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民族歌劇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評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戲《聽見索瑪》
    來源:文藝報 | 林玉簫  2020年12月14日08:30
    關鍵詞:《聽見索瑪》

    由涼山文旅集團出品的民族歌劇《聽見索瑪》近期在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首演。《聽見索瑪》以涼山“懸崖村”真實事件為原型,通過最后一批貧困戶搬遷下山時發生的事件和村民們的回憶,講述了彝寨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該劇扎根當下彝族人民真實生活,以民族智慧探討世界共同面對的貧困議題,以雙線并舉、穿插回憶的形式巧妙講述了精準扶貧下的“中國方案”,以歌曲抒情言志的形式突出了彝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其人民在歷史發展的大潮中“從哪來,向哪去”的問題。《聽見索瑪》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積極創新,深刻體現了人民性與時代性,聯通了民族性與世界性,為我國民族歌劇“走出去”的發展道路提供了新經驗。

    講述中國方案,探討人類共同的議題

    當前世界正處在一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各種思想相互激蕩,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修昔底德陷阱”初現端倪,出現了一些國際輿論標簽化、污名化中國的現象。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越是要通過各種途徑堅定地發出“中國聲音”,還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我們想講的”和“別人想聽的、感興趣的”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值得我國民族歌劇深思。縱觀那些經歷了時代變遷、長盛不衰甚至走向世界的民族歌劇,無不是將富有時代意義的民族故事與世界共通的情感聯系在一起。《白毛女》表達了人民反抗壓迫、崇尚光明的情感;《小二黑結婚》探討了戀愛、婚姻自由的問題;走出國門的《木蘭詩篇》更是對戰爭進行深刻思考,提出了世界共同崇尚的“和平”理念。當前,世界對中國從落后大國到經濟強國的轉變是高度關注的,《聽見索瑪》不僅反映了當下中國轟轟烈烈的扶貧浪潮,更講述了一個用中華民族智慧解決世界性難題的故事。“我不是大雁,掠不過山巒;我不是太陽,不知曉天地冷暖。月亮升起,輝映夜色的臉;山巒側耳,傾聽月缺月圓。我不是月亮,看不見山外;山外那座山,我渴望看見。”《聽見索瑪》一開場便以一曲男女二重唱抒發彝人越過山巒的“渴望”,由此展開彝人在歷史巨變中“覺醒”的故事,其探討的擺脫貧困、普及教育、追求婚姻自由、向往家庭團聚、崇尚幸福生活等不僅是彝寨村民們的希望,更是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聯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議題提供中國方案,讓世界聽到彝族的聲音,這是《聽見索瑪》作為國際戲劇節開幕劇的獨特意義。

    扎根真實生活,體現人民性與時代性

    王國維說:“一代有一代之文學”,一代也有一代之歌劇。我國優秀民族歌劇如《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等無不訴說著人民的心聲,抒發著時代的吶喊,是從現實泥土里長出的歌劇藝術的芬芳。《聽見索瑪》取材自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真實事件,涼山是我國區域性整體深度貧困的樣本,是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2016年《新京報》的一篇《懸崖上的村莊》讓位于大涼山海拔1400多米的阿土列爾村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20年5月,這里最后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走下2556級鋼梯,搬入了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實現了自1956年民主改革后的第二次歷史性跨越,這便是劇中“阿列村”搬遷下山故事的由來。在《聽見索瑪》4年的創作過程中,編劇李亭數次去往當地考察,將真人真事提煉為戲劇人物和戲劇動作。老村長伍達、第一書記木且、鄉村教師馬稚遠、緝毒警察阿西子、留守兒童拉虎等一個個典型、鮮活的人物形象代表著彝寨居民的智慧、淳樸和善良,講述著阿土列村脫貧攻堅的真實情況。《聽見索瑪》沒有宏大敘事,也沒有對脫貧直白的、口號式的呼喊,而是聚焦一個個小人物,將他們的“情”唱到極致。“媽媽說家鄉很美,在窮鄉僻壤;索瑪雖然燦爛,大雁僅是停留;美景短暫,唯有窮割斷的親情,令人惆悵。”比起貧困對物質生活的打擊,編劇更強調它造成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困頓與掙扎,這恰與歌劇藝術善“抒情”的表現形式相契合。因為貧窮,爾喜不得不外出打工,讓年幼的拉虎成為了留守兒童;因為貧窮,阿西子在執行緝毒任務時壯烈犧牲,從此與愛人陰陽兩隔;因為貧窮,伍達的妻子沒能及時治療,死在了去往縣城的路上;因為貧窮,伍達的女兒逃婚遠嫁,從此再沒見過父親。情感割裂的背后是家庭貧困、教育落后、毒品泛濫、交通不便、醫療匱乏等現實問題,所以涼山治貧,須以治愚為要,須以扶志為要,劇中木且書記、馬稚遠老師等扶貧先行者的戲劇行為深刻詮釋了這一觀點。“一年一年,大雁飛走又飛來,棲息在彝家的山巒”,見證著彝人的覺醒和轉變。而最后伍達村長的那一聲“我們,下山!”搬也不只是家,更是從此告別對立與割裂,擁抱涼山美景,擁抱人間真情,擁抱天人相合的新生活。“天空夠美,聽見大雁盤旋;大地夠美,聽見索瑪吐蕊;涼山夠美,脫貧攻堅燎原;索瑪開了,我聽見我聽見。”《聽見索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選擇了貼近時代的真實題材,充分發揮了歌劇藝術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魅力,唱出了彝族人民的時代新聲。

