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的國家價值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迅速發展,伴隨互聯網技術進步,融入中國改革開放大潮,造就了一批優秀作家,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當代文學不可或缺的存在。網絡文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中成就斐然,傳承文學創新、蘊含文化進步、彰顯歷史智慧、承載時代精神、豐富國家記憶、代表中國形象,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財富,促進了文化發展進步。因此可以說,中國網絡文學體現了國家價值。
一、 網絡文學傳承文學創新
追本溯源,網絡文學從誕生時起,就廣泛吸納中外優秀文學營養,以中國遠古神話體系和文學經典以及西方奇幻文學為主要創作靈感和源泉。如眾所周知的《山海經》及四大古典名著,激發并點燃了眾多網絡文學創作者的文學夢想和激情,迸發出巨大的想象力,不僅傳承了中華優秀文學傳統,而且與互聯網科技相結合,借助網絡傳播的獨特優勢,勇于探索,以數十種類型創作、多達百余種品類劃分,無限拓展內容邊界,創新表達方法。如取材于西方工業文明背景的《詭秘之主》(作者:愛潛水的烏賊)、基于本土修真世界設定的《將夜》(作者:貓膩)、拯救世界的科幻都市文《第一序列》(作者:會說話的肘子)、描寫來自現代世界的絕世強者的《從前有座靈劍山》(作者:國王陛下)、以超強想象力一鳴驚人的《天鵬縱橫》(作者:流浪的蛤蟆)等,凸顯網絡小說本體特征,頗具經典況味,體現了文學價值,傳承了文學創新。
二、網絡文學蘊含文化進步
作為IP源頭的網絡文學,從新世紀以來,逐漸發展成為多版權持續開發運營的文化產業的重大支撐。實體圖書出版占據一席之地,影視、游戲、動漫、漫畫等版權開發不斷增多,當之無愧地引領了大眾文化娛樂潮流,成為當下多達80%的影視、游戲、動漫、漫畫等文化產業的內容源頭,帶動了文化產業規模化發展。如《大江東去》(作者:阿耐)改編的電視劇《大江大河》、《羋月傳》(作者:蔣勝男)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作者:關心則亂)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斗羅大陸》(作者:唐家三少)的全版權持續開發等不勝枚舉、風靡海內外,無論是現實題材還是幻想作品,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都以主人公的夢想和奮斗充分展現了網絡文學的文化價值,帶動了大眾文化進步。
三、網絡文學彰顯歷史智慧
眾多網絡文學作品取材于歷史,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汲取精華和智慧。作家從創作伊始,即將視野投向廣袤而深厚的歷史長河,一方面將華夏文明的歷史作為創作的內容源泉,一方面在作品中融入在歷史中認知到的推動歷史進步的人的力量。如書寫漢唐文明理想的《唐磚》(作者:孑與2),重現了祖先創造的輝煌和漢民族的偉大,謳歌了歷史風云中艱難求索的民族先賢;以北宋社會變革為背景的《宰執天下》,以現代智慧深入歷史現場,其嚴肅的歷史真實與嚴謹的文學想象開創了網絡歷史小說的新高度;如架空古言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講述女性在時代的局限中歷經磨礪、艱難成長,刻畫出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斗傳奇;揭示腐朽“丹女”制度的《誅砂》(作者:希行),使平民百姓獲得進步和富足,在對歷史的文學想象中,讓整個社會獲得新生。還有《庶女攻略》(作者:吱吱)、《鳳門嫡女》(作者:意千重)等等網絡文學作品以其廣泛的影響和藝術魅力,以現實思考賦予了歷史價值, 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注入了理想關照,彰顯了歷史智慧。
四、網絡文學承載時代精神
進入新時代以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創作不斷加大。如書寫改革開放的《浩蕩》(作者:何常在)、描繪工業崛起的《大國重工》(作者:齊橙)、聚焦緝毒英雄的《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作者:吉祥夜)、展現互聯網創業的《網絡英雄傳》系列(作者:郭羽 劉波)、表現學霸醫術流的《大醫凌然》(作者:志鳥村)等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可圈可點,成為時代精神的載體。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成為新時代網絡文學發展的重要一翼。
