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 ——以《大國重工》的書友圈交流為例
    來源:中國學派(微信公眾號) | 周興杰  2020年11月12日09:07

    摘要:《大國重工》通過對中國工業發展的深入描寫,表現了國企重工人才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做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小說以其密集的專業性、知識性內容和“爽點”“淚點”“笑點”等敘事方法的運用,吸引了不少讀者。從讀者的交流和反應來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閱讀快感,建立在文學敘事符合歷史邏輯、生活規律和情感常態基礎之上,體現出對作品現實性的關注?,F實題材網絡文學不僅產生了娛樂與受教并存的閱讀效果,而且推動了讀者的自我學習和教育。

    關鍵詞:現實題材網絡文學 讀者反應 閱讀效果

    網絡文學一直給人耽于幻想的印象,到目前為止,在網絡文學第一門戶網站“起點中文網”上,“玄幻”“奇幻”“武俠”“仙俠”四類作品仍然位居前列。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現實”這一分類從無到有,作品數量正在迅速增加。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媒體更是稱“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迎來爆發期”,多部作品獲得各種獎項。

    那么,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為什么會迅速迎來爆發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兩點。首先,國家政策的引導作用不容忽視。各大網絡文學平臺積極響應現實主義創作的號召,努力推動了現實題材的創作,才有了這場“爆發”。其次,它也適應了讀者閱讀趣味的轉變。《當代》雜志的主編孔令燕認為,“文學的精神內核不會變,最終打動讀者的還是想象力和情感。玄幻已經‘玄’了20年,還能‘玄’到什么程度呢?喜歡非現實的讀者,總會回到現實中,考慮柴米油鹽和一地雞毛,開始喜歡現實的美感。萬變不離其宗,‘宗’就是現實生活”。閱文集團的線上調研也頗能與之印證。因為調研發現,無論影視作品還是網絡文學,都能明顯感到用戶對于現實內容的期待和喜好 。的確,網絡文學是緊跟時代的文學,網絡文學也是讀者供養的文學。假如讀者不買賬,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爆發終究不可能實現。因此,讀者對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真實反應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了。

    為深入探究這一問題,筆者訂閱了獲獎作品《大國重工》,并加入作品的書友圈(起點中文網為推動用戶交流而創建的虛擬社區),觀察并參與交流,以求對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有所揭示。

    一、吸引讀者的看點

    《大國重工》是閱文集團大神作家齊橙(本名龔江輝,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的作品,曾獲得“第二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特等獎”等多項獎勵。這部作品“重點描寫近四十年來中國冶金、礦山、電力、船舶等重工領域科技研發與裝備制造的場景,真實再現了國企重工人才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所作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小說人物眾多,場景宏大,張弛有度,洋溢著深沉而濃郁的愛國激情,是一部記錄改革開放偉大時代的優秀工業題材小說”。

    起點中文網數據顯示,《大國重工》目前有44萬粉絲,截至2020年4月17日,粉絲/書友共發表5704個帖子。這樣的數據在網絡文學中不算耀眼,與那些大熱的網絡文學IP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因為現實題材特別是工業題材,在大眾化的網絡文學中實屬小眾,所以《大國重工》能擁有這么多的粉絲,在同類作品中已屬不易。在書友圈的“看點”中,書友“大風無語”的推薦就點明,小說的開局是“平淡流”,然后才“漸入佳境”。在筆者看來,小說的文筆、人物塑造、敘事技巧等確實需要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小說的感情描寫和女性形象塑造,甚至把一些讀者“毒”(網絡文學讀者自創的批評用語,意為閱讀體驗如同“中毒”一般,非常不適,難以接受)得不輕。書友“shmily七”(2019年9月20日)就感嘆,“為什么男頻作者寫的女生都那么煩人呢……”書友“有琴云和”(2019年10月16日)進一步分析原因,“因為女人在男作者眼里就是工具人……用來完成任務的……話說回來其實這本的女主已經寫得挺好的了,比作者前幾本的女人寫得好”。這一組討論客觀反映了齊橙作品甚至大多數男頻網絡文學創作的不足,值得重視。要解決這些不足,還需要網絡文學作者回歸現實,深入生活。

