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作家進校園”活動在重慶一中開幕
11月27日上午,由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和重慶一中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作家進校園”活動在重慶一中大禮堂正式開幕。開幕式上,重慶一中校長唐宏宇、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副主任苗昂分別致辭。著名作家葉兆言、西川、弋舟、張清華、彭敏紛紛就“誠實、脫俗與美的寫作”這一話題開展主題演講。
“作家進校園”活動開幕式現場。
五位作家,五個角度 幫助學生理解“誠實”寫作
葉兆言從學生寫作文的角度,以辯論賽正反辯題打比方,闡述了“誠實”在作文中的重要與否,強調了學生應該像辯論賽辯手一樣對待每一個作文題目,拓寬思維,在不同的題目中發揮自己的文筆。
而對于文學寫作,弋舟對“誠實”又有不一樣的理解。“我又想到有一些青年寫的文章,‘人生沒有意義’啊,‘空虛包圍著我的全身’,在寫下這些語句的時候,未嘗不自以為直抒胸臆。但是試進一步自問: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有意義?’什么是‘空虛’?不將躊躇疑慮,難以作答么?”他引用葉圣陶的原話批判當下文學寫作一些不良的風氣,并勉勵學生在寫作中保持本真,不要矯揉造作。
張清華分享了自己小學時寫命題作文的經歷與感受。他談到,很多小孩子會在寫好人好事、描寫父母等題材中無意識地說謊。他希望學生在今后寫作中避免這種“道德”“倫理”上的說謊,做一個真實關照生活的人。
此外,彭敏也引用了陶淵明的“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不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講述古人的誠實寫作。
五位作家講述古今中外的“脫俗”追求
“脫俗這件事,對于古代士子是非常重要的。”西川說道。同時西川、張清華、彭敏分別分享了元代畫家倪瓚、詩人李白等人的小故事。
此外,葉兆言表示學生應該學會分辨“俗與不俗”,而“作家進校園”的活動能夠在每一屆都邀請不同的作家到校進行分享,讓孩子們聽取不同的聲音,將有利于幫助學生分辨“俗與不俗”。
五位作家帶領師生領略文學之美
什么是美?葉兆言表示閱讀與寫作就是非常美的;西川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原話 ——“美是困難的”,并以此激勵師生尋求“審美的人生”;張清華引用了雨果的觀點“丑就在美的旁邊”“黑暗與光明相共”,他表示,美是一個經常變化的東西;彭敏引用了“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等詩句,展示了古代文人如何將生活日常描寫得美而優雅。
此外,弋舟分享了一位曾邀請自己寫推薦語的青年作家的經歷,并贊揚了以此為代表的青年作家尊重美的精神,希望更多的青年作家能夠靠近美、抵達美。
“文學教育的意義十分重大,它關乎人的質量、民族的質量,乃至全人類的質量,文學所關注的是生活與生命,一個人只要有最基本的向好的愿望就不應該忽視文學與文學的教育……”開幕式上,苗昂引用了畢飛宇在作家駐校儀式中的談話,表達了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作家堅持走進校園、走進重慶一中的初衷。
此外,唐宏宇還回顧了“作家進校園”活動啟動以來,重慶一中培養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本情況與成果。同時他還表示此次活動后,重慶一中與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將實施“青年寫作導師·文學少年培訓計劃”,在高一年級挑選10名熱愛寫作的學生接受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導師的直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