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鄉村的事業
    來源:光明日報 | 吉米平階  2020年11月27日06:40

    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交界處的佩枯錯。新華社發

    今日達曼人的幸福生活。新華社發

    位于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吉隆鎮的朗吉錯湖。新華社發

    西藏,廣袤而瑰麗。在世人眼里,這片神奇的土地承載著多少遙遠而神秘的誘惑,然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知道,在這張神秘的面紗背后,又曾經有多少貧窮和苦難困擾著他們。

    時間回到并不遙遠的1959年,那時候,百萬農奴剛剛獲得人身自由,從沉重的徭役和賦稅中解脫出來;那時候,土地改革剛剛開始,這片土地上的真正主人們,遠沒有解決溫飽;那時候,人們才開始意識到,人生的幸福,并不只在遙遠的來世。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1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西藏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以黨建引領促進脫貧攻堅,推動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取得實效,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80萬減少到2018年的15萬;貧困縣區數量從74個減少到19個。2019年12月26日,中央電視臺報道,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已于12月23日發出公告,宣布西藏最后19個貧困縣區達到摘帽標準。

    高海拔,高山深谷,邊遠封閉,地質災害自然災害頻發……這是脫貧攻堅中的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西藏舉全區之力,因地制宜,精準識別,產業支撐,政策激勵,就業優先,援藏助力,社保兜底,易地搬遷……一項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一批批脫貧隊伍奔赴一線。西藏實現全面脫貧,為全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做出了貢獻。正如戰斗在一線的脫貧干部所說: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西藏這樣貧困程度既廣且深的地方,實現全面脫貧是不可想象的!

    本文采擷了西藏日喀則市幾個鄉村基層組織和個人在脫貧攻堅進程中的小故事,以期對西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做一個可能掛一漏萬的記錄,以此致敬勇敢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干部,致敬為改變貧困面貌不懈努力的基層黨員和村干部,致敬為改變自身命運而主動作為的廣大農牧民群眾。

    阿亞村的經濟賬

    王朝是一個人的名字。王朝是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嘎東鎮阿亞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

    30多歲的王朝是江蘇人,2012年到白朗縣工作,此前在拉薩當兵5年,10多年的高原風霜,改變了這個江南男子的膚色,也使他有了高原漢子的剛毅。到阿亞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是他第二次駐村了。阿亞村以前是出了名的窮村亂村,雖然這些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但許多事情還是出乎他的預料。

    王朝著手在村里推廣大棚種植。白朗縣的大棚蔬菜種植全西藏聞名,早在20多年前,山東壽光援藏干部牽線搭橋,在白朗縣推廣大棚種植技術,后來有了“全國蔬菜看壽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之說。按理說,帶村民搞蔬菜種植,大伙沒干過也聽說過吧?村里組織種植合作社,號召大伙自愿入股,可第一次開村民大會舉手表決時,除了村“兩委”和幾個黨員,村民們都不舉手,冷場。怎么辦?依靠黨組織,依靠黨員,這是王朝幾年基層工作的心得體會,村“兩委”首先統一思想,帶頭入股,村支書多吉帶頭入股15萬元。

    多吉書記的父親就是老村支書,這些年一直身體不好,他家的負擔也很重,他的帶頭讓王朝深受感動,也讓工作有了進展。針對村民們思想不統一的情況,村里開了十幾次會議,黨支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光是帶著大家到2012年就成為蔬菜“萬元村”的彭倉村參觀學習就去了8次,每一次多吉書記都參加。駐村工作隊和有車的村委開著私家車載著鄉親們去學習取經,最后,就連最困難的家庭都入股了1萬元,多的有5萬元,完成了240萬元的集資額,建起了25座種植大棚,每座400平方米。

    現在,整整齊齊的大棚已經落成,雖然目前的收入還不多,但王朝心里盤算:25座大棚就是10000平方米,每年的毛利潤應該達到175萬元,除去各種成本,凈利潤會有120萬元。這可不是王朝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合作社與第三方簽訂訂單種植合同后測算出來的。為了節約成本,25座大棚的日常管理只雇用了3名村民作為正式員工,進入種植、收獲繁忙季節,黨員志愿服務隊就是主力軍。

