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1世紀文學20年:閱讀是萬物互聯中最安全的降落點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鄭周明  2020年08月22日08:33

    編者按

    21世紀已經過去20年。這20年里,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高速”、“加速”、“劇烈”、“驟變”、“創新”、“多樣”來描述世界的變化、生活的變化。文學也一樣,從創作思潮到門類、題材、風格、群體,包括文學與生活、文學與讀者、與科技、與媒介、與市場的關系等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認知、理解這些變化,對于我們總結過往、思索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為此,中國作家網特別推出“21世紀文學20年”系列專題,對本世紀20年來的文學做相對系統的梳理。

    我們希望這個專題盡量開放、包容,既可以看到對新世紀20年文學的宏觀掃描、理論剖析,也可以看到以“關鍵詞”方式呈現的現象或事件梳理;既有對文學現場的整體描述,也深入具體研究領域;既可以一窺20年來文學作品內部質素的生成、更迭與確立,也可辨析文化思潮、市場媒介等外部因素與文學的交互共生;既自我梳理,也觀照他者,從中國當代文學延展至海外華文文學和世界文學,呈現全球化加速的時代,世界文學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異同。

    從文學史意義上來說,20年看文學或許略短,難成定論,難做定位,但文學行進過程中這些適時的總結又非常必要,它是回望,更指向未來。

    (中國作家網策劃“21世紀文學20年”專題文章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當21世紀翻過第二個十年,文學與大眾的聯結已經變得前所未有的巧妙和精確,曾經被質疑的互聯網技術,逐漸調整著姿態,將自己從遠方拉回到當下,它成為文學介入生活無處不在的幕后隱者。在由數字閱讀、電影電視、游戲動漫、文化創意、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組成的現代文化生活場景里,它們彼此關聯,彼此確證,而其中,文學是最核心也是最安全的那個降落點,所有或明或暗的靈感汲取大多來自于它。聚攏,分散,又重聚,機遇,危機,又重啟,這是屬于文學跌宕起伏的20年,也是從低潮重啟風浪的20年。

    流散又重新學習的書店日常

    20年前的書店店主,如何能想象,今天的書店可以同時是咖啡廳,是餐廳,是文創空間,甚至在今年新開的誠品24小時書店 里,它還是一家唱片館、深夜酒吧、食品市集。今天的書店形象并非變成了一家雜貨鋪,而是更懂得了如何去聯結現代不同人群的生活場景。閱讀從來不是只能正襟危坐的一件事,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出現在任何時候,激發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20年前的書店人,也不會想到,2020年的店主們紛紛學會了“直播帶貨”這樣的新技能,曾經,這樣的新技術被店主們視為洪水猛獸,如臨大敵。世紀之交,當當網、亞馬遜中國的前身卓越網先后創辦,互聯網開始了售書時代,這直接沖擊了書店行業的利益根基,許多書店倒閉,實體書店迎來凜冬。被沖散的行業,很快又在閱讀的力量之下重聚,書店開始了探索文化復合空間的經營業態,從疲態中恢復,而電商平臺也終究意識到線上售書模式并非那么完美,2015年亞馬遜開設了第一家線下實體書店,2016年當當網也開始布局線下實體書店,2017年 從線上二手書交易崛起的平臺“多抓魚”,也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書店。

    新技術從來就不應該是電商平臺的唯一專屬,書店店主們開始不再拒絕技術創新帶來的福利。許多連鎖書店看到了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如何幫助自己更快找到讀者的閱讀趣味,今年的短視頻直播更讓這種交流變得實時可見,一本出現在直播中的新書,店主們第一時間看到讀者的興趣反饋,“直播帶貨”的數據成績來自于一家書店的知名度,也來自于運營者切入書籍與觀看者之間的共情力。對知識的焦慮是人類的共性,并不局限于某一代人,最新的“95后”文娛生活調查顯示,暢銷多年的《人性的弱點》《墨菲定律》等勵志書籍,也廣受“后浪”歡迎。在直播場景中,有些書天然會更適合看直播的年輕人群,知識的共鳴在瞬間的講述和展現中轉化為數據,這個數據可以有多夸張?書店業與出版業看到,淘寶主播薇婭在3月和5月的兩場直播中,分別在2分鐘內售出3萬套安少社的《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4分鐘售出5萬余冊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三毛流浪記》。在今年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的預估面前,擺在書店業和出版業面前的,是一個剛剛入水試探的深海。

    放在整個漫長的大眾閱讀史里,這類場景并不陌生,千百年前,無數觀眾與說書人面對面,聽著古老的故事和當時的演繹,聞到商機的民營書局會在門口擺個攤,兜售大眾愛看的俗文學。如今,這個場景變成了隔著屏幕的“面對面”,依然可以“彈幕”互動,新技術讓古典變成了現代,而閱讀本身從未離場。

    從“碎片化閱讀”到閱讀渠道分流

    20年前,人們把逛BBS論壇帶來的知識分享的新奇感稱之為“網上沖浪”,如今這個頗為懷舊的詞再度成為熱詞,這一次雖然更多用于調侃年輕人不懂網上資訊之豐富,但本質同樣是指向了知識分享帶來的密集感與現場感。

    伴隨“網上沖浪”的,是持續十幾年的“碎片化閱讀”討論,讀書界與學界對這個話題的焦慮并未能阻止它的發展與遷移。事實上,早期的“碎片化”閱讀癥結來自于注意力分散,紙質閱讀被電腦端、手機端、音頻端等方向切分,而后者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并未能提供足夠優質的閱讀內容,技術的雛形也未能充分將文學文本轉化為有效的傳達形式。閱讀的碎片化背后是粗放型閱讀,是以偏概全式閱讀,自然招致了無數批評。