    因為在意作品這方面的不足,所以有的讀者選擇了放棄閱讀。但仍有許多書友能夠繼續讀下去,甚至成為忠實粉絲,只是有的人會勸告作者別寫這些方面。書友的這種態度,體現了粉絲欣賞方式的一個重要特點:他們會因為極度關注某些文本的細節,而選擇性地忽略其他細節。這種具有明顯的主觀隨意性的文本辨識方式使粉絲顯得十分“任性”,對于特定的文本,凡是喜愛的地方,他們都能“看見”,凡是不喜愛的地方,他們就“看不見”或者“不去看”。而一旦他們開始關注那些不喜愛的地方,則意味著“掉粉”或者“粉轉黑”的開始。因此,對于網絡小說這樣的文藝作品而言,提供足夠的看點,比彌補寫作技巧的不足更重要。

    那么,《大國重工》究竟提供了哪些看點,從而牢牢吸引住了數十萬讀者呢?

    從讀者的書評來看,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在于小說內容上的專業性(當然,這種專業性不宜過于拔高,它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科普”層面)。書友“燕如來”(2019年11月24日)的評價就很有代表性:“書寫的不錯,就內容來說,確實是有真才實學。沒有專業知識,不可能寫的(應為“得”——筆者注)出來這樣的東西。而且格局也大,放眼全國,全世界,在歷史大背景下來討論工業化話題……”工業題材小說創作的一大難點恰恰在于對專業性的把握。因為專業內容或者專業知識,是難以形象化的,也就難以被人直觀把握,所以對于文藝創作而言,要想表現其中的奧秘,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傳統的工業題材的文學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就弱化了專業性、技術性內容的呈現。不斷有讀者指出,《大國重工》受到《喬廠長上任記》的影響。比較二者,我們發現,后者涉及工業技術方面的情節不過一兩處,但前者關于工業技術、工藝過程、產業歷史的描述比比皆是,專業術語更是隨處可見。兩相比較,如果說《喬廠長上任記》的文學性遠超《大國重工》,那么《大國重工》的專業性則勝出《喬廠長上任記》太多。專業性賦予了作品不一樣的文本密度和吸引力。小說的文本密度本應由小說技巧編織的意義賦予,小說讀者的閱讀樂趣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對這些技巧以及技巧所表達的意義的領會,或者說“破解”。但正是因為專業性描寫,賦予了《大國重工》有別于傳統小說的文本密度,一種由工業專業知識建構的文本密度。誠然,這樣的文本密度形成了極大的閱讀障礙,有許多讀者因此而被“勸退”。但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文本密度,才吸引了那些對工業化問題感興趣、有工業生產生活經歷或者具有一定工業及相關專業知識的讀者,構成了他們獨特的“粉都”(fandom)。換言之,缺乏這種文本密度,會被這樣的讀者認為小說很“虛”、敘事缺乏合理性和說服力,或者被認為不是“工業文”,進而放棄閱讀。因此,特定的“粉都”不僅具有特定的吸引力,而且具有區別性和排他性。某些類型網絡小說顯得“小眾”,原因就在于此。

    粉都作為通俗文化的一個普遍特征,既指粉絲挑選“某些表演者、敘事或文本類型”整合而成的一種“極度愉悅”和極富“指義性”(signifying)的通俗文化,也指對這種通俗文化的“喜好”。在書友圈中,讀者從小說出發,聯系自己的生活和見聞,圍繞工業化、具體工業技術、產業經濟、教育,以及生產體制等問題展開了大量討論,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舉??傊?,這些討論精確體現了小說激發的閱讀興趣點,讀者也借此不但獲得了愉悅,還進行了自我展示,一起隱秘地建構了一種“內行”“同道中人”的身份認同。

