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崎嶸委員:提質升級期的網絡文學 亟需更健全的生態環境
眼下,網文改編劇《贅婿》《山河令》等正在熱播,網絡文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網絡文學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網絡作家在創作、工作、生活、社交諸方面與傳統作家的差異性。處于提質升級期的網絡文學,亟需更健全的生態環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主任陳崎嶸,為今年全國兩會帶來三份與網絡文學有關的提案。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遵循網絡文學自身特點和規律,設立全國性網絡文學獎項,成立全國性網絡作家組織,并加大打擊網絡盜版行為力度。
陳崎嶸談到,中國作協和各地作協近年來作了許多有益探索,涌現出以上海作協、浙江作協等為代表的一批成功典型。但從整體上看,當下對網絡作家的組織、團結、引導、服務、協調還比較薄弱,不能完全滿足網絡作家的需求,還不符合網絡文學迅猛發展的形勢。“網絡文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亟需激勵和引導。如果成立官方規范的全國網絡作協作為網絡作家之家,有助于增強網絡作家的歸屬感、榮譽感、自豪感,進一步把他們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p>
如今,20余歲的中國網絡文學正處于提質升級期,格局重組、風生水起,涌現出一批反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歷史進程、充滿正能量、受到網民熱烈追捧的佳作。據不完全統計,網絡作家隊伍同步實現了更新迭代,總數逾1700萬人,其數量規模和發展速度遠超傳統作家。其中,90后網絡作家成為創作主力軍,文學網民增至4.65億,類型小說達2500萬部,網絡文學向影視、動漫、游戲的轉化漸成新潮流,并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先頭部隊和生力軍。
網絡文學已成為主流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影響到青少年等“Z世代”的文化生活、精神訴求和行為方式??上驳氖?,圍繞抗疫防疫、脫貧攻堅、建黨百年等重大主題,廣大網絡作家也主動探索現實題材書寫,開展廣度深度前所未有的采訪創作。抗疫期間,光是閱文集團在旗下各平臺推出的免費閱讀專題,用戶點擊就超500萬次,并獨家上線《武漢抗疫日記》電子版等。無論是忘我逆行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是恪盡職守的社區工作者、快遞小哥等平凡人群,都從網文中涌現出來,為當代文學長廊增添了別樣的藝術光彩。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有著明顯不同的評價體系和評獎標準,至今無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獲得中國作協四大獎項,嚴重影響了社會對網絡文學作品的評價與認知,也與網絡文學實績不相符。”陳崎嶸建議,亟需單獨設立全國性網絡文學獎項,以彌補此缺陷,提升網文評價的公信力。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對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視,執法機關持續打擊盜版侵權行為,網絡盜版現象有所改觀。網絡文學平臺開展全版權運營,充分挖掘IP價值,取得顯著效益。但“盜版”仍是影響網絡文學發展的絆腳石。
“當前網絡上仍存在很多傳播盜版侵權內容的非法網站和應用,一些網絡作家群體對此現象既憤慨又無奈,他們的合法權益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相應保護?!北热纾凶骷曳从?,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自己的作品,排名前幾位的多是盜版網站,正版網站反而被湮沒。網絡盜版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作者的合法權益,而且極不利于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
陳崎嶸建議,強化對搜索引擎、廣告聯盟等服務提供商的監管;主管部門應引導網絡文學平臺充分尊重原創、保護知識產權,為文化市場的持續繁榮營造良好的文學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