    與漫長平緩曲線呈現的傳統閱讀相比較,互聯網技術常常以突進式曲線來展現自己的進化,直到2015年之后,音頻、短視頻、長視頻的技術成熟才終于有能力“搬遷”紙質閱讀所富含的信息量。如今,在國外以蘋果為代表的播客(Podcast)平臺成為年輕人進行有聲閱讀的重要內容源,大量出版社將新書轉化為音頻形式上架,知名文學期刊也實時更新近期內容供讀者下載收聽,“碎片化”時間得到了有效利用,讓現代上班族的閑余時間也可以完成一本書一篇文章的完整閱讀。在國內,相關的平臺代表是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FM,部分出版社如上海譯文社也在自建平臺上推出了眾多外國經典作品有聲書,有讀者留言表示精良的音頻制作讓自己更容易獲得閱讀名著的體驗,也有讀者在聽完有聲書后去購買了紙質書進一步細化閱讀。

    從紙質文本出發,閱讀的遷移因為新技術渠道的成熟而變得更為快速高效,每天在BiliBili視頻網站上,年輕人將它作為自己知識儲備的來源,B站大量自發創建的學習課程以及全球高校公開課,吸引了“95后”、“00后”的興趣,以至于B站在定義未來形象時,增加了一個“Z世代的新式社交型學習平臺”。B站豐富的資訊推動了大量趣緣群體的形成,而其中熱愛閱讀文學作品的身影也逐漸龐大,那些讀書達人讓自己成為“up主”(上傳視頻音頻文件的內容提供者),每天直播自己的讀書視頻,并及時關注讀者的“彈幕”,解答讀者的疑惑,這些“up主”許多有著文科專業的高學歷,也有來自出版業的從業人員,從讀者留言中不難發現,的確有許多年輕讀者,通過這樣的觀看方式產生了閱讀文學經典的興趣,或者說,新技術正在撬動一部分從未走進文學的年輕人,去嘗試了解和閱讀。今年2月,以線上形式開展的“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系列活動,也邀請了一些讀書“up主”分享閱讀經典的體驗。

    20年來,“碎片化閱讀”已經被不同新型平臺轉變成了渠道化的分流,時間的碎片化已經是現代人生活的常態,這已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但可以改變的是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技術幫助現代人在有限時間進行閱讀。在今年第一季度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18億的抖音平臺上,以秒為計算的短視頻幾乎將“碎片化”這個詞發揮到了極限,很難想象文學閱讀在這里如何傳遞自身的魅力。但龐大的受眾必然存在相應的空間給不同的細分人群,在抖音關于文學閱讀的多個高頻詞里,馬爾克斯、汪曾祺、路遙等作家都曾被大量年輕觀眾所觸及,十幾秒的呈現,刷屏式的信息,繼而打開一部分人的閱讀視野。這也是為何像人民文學出版社、《作品》雜志、《文學報》等行業品牌會入駐抖音的原因,無論是新作推薦還是寫作課分享,在巨大的流量面前,以秒為單位的呈現將打開以小時為單位的后續閱讀。

    傳統與現代之間,創作者的軌跡偏移

    越來越日常化的文學生活,被讀者熟練切換于不同技術之間,不同時間對應了不同的閱讀場景,它可以是實體書店,可以是聲音,也可以是視頻,閱讀將這些場景聯通起來,尋找不同閱讀偏好的讀者,有深度閱讀的人群,必然也會有淺嘗輒止的人群,更有從后者向前者流動的人群。相比讀者的豐富感受,作家們卻需要在更多的誘惑面尋求自己的新位置。

    2003年,閱文集團的前身“起點中文網”落戶上海浦東張江創業后,網絡文學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如今的閱文已成為引領行業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在騰訊于2018年提出的“新文創”生態戰略里,因為擁有最核心的網絡文學作品,閱文集團扮演的角色是“IP源頭”。

    20年前,和網站一起落戶的,還有許多網絡文學作家,那時,他們中的一些人走進網吧,看到電腦搜索引擎里的高頻搜索詞里,逐漸多了“起點中文網”,他們看見了自己的身影,并在之后近20年里,見證了網絡文學從荒蕪草地,如何一步一步變成“星辰大?!薄?/p>

    對騰訊或是閱文而言,網絡文學作品是聯通影視、動漫、游戲、文創等IP產業鏈的起飛點,對于網文作家而言,寫作則是他們認為這個時代最安全可靠的降落點。在更龐大更復雜的文化生態面前,網絡文學的心態就像傳統文學一樣,回到寫作的初心和原點,堅信那是自己存在的價值。

    身處不同領域的作家們,都熟悉同一個影子的味道,那是關于如何尋求自身位置的答案。今天,一個商業化的文學獎可以讓一位新人迅速獲得大眾基礎,一位知名演員的推薦也可以讓一個作家的作品銷售一空,而過去,更多的推薦渠道來自前輩作家,來自知名批評家,來自名刊文學獎。后者的存在并沒有消失,在傳統標尺與現代標尺之間,年輕作者會經歷一個游移不定的過程。

    回顧20年的意義也在于此,此刻的猶豫和懷疑并不可靠,大家都需要回看文學生活來時的軌跡,無論多么旁逸斜出,多么喧鬧誘惑,所有的力量都來自于同一個力量,文學的力量;所有的新技術也都等在同一個降落點,閱讀。 

     

    相關鏈接

    【中國作家網策劃專題】21世紀文學20年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四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手机看片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