    讀者的評論還反映了小說思想性的吸引力?!洞髧毓ぁ返乃枷胄酝怀龅伢w現在它對工業化、擁有獨立自主的工業技術之于中國這樣的大國的重要性的認識上。小說反反復復地強調這一點。必須承認,面對當下熱衷于投資金融、投入虛擬經濟、投身娛樂產業的社會現狀,這一認識具有振聾發聵的警示意義。許多讀者正是通過閱讀小說,認識到中國必須發展工業、堅持獨立自主的重要性。書友“巫醫713”(2019年4月21日)就說:“工業的確非常重要……沒有實業做基礎,上面建什么虛擬經濟都會垮的”。小說思想性的又一體現,正如前文的推薦語所說,是“洋溢著深沉而濃郁的愛國激情”。這份激情也真真切切感染了讀者。一位匿名書友(2018年12月13日)說,“讀到這部小說好幸運。以前總覺得祖家(應指‘祖國’——筆者注)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雖然這些年中國在崛起,但是好在哪里,那里(應為‘哪里’——筆者注)有了突破,真的不怎么清楚,又或者不敢去相信。但是這篇小說不一樣,就像道理,單單講出來,不是自己的記憶經歷,聽著總顯單薄,小說的區別之一就是能讓沒有經歷過的人有代入感,更容易理解。表白作者大大,期待接下來的故事”。真情流露的評價,真切反映了讀者對小說表達的思想性的認同。而這種認同,也體現了當下網絡文學讀者中普遍存在的、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認同。實際上,通過閱讀小說看到中國工業的不斷強大,是本書讀者“爽感”的重要來源。

    為了增加看點,《大國重工》也采用了一般網絡小說吸引讀者的敘事套路,設置了足夠的“爽點”“淚點”和“笑點”。網絡文學設置“爽點”的一般性套路就是“裝逼”“打臉”。比如搞同學會,反派會出來炫富(“裝逼”)、并百般羞辱主角(試圖“打臉”),主角開始低調,最后顯露無可匹敵的財富(“裝逼”),徹底碾壓反派(“打臉”)?!洞髧毓ぁ分杏羞@樣一個情節,20世紀80年代,主角好友陳抒涵陪丈夫回浦江參加同學會,有在外企工作的同學炫富請客,誤點了洋酒人頭馬,卻無力付款。此時,陳抒涵出面,卻不是像一般網絡小說里那樣甩出大把鈔票買單,而是讓酒店經理親自露面給打了個大大的折扣。這樣,就像作者解釋的,“既裝了叉,又不顯得太高調”。對此,讀者在“爽”到了的同時,紛紛表示對齊橙的“裝逼”境界“高山仰止”(見小說第409章的“本章說”)。一般網絡小說為設置“淚點”不免煽情。不能免俗,《大國重工》有一些煽情的“淚點”,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無須煽情而讓讀者“淚目”的敘事。例如小說第815章列舉了幾組真實世界的數據來體現20年來國家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政策所取得的成就。書友“lynx蕭”(2019年2月25日)讀罷留言:“看著這些數字,頭皮發麻,淚目”。究其原因,一則是為我們取得巨大的成就而驚嘆,二則是為國家政策的高瞻遠矚而感佩。而明了成就背后的曲折與艱辛,也就難免動情落淚了。僅列出一串串枯燥的數字就讓讀者“淚目”,在網絡小說中也是僅見了。此外,作為一位發表了好幾部小說的網絡作家,齊橙也是擅于調動讀者情緒、制造“笑點”的,甚至有的“笑點”都充滿了工業感。比如,第480章,作者故意把“放屁”寫成“放硫化氫”,引得評論區里一片歡聲笑語。讀者紛紛出來分析屁的化學成分,實則調侃作者和相互調侃。網絡文學閱讀終究是一種以娛樂為目的的閱讀,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閱讀同樣如此?!八c”“淚點”和“笑點”的存在,體現了《大國重工》努力照顧網絡文學讀者閱讀體驗的敘事策略,讓讀者找到了“樂子”,也就吸引了他們。

    總之,小說內容的專業性奠定了它的質地,具備了吸引特定讀者的“硬度”;思想主題的情感內涵引發了廣泛的讀者共鳴,體現了它的“溫度”;“爽點”“淚點”和“笑點”則娛樂了讀者,提供了足夠的“舒適度”。三者相互調和,使《大國重工》擁有了堅實的讀者基礎,難怪它能夠一書“封神”。

