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普劇創作專委會成立
晝夜平分春色、攜手共鑒美好。3月20日,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普劇創作專委會成立大會在蘇州青少年科技館報告廳隆重舉行。
2009年開始,由江蘇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科協等七家單位聯合主辦,江蘇省科學技術館承辦的“江蘇省科普劇匯演”活動在全省拉開帷幕,活動通過科普劇宣傳、劇本創作與表演培訓、劇本征集、匯演評比以及獲獎科普劇公益性全省巡演等方式,匯集了數千個優秀原創科普劇劇目,打造了江蘇科普劇創作和表演的科普人才隊伍,增強了科普劇的創新能力,營造了科普劇創作的良好氛圍。這為專委會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科學技術館副館長曾川寧當選為科普劇創作專委會主任委員。曾川寧在發言中表示,科普劇是一種生動形象的群眾性科普文藝表現形式,它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科學原理融入到劇本創作,并通過藝術表演的形式實現了對科學知識的傳播以及對科學精神的弘揚。與傳統的科普模式相比,科普劇在互動性和參與性方面都具有比較顯著的優勢。這種新穎的科學傳播方式已得到教育部門和科普單位的廣泛贊譽和認同,成為目前國內外科普場館與學校推廣和使用較多的一種寓教于樂的科普教育形式。科普劇創作專委會的正式成立,將為科普劇創作人員搭建規范的、專業的學習交流平臺。
江蘇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馬斌在發言中指出,科普劇主要是面向孩子的,孩子是國家的春天,是民族的春天。科普劇創作集科技、藝術和育人三要素一身,以科技作為內容,以藝術作為表達形式、以育人為宗旨,深受孩子們的歡迎。科技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所以我們必須重視以科技為內容的教學。以科技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以創作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是我們育人的關鍵所在。
成立大會還為現場嘉賓和參會專委會委員代表帶來了《那個他—袁隆平與雜交水稻》《肺炎球菌入侵記》兩個原創科普劇的現場表演交流。
近年來,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在科普資源開發、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科技活動組織、“省會合作”以及學術交流等層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科普劇創作專委會的成立,將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協會的職能,助力協會能力提升,賦能協會科普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