    阿亞村是后藏地區典型的農業村,坐落在和平機場到日喀則市區的高速公路(也是不久即將通車的拉薩到日喀則高速公路)白朗縣出口左近。從日喀則市區出來,半小時車程,交通很便利,但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前,這里是一個交通死角,從村里到日喀則市區,走鄉村小路要一個多小時,村民們的思想大都很保守,觀望思想嚴重。

    王朝聽人說過10多年前,阿亞村引進高原枸杞種植時的波折。當時,企業開始土地流轉的時候,碰到的情況跟建立種植合作社一樣:冷場!按說,這些沙漠化的荒灘地,除了矮小的沙棘,連抗寒耐旱的野草也不長,平常一點用也沒有。企業以每年每畝150元的流轉費承包土地,5年后根據效益再遞增流轉費,應該是很好的事情呀!后來經過了解,大家也不是不愿意,畢竟這個“萬畝枸杞”項目現在已經是第二期了,此前其他鄉鎮的村子都已經得到了利益。但是有人對價格等具體事宜有顧慮,得做工作。村“兩委”和黨員帶頭,挨家挨戶談,包戶包人談,白天談晚上談,講道理談實惠,前后談了一兩年,最終簽訂了合同。

    現在,由村支部牽頭的勞務合作社,每年根據村民的意愿,跟周邊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珠峰華綠有機肥公司、萬畝枸杞公司等企業談勞務輸出,光萬畝枸杞公司一家,到采摘季節人手都不夠用。村里的婦女、老人等弱一點的勞動力,每天多的能夠收入300元,少的也有200元,而且不離鄉不離土,在家門口就掙到了錢,放在過去,這可是想不到的事情。那些在企業有固定工作的村民,每個月有四五千元收入,即使以半年用工計算,每年在這上面也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了。

    從全鎮出了名的“不同意”村,到現在的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村、黨建帶動脫貧試點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村、“雙聯戶”試點村等等,王朝切實感受到了阿亞村的變化,感受到了這些年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帶給老百姓的實惠,也感受到了村民思想發生的深刻變化。不久前,村里實施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每家要根據居住面積建設飼養圈舍和牲畜活動場地,大家都積極響應,有些家庭居住面積大,還自愿出資建設大一點的圈舍和活動場地,這要是放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

    今年“七一”,黨支部要在村委會搞活動。陽光初照,村委會前面的小廣場開始熱鬧起來,孩子們穿著光鮮的衣服在小廣場外面瘋跑,老人們慢騰騰地挪到陽光下的長椅上,笑瞇瞇地跟王朝和村干部打招呼。老人們都穿著節日盛裝,互相打量著,小聲寒暄著。王朝看看手機,離活動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就和多吉書記等幾個村委會委員來到達參家開的甜茶館,一人要了一碗藏面準備開始用早餐。

    達參的甜茶館是在村委會新房子蓋起來之后開張的。新村委會的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筑,是全市村委會統一的建設試點。大大的陽光棚,充分吸收了高原的陽光,配上綠葉植物,濕潤溫暖。市里面要求把村委會建設成鄉親們愿意來、來了還不想走的場所,村委會就想到了搞一個甜茶館,大家有一個喝茶聊天的場所,再逐步配上公共WiFi、農村書屋、醫務所、臺球桌,慢慢把大家都吸引過來。

    29歲的達參在很多年前嫁出去,不久前離婚又回來了。嫁出去的時候地都給了哥哥,離婚后一時間生活沒有了依托。村委會經過村民大會認可,把開甜茶館的機會給了她。達參很能干,把茶館經營得紅紅火火,又在旁邊開了一個小賣部,還兼著村衛生員,村民有個小傷小病、頭疼腦熱,她都能解決。趕上采摘枸杞的季節,這里還一座難求呢。作為村衛生員,她不僅能治療許多小病痛,還幫助村委做了許多工作;作為困難戶,她靠著勤奮勞動,也過上了好日子。今年,村黨支部已經把她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了。