    二、讀者反應的特點

    對于文學整體而言,現實題材創作歷史悠久。但對于網絡文學而言,“現實”則是一個剛剛建構的類型。而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也大多從其他類型的網絡文學讀者轉化而來。因此,在網絡文學閱讀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實題材讀者反應與非現實題材讀者反應的一致之處。

    最明顯的是,不管閱讀哪種類型網絡文學的讀者,基本上都以娛樂化的態度來對待網絡文學文本。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故不贅言。需要補充的是,網絡文學閱讀的快樂,不僅來源于文本,而且來源于讀者的交流實踐。前文所舉的有關作品“笑點”的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網絡文學讀者追求娛樂的態度如此之執著,以致將不快樂的閱讀體驗也要以快樂的方式表達出來。受網絡文學生產方式制約,“催更”是普遍的閱讀反應,它源于欲罷不能而又無以為繼的焦慮性體驗。因為這種焦慮和緩解焦慮的渴望,產生了網絡文學讀者熟知的“寄刀片”(假意威脅作者趕快更新)的梗,由此引出了花樣翻新的催更話語。其中,有位讀者就戲仿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作了一首催更詩,化用原作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節奏,以緩寫急,來表達自己盼更的心情,產生了幽默感十足的話語效果。這些極富創意的交流實踐豐富了網絡文學的閱讀體驗:讀“文”有趣,讀“評”也很有趣,因此讀者不僅能收獲閱讀的快樂,而且能收獲閱讀“閱讀的快樂”。這又反過來增加了網絡文學的吸引力,使更多的讀者加入閱讀,形成快樂的循環與閱讀的循環。

    另一個一致之處在于,網絡文學的讀者交流既是分享性的,也是展示性的。網絡交流的交互性決定了讀者的反應與評論不僅能被別人看到,而且能得到回應。網絡文學的門戶網站在虛擬社區建構中有意識地設置“點贊”和跟帖評論功能來強化這種交互性,呈現和提升一些讀者反應(如評論、繪圖、音視頻剪輯等)的熱度,給它們貼上“精華帖”等標簽,使之在眾聲喧嘩的讀者話語中脫穎而出,占據引人矚目的位置。受此影響,許多讀者有意無意地開始追求成為受到關注的“那一個”,使得原本只是分享閱讀體驗的表達,越來越成為展示才華的方式。正如南?!.貝姆在討論肥皂劇粉絲的批評活動時所說的:“……批評既是分享性的,也是展演性的,因為那些帖子里充滿了評估的標記、聰明的用詞、新穎的想法和諸如此類的東西?!弊钅荏w現展示性的讀者反應是同人創作。網絡文學中的同人創作一般指粉絲在原有作品基礎上的、自主性的二次創作。這類創作往往選取原作中的人物,但是根據粉絲自己的設想對情節進行重新演繹,使人物命運滿足粉絲的心理期待。《大國重工》的第852章有這樣一個情節,因歐盟風機企業舉報,歐盟派人來調查中國企業是否有惡意競爭問題。小說只是概述了一下中國商務部的應對。書友“油爆糍粑拌蔗面”(2019年1月13日)卻意猶未盡地寫了一段所謂的“商務部發言人”的發言來反駁。這段話惟妙惟肖地運用外交辭令,讀來讓人忍俊不禁,獲得了書友75次點贊。留心網絡文學讀者的書評,你會發現,讀者們“秀自己”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難怪有人說,通過網文書評,你能發現千千萬萬個有趣的靈魂。

