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里的英雄》:破題主旋律 節目新表達
歷史的天空中,英雄先烈在光榮的歲月里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宛若燦爛的繁星,熠熠生輝。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對英雄的崇尚,是我們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
8月30日—9月3日每晚19:30, 演員陳建斌、王凱、黃曉明、江疏影、劉濤將共同相約綜藝頻道《海報里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在光影的世界里走近歷史、致敬英雄。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重點打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海報里的英雄》,以我國優秀抗戰影片海報為切入點,歌頌抗戰英雄,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海報里的英雄》演播室 圖片來源:央視網
“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英雄的故事自成魅力,中國精神自帶光芒。《海報里的英雄》以電影級的制作水準,打造場景沉浸式的觀感體驗,帶領觀眾通過海報重溫經典電影,從光影中走近歷史,用鏡頭定格英雄。
《中華女兒》海報旁的一只老飯盒、《地道戰》海報旁的一盞老煤油燈……海報將經典電影海報與充滿特殊意義的老物件相結合,借電影海報喚起人們對抗戰歲月的記憶,強化了大家對英雄的回憶與印象。在緊扣歌唱祖國、禮贊英雄這一永恒主題的同時,《海報里的英雄》更著力打造原創節目模式,由一條主線(單期主題)、兩張海報(電影)、三種敘事(海報、電影、歷史)、多次文藝表演構成每期節目的總體框架。《海報里的英雄》總導演秦新民透露,“節目沒有固定主持人,而是每期換一個嘉賓來主持,由比較活躍的影視演員來擔任,比如黃曉明、劉濤、王凱,因為他們本身是電影人,和專家對話也很流暢,聊起來沒有隔閡。”每期節目還會展示很多其他海報,最后聚焦到這兩張海報上,海報是觀眾和電影間的一座橋梁。
《海報里的英雄》邀請實力演員用極致的表演形態再現經典文藝作品,以致敬經典的方式讓彌漫著光輝的英雄故事代代相傳。為了做到精準還原,節目組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光中國近代史我就看了11種,對于一些敏感的問題,一定會請教專家或者請教書本。”秦新民介紹,舞臺構成包括主體的三個環形,像套環一樣,最里面一環是訪談區,第二個環是表演區,第三個環是電影長廊。浸入式的氛圍,戲劇再現了當時的英雄場景,電影感的舞臺設計與演員的匠心演繹打破方寸舞臺的限制,真實還原恢弘的英雄贊歌。
除了使用新穎的藝術手段、選擇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實力派演員,節目更開拓了網絡慢直播等活動,貼近年輕用戶,體現當代觀眾和時代經典的關聯,引爆融合傳播。在致敬經典、禮贊英雄的同時,《海報里的英雄》創造了新的驚喜和感動,多屏互動引發時代共鳴。
十張海報、二十個故事、七十五位電影人聯合紀念抗戰和反法勝利七十五周年。《海報里的英雄》從小切口講大故事,以小見大地從一張張電影海報延伸到其背后的宏大敘事,帶領觀眾多角度走進英雄的精神世界,觸摸真實的歷史故事。
厚重的歷史內涵、創新的呈現方式、動情的藝術演繹,《海報里的英雄》融合了訪談、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態,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做到了真正的“培根鑄魂”。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秉持著守正創新的創作理念,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這一用心、用情之作探索主旋律節目年輕態的傳播方式,用生動細膩的重新演繹助力推動全社會形成敬仰英雄、禮贊英雄的氛圍,傳遞催人奮進的時代正能量。
(綜合央視網、春晚微博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