陳擇瑞發現了當年成就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并無意中和金箍棒“匹配”,獲得了超能力,并由此開啟了太空探秘之旅……這是最近出版的科幻小說《渺小》中的故事情節。作者不是專職作家,而是濟南市天橋區寶華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擇雅。她歷時一年多,利用課余時間寫出了這部21萬字的小說。
別看作者年紀小,她想表達的寓意很深奧。全書貫穿“渺小”這一中心思想,意圖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矛盾沖突;國家與國家、星球與星球、星際與星際之間的戰爭;到整個宇宙空間所有星域相互吞噬,來闡明這一切都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在天外之天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在等待去探索的道理。據陳擇雅介紹,關于這部小說的構思最初萌生于四年級。故事的原型就是自己“又調皮又可愛”的弟弟陳擇瑞。得益于在在北京參加的“中國小作家工作坊”封閉集訓,她在專家的鼓勵下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創作。剛開始動筆時,她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情節架構和知識儲備等,但熱愛寫作的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通過查閱資料、反復揣摩專家集訓時的話語、在生活中捕捉靈感等方法尋求破解之道。很快,她的開篇文章得到了評審專家“故事離奇但合理,扣人心弦”“語言精煉、風趣,有表現力”的評價。備受鼓勵的她,在接下來的創作中始終保持著每天寫作800字的寫作量。如果因為客觀原因無法完成計劃,她會在第二天及時進行補齊。在進行創作的一年多時間里,她還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每當這時候,她都會想起爸爸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總要有一些堅持,既然自己選擇了一條道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據陳擇雅說,她的作家夢要起源于小時候。酷愛讀書的父母經常帶她閱讀經典、背誦古詩。在她5歲時,已經可以完整背誦出《陋室銘》。長大后,她最愛的兩件事就是閱讀和練字。只要有時間,她就泡在圖書館里。為了號召更多同學向陳擇雅學習,寶華小學也特意舉辦了一場交流會。在這場交流會上,陳擇雅也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秘訣:堅持、積累。“我想告訴大家,寫作不是大人們的“專利”,作家也不是只有成年人才能當!由衷的希望,每一個熱愛寫作的同學都能擁有一本真正屬于自己的書!”未來,陳擇雅還計劃給這本書出個續集,讓陳擇瑞從宇宙歸來。“我很確定自己會繼續往作家的方向努力,未來我會一直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