歷史與都市、現實與幻想從來都是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與類型范疇。除上述現實題材外,都市類網絡小說也側重表現時代風貌與社會風情。如描寫都市情感的《好想住你隔壁》(作者:葉非夜),用愛情長跑,向讀者傳遞生活美好,體現了溫暖的現實主義格調;再如主打“心理+科幻”標簽的《誰在時光里傾聽你》(作者:米西亞),以女性的成長呈現“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的溫暖格調,富有心靈治愈的時代色彩。
五、網絡文學豐富國家記憶
上世紀90年代初,一批北美留學生在網絡上創作并轉載了第一批網絡文學作品,如原創作品《奮斗與平等》(作者:少君)等。1997年始,臺灣網絡文學作品《風姿物語》(作者:羅森)、《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等風靡大陸,引發了全國網絡文學從創作到閱讀的第一次浪潮。此后,經過20多年的發展,至今網絡文學作者已多達1750萬,網絡文學讀者已超過4點6億,網絡文學作品總數突破2500萬部。眾多的文學青年把夢想、激情、奮斗融入文字,以巨大的想象力創造了一個個異彩紛呈的故事,形成了影響廣泛的網絡文學現象和文化景觀,文學網站承擔起凝聚作家、發表作品、傳播運營的產業平臺作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文化發展的重要陣地。網絡文學界創造出一大批豐碩的成果。毋庸置疑,網絡文學成果極大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化傳播,成為國家記憶的重要組成。
日前,國家圖書館與網絡文學領軍企業閱文集團聯合,共同推進網絡文學數字資源建設與國家文獻信息保存工作,百部網絡文學優秀作品首次入館典藏。此舉對促進國家信息安全與社會化信息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六、網絡文學代表中國形象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張重要名片。自從新世紀以來,網絡文學即開啟了海外傳播之路。經過近20年的發展,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由自由的實體出版到有組織的IP出海,再到產業平臺海外生態建設,以至未來的以網絡文學原創為內容源頭的海外全產業鏈發展,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前景看好。目前,中國網絡文學覆蓋數十種語言,網絡文學讀者幾乎遍布全球各個國家。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深得全世界讀者喜愛。如《天道圖書館》(作者:橫掃天涯)以極大創新精神,打造了名師金手指體系,作品在歐美和東南亞市場影響廣泛,深受讀者追捧;再如《魔力工業時代》,將工業文明的科技進步與奇幻敘事的女巫傳奇巧妙融合,重塑積極、健康、樂觀的人類精神,成為當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典型案例。
此外,一些以網絡文學為主營內容的中國網絡平臺(渠道)風靡海外。如閱文集團旗下的Webnovel(起點國際),是目前中國網絡文學最大的正版外語平臺,覆蓋7種語言,擁有7000余萬用戶和近10萬海外網絡文學創作者,成功實現了中文網絡文學作品翻譯與本土化原創模式并行。此外還有全球排名領先的中文在線旗下的交互小說平臺Chapters、頗具亮色的晉江文學城的女頻作品海外實體出版和IP傳播、擁有最多中外文作品的掌閱科技旗下的ireader、后起之秀的縱橫文學旗下的tapread,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推文科技的網絡文學AI翻譯……等等不勝枚舉,這些傳達人類普適價值的網絡文學佳作和海外網絡平臺,讓中國網絡文學全球傳播成為現實。
結語
網絡文學從成長到成熟,從自由發展到進入主流文化陣地,對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網絡文學蘊藏著巨大的想象力、創造力,發展成就為世人矚目。對于當代中國而言,人民群眾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強大的文化支撐。而網絡文學,為千萬作者和數億讀者構建起強大的精神橋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廣泛的價值共識和追求。網絡作家與時俱進,積極參與到全球文學文化發展進程當中。網絡文學構筑的中國力量,加強了我國同世界的文化聯系,擴大了我國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在全球形勢風云變幻的今天,世界與中國面臨許多新的課題。網絡文學界更要立足于我國國情和網絡文學的發展實踐,堅定信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走進新時代、面對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抓住新機遇、投身新發展,不斷創造出反映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新成果,為世界文學文化發展貢獻中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