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不負時代召喚 不負人民期待 ——文藝界代表委員談文藝新氣象
    來源:光明日報 | 李笑萌 劉江偉  2021年03月08日08:20
    關鍵詞:文藝事業

    【兩會光明視角】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強調,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我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感觸頗深。”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委員依然歷歷在目。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文藝事業,從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文藝工作者扎根人民、記錄時代,文藝創作不斷釋放新活力、展現新氣象,一部部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現出真實而立體的中國形象。

    記錄時代的精品力作不斷涌現

    火熱的時代生活給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源泉。“兩年來,我們喜迎新中國70年華誕,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工作者努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文藝作品不斷涌現。”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委員說。近兩年涌現的交響合唱《天使告訴我》、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電視劇《在一起》、話劇《人民至上》等主題作品溫潤心靈、令人感動。

    作家是時代的見證者,也是記錄者。“在脫貧攻堅的偉大歷程中,文學界通過小說、詩歌、報告文學等多種形式記錄和書寫,讓我們的后輩人能通過這些作品,感受到在中國大地上,各個行業貢獻出各自的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的壯麗圖景。”云南省作家協會主席范穩委員說。2019年中國作協啟動“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中國作家跨越千山萬水,創作出《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國家溫度》《出泥淖記》《愛的禮物》等一部部飽含溫度的作品,深情描繪壯麗的脫貧攻堅事業,用滿腔熱情歌頌脫貧攻堅人物,把中國發展巨變鐫刻在文字里。

    不僅關照時代的作品頻出,文藝評論工作也呈現出繁榮活躍態勢。“兩年來,文藝評論工作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的背景下,對新文藝現象及時予以剖析。尤其是網絡上的文藝評論更有活力,頗受網友的喜歡,越來越受重視。”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裁潘凱雄委員看到,越來越多文藝評論家走出孤芳自賞、坐而論道的小圈子,將自身與時代、社會緊密聯系在一起。

    扎根人民的現實題材成創作熱點

    脫離了人民的藝術作品不可能為人民接受和喜愛,這一點已成為眾多文藝工作者的共識。從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跨過鴨綠江》和激活紅色基因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到講述寧夏西海固在國家政策號召、福建對口幫扶下擺脫貧困的《山海情》,再到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的《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將目光投向了現實題材創作。他們從歷史和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把百姓身邊向善向美的故事搬上舞臺與銀屏。

    “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不能是身體進入新時代,思想落后于這個時代。”2019年,田沁鑫委員在政協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上發言時說。這兩年,她把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踐行在藝術實踐里。去年,中國國家話劇院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的文化節目《故事里的中國》點燃了觀眾的收看熱情。“這是一次集中的現實主義創作,第二季節目重點關注了脫貧攻堅和戰疫故事,通過‘戲劇+影視+綜藝’的跨界方式進行創新呈現。”田沁鑫委員感到,參與創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今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將推出紅色演出季,推出五部新創、兩部復排的現實主義作品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江蘇省淮劇團一級演員陳澄代表感到,近兩年現代戲在劇本的完整性和周密性上取得了很大突破。“有一大批創作者扎根基層,他們了解戲曲特質和觀眾審美需要,為全國各門類藝術作品的演繹輸送了大量的優秀劇本。同時,中國傳統戲曲各劇種的領軍人物也在創作過程中,不斷把數十年積累的傳統劇目演繹經驗與現代戲相結合,作出了積極探索。”陳澄代表說。由江蘇省淮劇團打造的原創現代淮劇《小鎮》不僅獲得了國內專家贊譽和觀眾好評,更是開啟了歐洲巡演,向西方觀眾闡釋了淮劇文化的藝術魅力。

    現實題材的創作風潮也刮向了網絡。“這兩年,網絡文學從野蠻生長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很多網絡作家改變了以往從網絡獲取靈感的做法,走出書房、走向城市和鄉村,從生活中獲取創作素材,作品漸漸有了煙火氣。”山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掖平委員看到,近些年出現了一批優質網絡小說作品,其中不少還被改編成電視劇熱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傳統藝術傳承發展綻放新光彩

    傳統戲曲在短視頻平臺受到追捧,茶藝、武術、書法等傳統藝術文化在直播間里百花齊放,“網絡直播+非遺”“短視頻+非遺”的傳播方式,讓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到人們面前。“這兩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又上新臺階。眾多非遺傳承人通過文化創意,使古老非遺與現代生活完美相遇,令非遺傳承更具現代感。”磁州窯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河北磁州窯藝術館館長安際衡代表說。

    “互聯網短視頻中關于傳統文化藝術的內容十分豐富,其受眾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工作者利用新手段,優化傳播內容、創新傳播方法,把傳統藝術這件有意義的事做得有意思。”王黎光委員說。

    劇場復蘇過程中,陳澄代表發現了更多年輕人的身影。“這是我們這么多年來戲曲進校園成果的顯現,年輕人對這門藝術產生興趣,形成了良性循環。”出身于淮劇世家的陳澄代表深知,當劇場里出現了更多黑頭發的觀眾,傳統戲曲就一定能傳承好、發展好。“說不定他們將來就會成為戲曲的研究者,或是我們的接班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這讓每一位藝術工作者感到振奮。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將在自己的藝術領域守正創新、精耕細作,繼續創作出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藝術精品。

    (本報記者 李笑萌 劉江偉)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99这里只有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自制|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xxx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精品视频在ktv|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久久精品视频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