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童年風景的再發現
    來源:文學報 | 杜傳坤  2020年10月30日08:52

    “童年中國書系”勾畫出五彩斑斕而意味深長的童年新風景,躍動著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生命動力——對于兒童及其童年的再發現。

    一百年前,冰心的《寄小讀者》以行云流水般“不造作”“不矜持”、清麗典雅的詩化語言,在濃郁的情感與理性哲思中抒寫、歌謳“童心”“母愛”“自然美”,并將其上升到“愛的哲學”,成為我國現代兒童文學史上第一部兒童散文集,滋養了無數少年兒童的心靈世界,它的美學價值與文學史價值都是不容低估的。

    冰心散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天真純潔的兒童想象,是五四時期現代兒童觀主導下的代表性文本。一個世紀后的今天,我們又擁有了這套“童年中國書系”——“清新純美的散文作品”,“帶給讀者澄澈感受的美文”,這可視作對冰心所開創的美文風格的承繼,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也以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的藝術創造,勾畫出五彩斑斕而意味深長的童年新風景。在這新的童年風景中,躍動著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生命動力——對于兒童及其童年的再發現。

    兒童文學關乎我們的兒童想象,如何看待兒童,賦予童年何種意義,無疑會影響兒童文學的主題意蘊和藝術表達。因此,反思兒童文學中的現代童年觀念,對于兒童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極為重要。中國兒童文學理論界于1980年代末開始聚焦兒童觀問題,而且對童年的思考逐漸超越心理學意義上的“年齡特點”,融合了哲學、美學、文化學等多學科視野,這也為兒童文學的現代性反思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代兒童文學的前提假設:兒童/成人具有本質差異

    通常認為,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發軔于五四時期,它與現代兒童觀的確立密不可分?,F代兒童觀的核心在于: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成人不僅要把兒童當作完全的個人,而且要把兒童當作“兒童”,尊重其特有的身心需要,包括文學需要。這不但顛覆了傳統社會“父為子綱”的兒童觀,也奠定了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的理論基調。

    兒童的發現者們致力于把兒童與成人相分離,使童年越來越遠離成年,確保兒童待在“適合”他們的地方,做“適合”他們的事,包括讀“適合”他們的文學。同樣,現代兒童文學也參與了表現、制造、合理化甚至加劇成人與兒童“二分”的話語實踐。

    可以說,當成人發明出“兒童文學”這個概念時,就意味著它是區別于“成人文學”的,而區別就在于其“兒童性”。雖然兒童文學也是文學,但當且僅當文學同時對兒童性有足夠的理解和表現時,它才成其為兒童文學。在現代性話語體系中,無論“兒童性”的內涵如何定義,都必然是迥異于“成人性”的,二者的“異質性”構成現代兒童文學的理論前提。

    兒童文學的現代性隱憂: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

    然而,片面強調兒童與成人的差異而忽視共性,可能造成兩種文學之間無法彌合的鴻溝。尤其在商業文化的裹挾之下,兒童文學對出版者、購買者、評論者等成人消費者所持兒童假設的刻意迎合與強化,極可能導致童年書寫的單薄、失真以及同質化。

    若將二者的差異性推向極端,還可能制造出成人/兒童兩個界限分明的閱讀世界,使得兒童文學成為極具特殊性的文學類型,而且兒童文學內部也將不斷分化出次級的特殊類型。這種差異是從程度到性質的不同,從而使階段之間的過渡成為一個問題,由此導致我們必須去研究各種“銜接”,各種“橋梁”式的閱讀。這就意味著在孩子的閱讀中設立起越來越多的隔斷,更加有年齡的針對性,也就更加有年齡的限定性。悖論的是,逐漸分層細化的兒童文學在強調尊重差異的同時,卻可能使孩子們變得越來越相同。因為他們與同齡人在閱讀相同的內容,而且會隨年齡增長去重復年長兒童的閱讀軌跡。

    當兒童文學被劃歸到兒童閱讀的專屬領地,它通過從內容到形式的獨特媒介代碼,將兒童與成人隔離在彼此的閱讀場景之外,從而可能把兒童文學變成“兒童唯一能閱讀”的文學以及通?!爸挥袃和砰喿x”的文學。

    前者表明兒童沒有能力閱讀“復雜深刻”的文學,后者意味著兒童文學簡單貧乏無法吸引成人。當我們以尊重兒童性的名義,把幾千字的經典文本刪改成幾百字講給孩子,兒童的閱讀會是怎樣的一種貧乏?此類兒童文學的“弱智化”和經典兒童文學的“非經典化”現象,難道與我們過度強調兒童區別于成人的幼稚、非理性、脆弱、無知等所謂“本質特點”無關嗎?

    有關現代兒童文學的話語總是以它不同于成人文學為前提,兒童文學在不斷建構和維護一個有差異、有界限的合法化身份時,經常是通過與成人文學相比較來作為立論的基礎?;蛘哒f,兒童文學的存在和本質依賴于成人文學來確立,但成人文學卻從不依賴兒童文學來界定自身。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文學既是獨立的又是依賴的。它越是強調自身的差異性,就越是無法擺脫對成人文學的依賴關系。

    兒童文學的生命力所在:尊重差異也認同共性

    對于創作而言,以這樣的對立來想象兒童及其童年,就可能在作品中將兒童或成人的世界“他者化”來突出兒童與成人的差異性而拒斥共性與互融,無論是以成人的睿智理性來映襯兒童的幼稚無知,還是丑化教師與父母形象而凸顯兒童形象的美好,最終塑造出的概念化人物和“偽童真”都會大大削弱兒童文學的藝術魅力。我們永遠無法僅僅根據一個孩子的年齡確定適合其閱讀的書,也很難像教科書那樣根據年齡精準創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兒童文學作家不應關注“兒童性”,而最理想的狀態大概就如曹文軒老師所說,“孩子就在你的靈魂之中”,不需要刻意遷就。

    因此在尊重兒童差異性的同時,我們或許應該接受另一種可能:“不再以兒童的身份捍衛兒童自主和兒童特殊世界的不可侵犯性,而是以人類的身份來捍衛兒童自主。兒童和成人都扎根在唯一的和相同的世界里。”(《西方兒童史》)進一步融合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將兒童從隔離的“秘密花園”中解放出來,共同來理解、參與、建設這個“美麗新世界”。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現代兒童文學預設的二元對立。超越簡單的對立與封閉,尊重差異,也認同共性,關于生命、死亡、苦難、愛、文明等這些人類大主題才能理直氣壯地延續,以藝術的方式去表現深度與厚度,與孩子分享那些大美、大愛、大智慧,也才能“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礎”(曹文軒)。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童年中國書系”顯示出它的獨特意義。它所呈現的童年風景超越了狹隘的童年觀念,以成人的“第二次天真”在“更高的階梯上”升華了童年經驗,童年話語與成年話語交織,建構起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之上的“第三的世界”。它們首先是好的散文,同時又是好的兒童散文。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日韩精品高清在线|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色婷婷激情av精品影院|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国产91精品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 99精品免费视品|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