    形式守正創新,聯通民族性與世界性

    歌劇藝術源自意大利,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中國作為禮樂之邦亦有“以歌舞演故事”的藝術傳統,有自己的說唱藝術。歌劇傳入中國不過百年,在其本土化的過程中繼承了戲曲、民歌等多種民族民間音樂藝術形式,從而形成了以戲劇為基礎、以音樂為主導、以民族文化為核心的民族歌劇。《白毛女》中的經典唱段《北風吹》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洪湖赤衛隊》的主題曲《洪湖水浪打浪》融合了洪湖當地漁歌、革命斗爭歌謠和民間小曲,后成為湖北民歌的象征;《小二黑結婚》在音樂上吸收了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和落子戲的曲調特色,其中《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便是根據河北地方戲曲武安平調的旋律創作。這些優秀的民族歌劇彰顯了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藝術的自覺與自信,至今仍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可見作為舶來品的歌劇要引發中國觀眾共鳴,必然要將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融入其中,做本土化改善。同樣,中國民族歌劇要走向世界、跨文化傳播,也必然要在保持文化定力的基礎上學習借鑒西方歌劇的有益經驗,見好就拿、拿來就化,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把中西歌劇藝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辯證地統一起來。費孝通先生曾有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16字箴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值得民族歌劇借鑒。“各美其美”即先培育好本族文化,《聽見索瑪》中,當地男女歌者貫穿全劇的彝語高腔如寓言一般吟唱著彝人的歷史和情感,“大雁啊大雁,自由飛翔的大雁,你可曾去過我的故鄉,飛到過我的屋頂。你是否看見我那趕著的羊群,在山間抽煙的父親,他是否康健。”馬稚遠對阿西子表達愛意的唱段“等我大學畢業后,畢業證書做嫁妝”源自彝族民歌《阿哥你別慌呀你莫忙》,還有伍達女兒出嫁、妻子離世時戲劇表演對彝區婚喪嫁娶風俗的展示,都體現了該劇對彝族文化的自信與堅持。“美人之美”即尊重他族文化,兼收并蓄,博采眾長。《聽見索瑪》根據人物特點和劇情需求,將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態唱法等運用到不同的人物身上,如吉力么扎子的原生態調式,拉虎清脆可愛的民族唱段,馬老師極富感染力的美聲特色,還有宣敘調、詠嘆調、獨唱、重唱、合唱等的靈活運用,都體現了該劇對中西歌劇藝術的兼容整合、互補創新。而劇情最后的所有人的大合唱更是將各類唱法元素全部融合到一起,產生了極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女人夠美,聽見溪流潺潺;男人夠美,聽見陽光燦爛;涼山夠美,聽見索瑪綻放;索瑪花開了,我聽見我聽見。”多樣性唱法和管弦樂隊的合作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力量,這便是聯通了民族性與世界性,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礎上走向了“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新境界。

    《聽見索瑪》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懸崖村”是中國扶貧的縮影,也是世界各族人民擺脫貧困、追求美好生活的縮影。期待更多講述中國故事、代表人民心聲、適應當今世界審美需求的民族歌劇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堅定地發出“中國聲音”,擴大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日韩精品内射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小说专区|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videossexfreeohdbbw|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 精品成人乱色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网曝门精品国产事件在线观看 |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国产精品萌白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99ri精品国产亚洲|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