    地處日喀則市區和白朗縣之間的阿亞村,依托這條致富路,下一步還要將村里的土地集約起來,改造成大棚和養殖場,旅游、采摘、務工……王朝心里的鄉村事業,道路還長著呢。

    達曼人的新生活

    達曼,藏語的意思是騎兵。達曼人,是生活在西藏吉隆縣吉隆鎮的一個獨特的群體,這里也是中國唯一的達曼人聚居地。相傳達曼人系清朝時期滯留在邊境地區的廓爾喀騎兵與中尼邊境居民的后裔,繁衍至今已經一百多年。因為沒有國籍,達曼人沒有土地和住房,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在中國的達曼人正式加入中國國籍,與當地群眾同享公民待遇。拿到盼望已久的中國居民戶口本,當時只有24歲的達瓦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達瓦還記得政府當時給他們40多戶每家都蓋了新房子,建起了達曼新村,每一個達曼人都有了屬于自己的家。2011年“9·18”地震后,國家又投入500多萬元啟動達曼村災后重建項目,改善村容村貌、人居環境,硬化了道路,修建了牛棚、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目前,達曼村正在實施邊境小康村民房改造工程,涉及47戶人家。

    這些年,達瓦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白天,她在外面的工地打工;晚上,她在村子里的夜校參加掃盲課,由于過去顛沛流離的生活,她沒有上學的機會。這樣的經歷,形成了達瓦敢拼敢闖的性格,后來,她還有機會在內地生活了6年。內地繁榮的經濟,高大的建筑,勤勞的人民,給達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內地回來,達瓦更加堅定了勤勞就能過上好日子的信心。

    達曼村和沖堆村隸屬于一個行政村,全村90戶近300人,其中達曼村59戶195人,比剛剛入籍時增加了20戶。沖堆村以農牧業為主,而達曼村以手工業為主,雖然現在除了鐵器銷售、務工的收入,國家還給予達曼人和當地其他邊民同樣的補助,但達曼人過去賴以生存的打鐵技藝,正在日益受到那些便宜又好使的工業化產品的沖擊,銷路不如從前。這不,已經是村黨支部宣傳委員的達瓦和副書記巴桑一起,正要去找鐵器師傅扎西頓珠,商量打鐵合作社下一步的發展。

    扎西頓珠50歲出頭,兩個子女都已成家。他從18歲開始就跟著家人在吉隆鎮打鐵,是一把好手。目前,他手下有25人,忙的時候全都過來,閑的時候各干各的,達瓦和巴桑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和徒弟小邊巴給人打一把斧子。

    扎西頓珠和小邊巴用的還是焦炭加手動風箱的傳統工藝,只見他們在合作社廠房的一個角落里盤腿而坐,把鐵加熱然后進行鍛打。這座建筑面積600平方米的廠房,南面是玻璃暖廊,擺放著10余套編織機,是村里編織小組集中工作的地方,剩下的400平方米,是打鐵小組的工作區域。為了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將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解決持續增收問題,結合達曼人傳統的打鐵和編織技藝,2018年,縣政府投資300多萬元,實施了達曼村民族手工藝展示和培訓基地建設項目。

    2017年,達瓦迎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兒子多吉考取了武漢理工大學,成為達曼村首位大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她家的小院里擠滿了人。達瓦沒有想到,從沒有上過學的她,家里能出大學生。目前,達曼村共有52名學生,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人、高中2人、初中14人、小學及幼兒園35人,達曼村適齡人口入學率和升學率都是100%。

    2011年住房改造后,達瓦一家住著統一標準的住房,廚房、溫室、衛生間、客廳、臥室一應俱全,在明亮的客廳窗臺上盛開著月季、天竺葵。達瓦如今已連續兩屆當選為日喀則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平時她幫人卸載水泥,她丈夫在吉隆鎮電廠做零工,收入都不錯,兒女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一家人生活得很滿足。

    經歷過寒冬的人,最知道太陽的溫暖。在入籍以后的短短17年,不到200人的達曼村已經有了20名黨員。平日里,生產勞動黨員帶頭,合作社成立的時候,黨員首先入股參加。去年,縣婦聯組織編織培訓,達瓦帶著村里上了年紀的36名婦女參加學習,已經編織完成了藏被39床、藏毯28床、鉤針編織線毯9床,還有20多件暖瓶罩、電視機罩這樣的小件,一床藏毯能夠賣四五百元,全部賣出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呢。

