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河北:產業“三新”繪就鄉村小康新景
    來源:光明日報 | 陳元秋 張青 耿建擴 董蓓  2020年09月03日07:46

    “過去一畝地掙不到什么錢,想給孫子一些零花錢都拿不出。”8月21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上三道河村,70歲的村民安桂元說起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的變化,感慨萬千。自家大棚每年種兩茬,包括彩椒、菜花、扁豆等作物,每畝地的純收入能達到一萬元左右。

    近些年來,河北各地鄉村緊跟“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這一要求,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積極引入外來產業、推陳出新延伸產業。環境好了,村莊美了,鄉親們的腰包鼓了,燕趙兒女正闊步走在小康路上。

    傳統產業新:花卉鋪就增收路

    盛夏時節,走進永清縣劉街鄉土樓勝利村。眼前是綠樹掩映的鄉間別墅、高標準的村民服務中心、環境宜人的農業休閑旅游度假區……很難想象,這里曾是村民口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窮土樓”“破土樓”。

    “過去,就種著幾畝糧食,農閑時還得靠打零工貼補家用。現在,我就在家門口的花棚里種菊花,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收入穩定還不累。”正在院子里乘涼的村民張淑敏一邊哄著小孫女,一邊樂呵呵地和記者說著自己的“好日子”。

    張淑敏口中的“花棚”是離她家不遠的菊花溫室大棚。走進棚內,只見一株株菊花苗長勢良好,正在干活的村民介紹,現在正是“打頂”上產量的關鍵時刻,“到11月中旬,就可以采菊花,烘干、封裝后成為菊花茶”。

    過去的土樓勝利村,由于沒有集體經濟,全村人圍著2600畝耕地“刨食”,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輪流種,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沒錢,想干啥都是干瞪眼。”村支部委員劉秀嶺說。

    2012年,土樓勝利村引入河北省農科院的“河北香菊”專利品種,投資建設了占地300畝的全自動控制玻璃溫室大棚,發展菊王茶種植、加工產業。如今,年產優級河北香菊菊花3000萬朵,年產值4.6億元,帶動附近農民就業980人,年人均增收3.5萬元。

    2015年,以土樓勝利村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正式建成。在原有流轉土地基礎上,逐步吸收附近7個村街1.5萬畝土地,相繼發展花卉蔬菜種植、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紫花苜蓿種植及加工、有機肥生產加工、休閑旅游度假等產業。目前,該村有勞動能力的463人,全部在農業產業園工作,月均收入3600余元,同時土地流轉金每畝每年1000元,村集體人均年收入達到2.6萬元。

    外來產業新:硒鴿菌菇致富忙

    8月19日早上7時,在阜平縣硒鴿實業有限公司,45歲的王林口鄉瓦泉溝村村民周潔準時打開鴿舍,喂食、查蛋、拿仔,從大山里搬到易地扶貧安置區就近就業成為公司職工,周潔夫婦的日子有了新希望。

    每年的6月至9月,是硒鴿生長最快的時節。忙碌的季節收獲最多,這時候,周潔夫婦兩人一個月能拿到近萬元左右的收入。

    據介紹,2018年4月,阜平引進北京的野谷集團公司的硒鴿項目,采用“龍頭企業+園區+貧困戶”的模式,打造起以肉鴿養殖為紐帶的生態循環產業集合體,為當地脫貧攻堅注入新的活力。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謝輝介紹,阜平硒鴿項目達產后穩定就業200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0余人;另外,項目共流轉土地2343畝,涉及農戶145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20戶,項目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帶動1.27萬戶增收致富。

    而在龍泉關鎮顧家臺村香菇園區里,村民馬秀英家的兩個冷棚已經出完今年的第三茬香菇,趁著翻棒澆水的空當,她終于能睡個囫圇覺了。

    “出菇時忙得沒黑沒白,一點兒不敢大意,有時晚上打個盹兒,香菇長開傘,就會掉價。”兩個棚3萬多個菌棒,是馬秀英家的“財神”。馬秀英曾是顧家臺村的貧困戶,她沒想到,靠種蘑菇,她家不僅脫了貧,還買了一輛汽車。

    而在10來公里之外的天生橋鎮食用菌產業園,村民白月新雖然倦容滿面,但內心的喜悅卻溢于言表,“我包了5個棚,每年有了10多萬元的收入,雖然累點兒,但是兩個孩子上學不愁了,家里生活也好了,挺值”。

    據悉,阜平縣食用菌產業起步于2015年。經過5年的發展,目前該縣食用菌種植面積已達兩萬畝,覆蓋140個行政村,并栽培香菇、黑木耳7500多萬棒,直接帶動增收2.5億元,覆蓋群眾1.5萬戶。

    延伸產業新:民宿旅游富民足

    “這里的環境太漂亮啦,我們要多住幾天。”8月21日,來自北京的游客姚武彬對張北縣小二臺鎮德勝村的美景贊不絕口。依托秀美宜居的環境,德勝村發展起了民宿旅游,來自京津等地的游客絡繹不絕,“京北最美民宿村”的稱號也響亮了起來。

    “我以前也沒發現我這么愛笑,現在環境好了,生活美了,我一張嘴就想笑,一笑就停不下來。”村民孫貴英一邊說,一邊招呼我們進屋。她是德勝村“老王微民宿”的老板娘,也是全村第一戶同意拆遷,第一戶搬進新民居,第一戶裝修且第一個成功開辦鄉村民宿的。她的大女兒通過網絡將自家民宿出租,孫貴英負責接客和打掃,2019年7月底到“十一”假期結束,僅僅3個多月,她家的“老王微民宿”就賺了兩萬多元。

    村支書葉潤兵介紹,近年來德勝村引進億利集團投資開發建設民俗旅游產業,以德勝民居、微型薯園區等重點項目和采摘園、花卉帶等生態基地等為依托,同步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科技展示、農光互補和民宿參觀等為核心的鄉村旅游產業,通過拆舊建新,實現了舊貌換新顏。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

    在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山貨特產店、民俗技藝坊、飄香的小食街隨處可見。結合旅游,駱駝灣打造了20多個業態,帶動44名村民在本村就業。在村里的“回家吃飯”餐廳,幾位村民正熟練地蒸饅頭、攤煎餅。58歲的村民周文翠笑著說,這些活兒自己干了幾十年,但還是頭一回靠手藝掙錢。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駐駱駝灣村第一書記劉華格介紹,一年多以來,駱駝灣村累計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

     

    相關鏈接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題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九九免费久久这里有精品23|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国产va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新浪|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精品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