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男孩與鴿子
《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史雷/著,芊祎/繪,青島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42.00元
《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有著濃郁的寫實風格,一如史雷既往的作品,字里行間穿梭交織著現實生活與童年記憶的影子。芊祎同樣高度寫實的畫面呈現中,有兩雙清澈的眼睛,一雙屬于小男孩,一雙屬于鴿子。兩雙清澈的眼睛開啟了男孩與鴿子的情感互動。
一只受傷的鴿子被小男孩發現,小男孩喚來爸爸精心救治鴿子。在小男孩擔心鴿子康復后會離他而去時,鴿子并沒有飛走,而是繞著房子飛翔,將小男孩的家當成了自己的新家。在鴿子康復之后,男孩與鴿子的強弱關系發生了悄然的倒轉,體型弱小的鴿子顯出某些方面的強大。它可以從離家數十公里的遠方飛回,長途飛行中的鴿子無懼風雨,無懼陌生的環境。曾經是鴿子的救世主的男孩從鴿子身上習得了成長。
人類在鴿子這一形象身上寄寓了多重含義,它被視為純潔、自由、和平與希望的象征。繪者對鴿子形象的選取,并非許多畫作中常見的、潔白的和平鴿,而是一只藍色羽裝的信鴿,這與作家的表達重心非常契合。在史雷的多部作品中,信鴿都曾被濃墨重彩地書寫過,比如《將軍胡同》《正陽門下》等。信鴿已經成為聯通著作家童年樂趣與老北京民間文化意趣的意象,更是在戰爭年代承載了特殊使命的通訊戰士。在這部作品中,信鴿意象的又一重意蘊得到了生動的詮釋。
借助作品可以感受到,鴿子在作家童年記憶中所承載的還不僅僅是和平,更是成長,是一種翱翔于瓦藍瓦藍的天空的勇氣與歷練。鴿子的眼神,平和而堅定;孩子的眼神,則透著稚氣和擔憂。鴿子一次比一次長距離的遠行,磨練著堅毅的羽翼與果敢的意志,孩子也被感染了。作品中還有一個細節,當爸爸告訴男孩鴿子并不怕風雨時,男孩也從爸爸的雨傘下走了出來。相信正是在這些細小的時刻,一個無懼風雨的小男子漢正在拔節成長。男孩的未來同瓦藍瓦藍的天空一樣,高遠遼闊,充滿著無限的希望與可能。陪伴男孩成長的,還有一位著墨不多卻非常出彩的父親形象,他既給予了男孩寬松的成長空間,又每每在男孩需要求助、需要引導時適時地出現,適時地陪伴。朋友般平等、理性、明了的對話,溫暖、堅定、踏實的父愛縈繞于有限的文字間,展現了男性作家具有獨特氣質的童年書寫。
頗有意味的是,《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同時呈現了人生的兩重境界——展望藍天與眷戀家園。從情愫上講,鴿子是戀家的,尤其是信鴿。無論它們經過了怎樣的長途飛行,經歷了怎樣的艱險,最終總會選擇回到家園,回到它所信賴的主人身邊。于人類而言,年少時恣意地展望藍天與渴望遠行常常伴隨著另一重愈來愈濃郁的情感,即對故土、對親人、對家園的眷戀。家園是每個人精神的港灣,續航的碼頭?!对谕咚{瓦藍的天空下》自然地兼及了這兩重意蘊,以寫實的文筆與畫面描述了人類情感的多重境界。
繪者芊祎纖毫畢現的運筆,藍、綠、黃為基礎色調的簡約用色,每幅畫面中精心安放的藍色,構成了和諧而穩定的畫面呈現,與真摯樸實的敘事風格、精筆捕捉的心理細節形成了有效的文圖互應,既入情,又入境,值得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