    高原上的新牧民

    說起高原牧民,許多人腦子里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在廣袤荒涼的高山草地上,幾個牧羊女趕著羊群緩緩移動,頭頂白云飄過,間或有牧歌傳來,幾個高大英俊的漢子,帶著狐皮帽,騎在駿馬上,趕著牦牛群在雪地里遷徙……不過在現在的桑旦林村,你可看不見這樣的景象。

    桑旦林村位于吉隆縣折巴鄉,海拔4570米,是個純牧業村,可走進村子,但見一排排整齊的民居,卻沒有牧區牛羊成群、人歡馬叫的場景。原來,村里的羊基本都集中到了霍爾巴羊肉質改良合作社的基地里,不需要村民單獨去放養了。

    合作社成立之前,每一戶村民都得單獨放牧自家的羊群,不僅占用勞動力,而且由于草場退化,羊肉品質也不好,生產效益越來越低。成立了合作社后,夏天可以集中放牧,到了冬季就在基地育肥,牧民可以抽出時間外出打工掙錢了。

    在桑旦林村,現在有5個合作社,除了霍爾巴羊肉質改良合作社外,還有建檔立卡產業示范點、婦女編織、生態保護和勞務輸出4個合作社,生態保護和勞務輸出合作社是西藏全區的“標配”,以村黨支部為龍頭,這些合作社將全村的老百姓都吸納到里面,實現了新牧民的成功轉型。

    旺扎夫婦就是這樣的例子。過去,旺扎放牧家里的牛羊,妻子次央在家里料理家務,照顧孩子。放牧早出晚歸,雖然很辛苦,收入也不多,但自由自在,也不費什么腦子,旺扎很滿足。大約從2008年開始,村干部帶著一些人到薩嘎、吉隆這些地方打工,旺扎不以為意:牧民的天地在草場上,只要牛羊在,吃不愁穿不愁,干嗎要去城里面看人家的臉色?再說,那些技術活是我們老牧民干得了的嗎?

    一直到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之前,旺扎都不為所動,堅守著自己的生活。受災情影響,桑旦林村許多房屋都出現險情,災后重建,旺扎觀察那些工地上忙碌的工人,手里的活計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復雜。等到搬進新居開始脫貧攻堅精準識別之后,身強力壯的夫妻倆居然成了貧困戶——倒不是兩個人好吃懶做,而是這些年的牲畜狀況不好。這讓旺扎大大受了刺激。村里建檔立卡產業示范點組建時,他第一個報名,成了合作社的積極分子。

    桑旦林村的勞務輸出合作社是有些基礎的,早在10多年前,剛剛入黨并成為村委的益西索朗就意識到,僅僅靠每家每戶的牛羊想脫貧致富是不夠的,他從那個時候就帶著村子里幾個愿意跟他出去闖闖的年輕人走出牧場,到周邊幾個縣里找活干,在工地打小工、當保安、掃大街,只要能掙錢什么活兒都干。幾年下來,他不僅賺到了錢,還開闊了眼界,學到了技術,漢語的交流能力也大大提高。

    現在,已經成為村主任的益西索朗主要在村子里配合村支書扎瓊做好黨建工作。桑旦林村23名黨員,除了個別身體不好的老黨員,個個都是創業致富的能手。

    建檔立卡產業示范點剛成立的時候,村民們找不到合適的事情做,村“兩委”結合外出務工的經驗,覺得做鐵皮火爐子的生意不錯,這里是高寒地區,一年四季都賣得出去。

    老牧民打鐵,聽也沒聽說過。且不說打鐵這件事過去是讓人看不起的,單是打鐵做爐子的技術,就比在工地上打小工拌水泥絞鋼筋復雜多了。這一回旺扎帶頭響應,認真學習技術。因為不用離開家門,家里有這樣那樣困難的7個貧困戶全都二話不說,邊學邊干。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幾個人干得有模有樣,不僅生產火爐子,還根據當地氣候寒冷、其他材料易損易壞的特點,生產鐵皮垃圾箱、鐵皮裝煤箱子、電爐架等產品,銷路很好,一年下來,純利潤3萬多元。