    還可以說,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既表達了對作品的關注,也在維系一種群體性身份建構。網絡文學閱讀與印刷媒介閱讀的根本區別就在于,讀者擺脫了本雅明所說的“與世隔絕”狀態,回歸到類似于口語媒介交流階段的群體性欣賞狀態。而讀者必定是基于對特定作品或者特定作者的喜愛,才形成這樣一個“群體”的。筆者曾經指出過,這是一種具有“新部族”特征的不穩定群體,群體成員熱衷于通過“表象與形式”來表達和建構共同的情感和體驗。在網絡文學讀者中,一種常見的、表達共同的情感和體驗的方式是“簽到”。有一些書友,并不經常發表評論,但是讀完每一章都會留言“簽到”或者“打卡”,意即“已閱”,也有“到此一游”的意味。如果是第一個讀完,則會興高采烈地寫“沙發”(“首發”的諧音),第二個則會寫“板凳”,稍晚一些的則會寫“前排簽到”。對于作品而言,讀者紛紛“簽到”,有助于提升作品人氣。對于讀者而言,這種“簽到”帖讓他們以最簡單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閱讀痕跡,傳達著對作品的關注。而現實生活中,“簽到”本是服從企業單位或者特定組織管理的一種行為方式,書友挪用這種方式,也就隱隱傳達了自覺歸入某一讀者群體的身份意識。同時,“簽到”也能讓讀者獲取一定的系統經驗值。當它在書友中形成一種風氣之后,也就有了彰顯自己“在群中之在”的需要,從而引發出搶“沙發”“板凳”的“簽到”行為。由此,書友們也獲得了閱讀之外的交流愉悅感,增強了群體的情感基礎。

    當然,受作品題材和交流群體的影響,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在身份建構上,我們之前已經指出過,他們并非泛泛地建構一種愛好者的群體身份,而是致力于建構了那種“內行”“同道中人”的身份認同。這種認同感是一種重要的閱讀和交流驅動力,促使他們加入那些頗具專業性的討論,并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

    其次,盡管都是娛樂化的閱讀,但是,與那些幻想型網絡文學以超脫常識的敘事提供的欲望滿足不同,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閱讀快感,是建立在文學敘事符合歷史邏輯、生活規律和情感常態基礎之上的。具體到《大國重工》而言,這種嚴謹性又集中體現在那些抱著學習目的的讀者交流上。所以在它的書友圈中,才會有那么多圍繞技術問題展開的討論。這反過來迫使作者齊橙在寫作過程中要查閱大量資料,不敢隨意胡編。而讀者也開玩笑,要求作者在書后列出參考文獻。嚴謹性追求使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區別于其他題材網絡文學讀者,但并不減少他們的閱讀快感,或者說,這本身就屬于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快樂。

    最重要也最能體現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反應獨特性的是,他們對作品的“現實性”的關注。在閱讀玄幻、穿越、仙俠這樣的網絡文學主流類型作品時,讀者是希望越“玄”越“幻” 越好,他們的閱讀快感是與作者腦洞大開的程度成正比的。甚至,當有人對這些“腦洞”的合理性提出質疑時,他們反而會勸質疑者別當真,只要“爽”到了就好了。但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會關心小說情節是否真實這樣的問題,至少他們希望故事虛構有一個“度”,應該盡量地符合現實生活。如果超出了他們心中的“度”,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就會表現出不適,并對作品不夠真實的地方提出批評?!洞髧毓ぁ返?43章寫到,馮嘯辰總是要求國有企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研發任務。對此,有書友(2018年10月6日)批評道:“橙子就是想當然,研發這個東西。除了對已知技術的重現。其他就是純粹的摸黑走路。完成一個項目的時間,人力物力,根本不可能量化出具體的指標。最后還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定的人力物力條件下達成對應的目標,就難免出現形式主義欺上瞞下的情況。”從上述表述看,該書友很有可能有一定的科研經驗,所以才會認為作者的描寫是“想當然”。

    該書友的批評引發了反批評。書友“AHLOHA”就反駁道:“科研項目是可以量化的,要看你研究的是什么項目,如果是預研很超前的項目,甚至是只有概念的項目,那就是你說的那種情況。但如果這個項目已經有了一定積累,只剩下實驗數據的話,那就是可以量化的,研究出來只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從實驗到應用的距離,這些都可以量化?!眱晌粫训挠懻搼B度認真而理性?,F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討論大多如此,較少那種動輒互“噴”的嘴仗。而且,兩位書友都給人一種“內行人”的印象,他們的科研經驗在討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說,他們都把來自現實生活的經驗當作判斷故事情節是否可信的重要依據,而不是任憑幻想去主宰敘事。在這一點上,他們更接近南希·K.貝姆所說的那種經常批評劇情違反“現實主義”的肥皂劇粉絲,而不像一般的網絡文學讀者。

