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明:推動作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緊扣“文化強國”這一國家戰略和堅持服務工作中心、服務人民,堅持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著力補強短板、著力破解難題瓶頸,在完善體系上下功夫,在創新融合上下功夫,切實制定好文學“十四五”規劃和長遠目標。下一步,四川作協將緊緊圍繞“出作品出人才”的永恒目標,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新的突破,力爭到2035年出現明顯的文學高峰,為實現文化強省、文化強國作出突出貢獻。
四川作協八次作代會上,我們提出“筑就四川文學新高峰,努力實現文學作品、文學陣地、文學活動影響力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工作目標。未來幾年,我們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繼續圍繞“三大目標”開展工作,努力推動作協工作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我們將著力破解團結引領基層作家辦法不多,“出人才、出作品”機制不夠優化,基層作協體制機構不健全等最緊迫的現實難題,采取切實措施,大力推動解決,健全文學繁榮發展的體系,營造良好的文學生態環境。
圍繞如何出人才、出作品,我們將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啟動文學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十四五”期間,四川作協計劃建立文學人才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在引進高素質人才的同時,開展“十百千”文學人才工程項目,同時啟動“文學川軍·百場改稿進基層”活動,用三年時間對骨干作家作品及重點作品進行100場改稿,提高作品質量。同時引導網絡作家關注現實提升質量。
啟動全媒體傳播工程,延長產業鏈,做好原創文學轉化工作,擴大文學作品的影響力。以阿來工作室為重點,圍繞重大時間節點策劃選題,與廣電局等相關部門緊密協作,選取部分緊扣時代脈搏、彰顯四川元素的優秀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以及網絡文學中具有良好社會效應和廣泛影響力的作品進行影視孵化,同時對5部左右適宜改編的優秀文學作品進行多形式多業態的轉換和生產。出臺一系列扶持激勵措施,深化與新聞出版局、網站媒體、書店和圖書館等單位的合作,開展文學創作上下游的貫通工作,延伸原創文學的上下游,打通所有環節。
繼續組織實施好文學惠民工程。推動加快四川文學館建設;開展好和四川日報社、四川圖書館聯合主辦的以“文學照亮生活·閱讀成就人生”為主題的“紅色文學輕騎兵·百場講座進基層”活動,聯合開展送文化進基層,建立長效機制,用3年時間覆蓋全省,提高作協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