    去年,縣文化局局長旦增羅布帶隊駐村,開辦了“駐村講堂”,帶領大家學藏語拼音、學漢語,特別是大家需要掌握的日常詞匯和工地上的專業詞匯,黨員干部帶頭學習、嚴格要求。考慮到村里還沒有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旦增羅布把村里的幼童集中起來,教給他們簡單的藏漢拼音知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放假回來后又帶著大家補課復習,教師出身的文化局局長給大家帶來了新風尚。

    村里的婦女編織合作社,集中了57個女勞動力。桑旦林村有原材料的優勢,過去各家各戶也編織一些自用的東西,雖有編織基礎,但銷售一直上不去。旦增羅布發現,她們的編織古樸粗放,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他利用村里的夜校,給大家教授怎樣把牧區淳樸的審美融入到產品之中,怎樣搭配色彩,怎樣布局造型。村支部請來技工教授編織和針織工藝,學會了的人再傳幫帶。現在,婦女編織合作社已經能夠生產卡墊、沙發靠背、圍裙、腰帶等多種產品,在周邊牧區很受歡迎,還有外地人找上門來定做。

    益西索朗因為忙于村里的事務出不去,現在帶著大家外出的是勞務合作社的兩個副主任次珠和白瑪旺加。他們也是村里的監督委員,一方面代表群眾監督村“兩委”的工作,代表村里監督外出打工成員的勞動、生活表現,同時還要代表合作社跟甲方打交道,維護村民的利益,帶隊、翻譯、引導、溝通。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兩個就是村里的全權代表,甚至還兼有產品代言人和銷售代理的職責,是鄉村現代化治理的一個新形象。

    羊子長膘,靠的是水草;羊群保膘,靠的是頭羊。在桑旦林村,村支書扎瓊和村主任益西索朗是一對黃金搭檔,大家都說,這兩個80后,一個老成持重,像定盤星,一個眼界開闊,像方向盤。大家對他們,對村“兩委”高度信任。可以這么說,桑旦林村今天的變化是村“兩委”班子日積月累干出來的,是他們帶領桑旦林村走出牧場,走出一條新路。

    過去,牧民們與牛羊為伴,天地之間任我行,對外邊的世界缺乏了解,收入單一,觀念落后,不同程度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2015年災后重建,桑旦林村在原址進行了整村規劃重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但一部分人的落后思想觀念,并沒有跟著“煥然一新”。扎瓊和益西索朗他們經常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不僅向大家宣講黨的惠民利民政策,還幫助大家找致富的路子,久而久之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了威信,如今村“兩委”有什么設想,只要一聲號召,大家都積極響應。

    比如說,最近村子里流動紅旗三評比的活動,正進行得熱火朝天呢。“三評比”即評勤勞致富、評勞務輸出、評家庭衛生。傳統生活里,牧民們天當鋪蓋地當床,天性隨意,垃圾隨手亂扔、早上起床懶得整理被子,諸如此類,也不擅長打理安居房,家居環境亂七八糟。

    流動紅旗評比開始,全村64戶家庭分為兩個組,兩組之間每周進行一次交叉考評打分。村婦聯主席次仁央吉組織“雙聯戶”的戶長們,平時進行不定期考評,一邊考評,一邊互相學習,一個月下來,評出分數最高的前三名。這家的客廳里家具放得好看,那家的陽光棚布置得合理……過去從來沒有享受過陽光棚的村民們,看見布置得好的人家都爭相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村民家居環境不僅得以改善,家具擺放也更具美觀性了。

    勞務輸出、勤勞致富流動紅旗,半年評比一次,誰家評上了,那可是極高的榮譽,說明你寧愿苦干不愿苦熬,要用苦干實現夢想的承諾兌現了。旺扎夫婦就得到了一面勤勞致富的流動紅旗。旺扎在建檔立卡產業示范點干得很好,不僅技術上完全勝任,還經常加班加點趕急活,收入也是最高的。妻子次央學會了飾品編織,因為心靈手巧,成了合作社的技術能手。現在,她把這門技藝與牧區傳統編織結合起來,編織出的產品立體感強,色彩極富牧區特色,旦增羅布正準備把它們推薦給拉薩的藝術家呢。

    (作者:吉米平階,系西藏文聯副主席)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com|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