    不過,與肥皂劇粉絲不同的是,在作品情節的真實性或者“現實主義”問題上,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在批評之外,還會結合自身的經驗與知識來補充、確認作品的現實性?!洞髧毓ぁ分性岬?0世紀90年代初為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中國工人自主搶修進口設備的事情,但并未詳述。書友“龍黑杰克”在這里發表了一則“本章說”(2018年7月21日),以他父親的親身經歷予以印證。由文學敘事觸發讀者現實生活經歷敘述的例子在《大國重工》和其他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的書友圈中還有不少。《大醫凌然》《手術直播間》的書友圈中,有的醫生讀者會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其他讀者則會分享自己求醫問藥的經歷。讀者以自身生活經歷印證小說敘事,增強了它的可信度。

    歸根結底,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反應與非現實題材讀者反應的差異,是對待網絡文學敘事的“實”與“幻”的態度的差異。依然渴望幻想給予的強烈滿足感的讀者會停留在幻想性網絡文學敘事編織的“美夢”中,而對此產生了懷疑或者產生了厭倦的讀者,則更希望看到以現實為藍本的“畫卷”。

    三、獨特的閱讀效果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題材特性,和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獨特反應,使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閱讀產生了獨特的閱讀效果。

    首先,閱讀《大國重工》這樣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不僅產生了娛樂與受教育并存的閱讀效果,而且也促使讀者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教育。

    毋庸諱言,娛樂是網絡文學普遍兌現的意義功能。大多數情況下,它固然是以敘事套路來滿足低層次的或者說基礎性的欲望,但正如網絡作家貓膩所說,“商業小說面對的是普羅大眾,普羅大眾需要對休閑時間進行‘殺戮’。我們寫商業小說,就是要替人們有效率地、喜悅地、情緒起伏盡量大地把業余時間殺掉,把他們的人生空白填上,這是一件貢獻很大的事”。娛樂之于社會的價值和意義,不應高估,但也不能低估和否認?,F實題材網絡文學沒有放棄和忽視娛樂功能,《大國重工》和其他同類作品中的“爽點”“淚點”和“笑點”的設置體現了這一點,讀者各種各樣的閱讀交流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是,就寫作動機而言,不管是線上寫作,還是線下寫作,現實題材的創作多多少少都包含著認識“現實”的意圖。成功的現實題材作品能夠不同程度地實現這一創作意圖,即提升讀者對“現實”的認識。這時,現實題材作品的教育意義就顯露出來了。通過閱讀小說《大國重工》,許多讀者就認識到了中國工業化歷程的艱辛、國企改革的不易、改革開放的艱難與偉大。書友“心靈牧歌”的評論很能代表讀者心聲:“……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在進行宏觀調控。在這里要感謝作者大大給我們帶來這樣一本里(應為“既”——筆者注)有真實事例又有思想的好書,謝謝你的辛苦付出。”其他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小說也有類似功能。比如,《手術直播間》《大醫凌然》促進了讀者對醫務工作者的理解,糾正了他們對醫患關系的片面認識,《朝陽警事》增進了讀者對警務工作者的理解,等等。此時,現實題材的網絡文學閱讀就取得了娛樂與受教并存的閱讀效果。而且,兩者相互疊加,娛樂提升了教育的可接受性,教育賦予了娛樂更充實的內涵,讓讀者產生物超所值的驚喜感。

    更有意思的是,以娛樂為目的的讀者在《大國重工》這樣的作品和書友圈閱讀氛圍的引導下,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動機。像書友“趙中堂”(2019年3月3日)就說,“這本書里有很多的知識點,很值得再翻看一次。用小說的方式‘揭秘’了中國的工業奇跡,很有意思,學到了很多”。并且,隨著閱讀和交流的不斷深入,讀者把從閱讀中受到的教育慢慢變成了他們的自我教育?!洞髧毓ぁ返淖x者反應表明,讀者是“受教育者/教育者”的復合體,不斷地發生著“被教/教”的辯證轉換。當讀者認識到從書中學到了很多時,他們是受教育者。當他們在批評作者和其他讀者時,或者向他人闡釋自己的觀念時,他們就變成了教育者。而當他們圍繞著感興趣的問題不斷將討論引向深入時,他們就是同時在兩個向度上發揮功能。讀者之間的教育與受教行為的不斷發生,使得閱讀與交流具備了自我教育的性質。而且,由于這種教育的自發性,教育結果更易內化為讀者的認識。

