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亞洲數字藝術展:當藝術家成為“處理器”,展覽即游戲
    來源:澎湃新聞 | 高丹  2020年10月04日09:24
    關鍵詞:科技 虛擬現實

    “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這些天正在北京時代美術館展出,展覽以“世界處理器”為主題,以“亞洲話語”為語境,用數字科技手段詮釋文明,并回應了疫情、科技發展與人的關系等社會議題。展覽邀請來自全球11個國家和地區的32位藝術家及藝術團隊,帶來了32件數字藝術作品,包含虛擬與現實技術、腦科學、生態藝術、沉浸式空間等。

    先進科技與審美想象的結合是時下藝術界的熱點。以此為靈感來源,來自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的策展人邱志杰和陳抱陽把“2020亞洲數字藝術展”分為“那里有龍·山海經宇宙和文明視野”、“數字生物·算法文明”、“技術靈知主義”和“進化的迷宮:異形和生物想象”四個板塊,探討文明和宇宙觀、生物和異文化想象等。參展的藝術家或藝術團隊包括Ingo Günther、王志鷗、程然、Timur Si-Qin、Hito Steyerl、陳琦等藝術家。

    展覽現場

    “展覽即游戲”

    主辦方介紹,展覽打造了以“展覽即游戲”為理念的科技與體驗融合的觀感。現場最大的一件沉浸式體驗的作品王志鷗的《PROTOTYPE-1》 利用數字影像框架與激光,在空氣中切分出真實與虛擬的界域。人可以在激光打在空氣中形成的幕布一樣的平面中穿梭。現場,跨媒介編舞藝術家們也帶了一件名為《連接遠古與未來空間的身體行為法則》的作品。據藝術家們介紹,人類始終通過身體辨識方向、開拓疆野、交流協作、繁衍生息,而身體積累的運動規律更總結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烙印,醒示著未來時空的文明。無論是與自然生靈打交道,還是與數據算法做交易,人類在接受頭腦意識支配的同時更有身體能動性本能地指引,繼續延續其生物性與社會性,構建物種間的空間聯系與情感關系。

    在藍色的燈帶構成的空間里,擺放了很多的躺椅,大屏幕上播放的影像和在場的觀眾是一個雙重的隱喻:工人們在動作捕捉工作室中,不斷地運動以產生人工陽光。在這件作品中,太陽象征著權力和能量;而大眾,就像那些工人一樣,在數字化的現實中,以一種匿名化的、原子化的方式存在著。

    展覽現場

    瀾景科技藝術中心出品的舞蹈《“未”填海》,演員身上佩戴的裝置將會受其控制,因而可以隨便移動場地中三角形的“小山”,四面墻壁上投影的冰山等也會隨著演員的移動改變,形成多重的聯動關系。

    現場也有藝術家們在疫情期間創作的作品,如有感于在疫情期間觀看和被觀看總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窗口的這種現場,現場的一件作品就是許多疊在一起的窗口,觀看者從旁邊經過時,影像也會被抓取,因而成為新的被“關在”窗口中的人。

    之前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已經展出的陳琦的一件《無去來處》也參與了此次展覽,邱志杰解釋道:“疫情以后我們更需要時間和空間去靜心、去化解心里的焦灼,而這件作品以自然的蟲子啃噬過的孔隙透出流動的天光云影,很適合人沉浸在其中反思自我。”

    陳琦《無去來處》

    “世界處理器”

    “藝術家不只是顯卡和屏幕,也是處理器,現在的時代不是中央處理器的時代,而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處理器的時代,每一個展廳中的人都是數據的提供者也是數據的體驗者。”邱志杰說。

    本次展覽同名作品《世界處理器》嚴格意義上只是燈箱,但是卻是數據的藝術,也是基于數據的藝術,在散落在展廳中的平面化的地球儀上描繪的是與人類命運和歷史相關的重要的數據:有的是難民的移民路線,是難民共和國的地圖;有的描繪的是因為國家的、地緣的、政治性的關系,時區的線會改變的現場……藝術家Ingo Günthe是一個對社會問題非常敏感的藝術家,他將數字世界展開在地球儀形狀的界面上,架空于此時此刻,是關于人類文明命運的想象。目前有400多個這樣的主題,制作了1000多個地球儀,其中一些被摧毀。在藝術家看來,“每個星球都需要發明一種新的代碼來恰當有效地表示數據……我受到了世界整體不可理解性的挑戰。”

    展覽同名作品《世界處理器》

    同樣基于數據的作品還有石瑩倩的《時間之湖》的視頻,經過大數據統計,我們可以算出一座山的壽命以及一處垃圾的降解時間……

    與《世界處理器》有同樣的關懷的是一件VR作品《新協定VR1.2版》,觀眾可以通過VR發現自己變成一個小人兒,而面前的粉色的山體則會變成一個大山。

    已有40年媒體藝術創作經歷的邵志飛最早將“交互”的概念引入藝術創作。自新媒體藝術在60年代開始從表演、延伸劇場和裝置模型等藝術形式中應運而生,到現在成為一種信息媒體和視覺化表現形式,邵志飛一直處于新媒體界的領軍位置,他將數字媒體技術創造性地應用于虛擬現實、浸入式體驗、全感影院系統等領域的應用。

    他的參展《FALL AGAIN FALL BETTER》是一個由兩個元素組成的互動裝置:一個投影屏幕或一個大的LCD顯示器,以立體的紅/綠立體顯示計算機生成的內容,以及用戶界面。邱志杰介紹,觀眾在踩踏有顯示器的踏墊時,屏幕上的小人兒會應聲倒下。邱志杰說這樣的裝置讓觀眾有一種謀殺感。

    邵志飛《FALL AGAIN FALL BETTER》新媒體裝置藝術

    對文化解讀的“亞洲視野”

    亞洲數字藝術展創始人、此次展覽學術主持王晨談到,這次展覽有幾個很鮮明的特點,首先是最高精尖的技術的介入,觀者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大數據、機器人、眼動追隨和VR等諸多技術,其次,在主題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作品都對疫情作出了回應,這也是藝術家們的社會關懷的體現。

    現場的一件名為《一起看電視》的作品,就模擬了植物和人工智能去搶奪電視機的頻道的場景,植物的葉片上連接了電線,周圍有人經過、有高壓線等都會對植物產生影響,二者在“搶奪”的過程中,電視屏幕上的片段就會在植物相關的和下圍棋的場景之間切換。

    展覽也從傳統的亞洲文化瑰寶出發,以文化故事為線索,以圖志衍生為元素,為數字文明提供了獨特的“亞洲視野”。邱志杰的《技術史地圖》、王之綱的《骷髏幻戲圖》、祁震的《漂浮》等作品,均以數字藝術的方式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解讀和演繹。

    展覽將持續至11月22日。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91亚洲精品麻豆|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2022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 91 第一页|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97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2020国产精品|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