    在擺脫了對媒介受眾的精英主義認識之后,當前的文化研究和媒介粉絲研究不斷揭示受眾、粉絲的能動性與創造力,甚至將他們描述為可以任意“盜用”文本意義的自主的主體。在對網絡文學書友的考察中,我們同樣能夠發現他們展現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的地方。但是,通俗文藝和他們的欣賞者本身存在的不足與局限如此之明顯,以致任何否認和回避都有掩耳盜鈴之嫌。由此視之,則通俗文藝受眾作為欣賞主體的自主性在某些文化研究、特別是粉絲研究中被過分拔高了。而通俗文藝接受過程中的教育維度的敞現和自我教育行為的存在,更為準確地揭示了通俗文藝受眾整體的主體境況:他們的確并非提線木偶,但他們還是需要提高的,當然他們也能夠提高,而且這種提高正在發生。

    實際上,媒介受眾的自我教育廣泛存在,只是極其緩慢、散亂和龐雜,成效不容易察覺,不像在《大國重工》這樣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反應中那么明顯。由于《大國重工》的書友圈交流表現出了如此明顯的學習精神,也就自然呈現了一幅歡樂而理性的讀者群像。正如書友“雁窩”(2017年8月15日)所稱贊的:“這本書的讀者讓我很欽佩,大家都在圍繞內容交換不同的觀點和思路,熱烈真誠不庸俗,激烈碰撞不低級,真是什么格調的作品聚集什么格調的粉絲,多希望再多一些這樣的作品,再多一些這樣的讀者……”好的作品與好的讀者總是相得益彰。網絡時代,讀者不僅能從好作品中獲益良多,也能從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這又是一種可喜的相得益彰。筆者接觸的其他幾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群體,他們的內部交流也有類似效果。

    最后,還有必要闡明,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閱讀產生了與經典現實主義文學鑒賞相疏離的閱讀效果。盡管都被冠以“現實”之名,但二者認識中的“現實”內涵并不完全一致。簡言之,經典現實主義文學鑒賞推崇的“現實”,是應然性的“真實”與對廣闊社會背景的把握的有機融合。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閱讀則更關注已然性的“實際”和因專業而聚焦明確、卻也相對局限的社會領域。因此,二者的期待視野是差異化的,既有交疊,也有疏離。

    差異化的期待視野外化到讀者的閱讀行為上,就呈現了主體把握文本方式和欣賞趣味上的分化。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以《喬廠長上任記》為代表的工業題材作品更注重文本的文學性,它適應的是經典現實主義文學鑒賞者的品味,甚至就是專業文學批評的標準。而《大國重工》的讀者則更在意文本的“工業性”,他們希望征服那種有“硬核”的、也就是因專業性而增強了“粉都”的文本。這一分化是時代變遷的產物,或者說,時代變遷孕育了兩類不同的讀者。經典現實主義文學鑒賞者大體上相當于費什所說的“有知識的讀者”,他們有相應的語義知識和文學能力(對“文學話語的特性”“技巧”“風格內在化”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去解讀文本的深層主旨和審美意蘊。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風氣和文學的社會地位影響和培養了這樣的讀者?!洞髧毓ぁ穼氖橇硪环N“有知識的讀者”,他們或許不是文學的懂行人,但是對工業及相關問題,他們一定懂得比別人多。這樣的讀者的出現,與文學藝術的社會地位回落導致的審美教育削弱有關,更與當代工業發展推動的相關社會群體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升有關。

    兩類讀者視域相互映照,為工業題材文學創作的發展提供了啟示。工業題材文學,主要是寫給這個專業知識水平提升了的社會群體看的,線下寫作也應適當增強敘事的專業性內涵,如此才能滿足特定讀者群體的期待視野。而面對已然存在的文學審美能力的弱化,工業題材網絡文學寫作和其他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寫作,則有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詩意表達能力,如此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品質,并承擔起培養讀者審美能力的社會責任。 

    国产精品户外野外|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 羞羞答答在线|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www.午夜精品|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不卡| 国产免费阿v精品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