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烏東德的新變
    來源:文藝報 | 曹衛華  2020年08月07日11:46

    7月21號至23號,我隨著昆明作家藝術家采風團走進烏東德進行采訪。我們直接來到農村,到工地,到農戶家,去感受真實的生活。我們與工人師傅交談,與農民交談,去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我們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金沙江大峽谷轟轟烈烈的水電站建設,去觀察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給昔日貧困的農村、貧苦的農民帶來的生活上、思想上的巨大變化。

    下著小雨,公路濕滑,車行進不算太快。好在雨一會就停了。大霧從兩邊山巒升起,飄浮在密林上空。一位穿皮褂的牧羊人趕著兩頭牛和幾十只山羊從密林中出來,又隱沒在密林中。包谷苗已經吐穗,豆角苗綴滿星星點點的白花,煙葉伸展開肥厚的巴掌,頭上頂著小黃花……兩位采蜂人用高倍望遠鏡朝遠處瞭望,尋找隱藏在懸崖、樹干上的野蜂巢。

    當日,正逢云龍鄉的趕集日,有幾個小販在路邊收購野生菌。我問了問,收購價不到昆明市場價的三分之一。集市上到處都是外來的水果,低價的糖果、糕點攤到處都是。還有不少拾菌人陸續從密林中朝集市趕來。雨水好的年份,拾野生菌的收入占了附近農民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野生菌是天下最美味的食品,從來不愁銷路,幾個小時后,云龍沾滿露水的野生菌便會出現在昆明的農貿市場,甚至空運至北京、上海、廣州、香港……

    云龍是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人口最少的鄉,云龍水庫像片碧玉鑲嵌在崇山峻嶺之間,一條直徑2.5米的水泥管道以倒虹吸的方式把水庫的水輸送到昆明,解決了昆明市區六成的生活用水。為了確保水質的純凈,云龍山區大片農田土地退耕還林,成了云龍水庫的水源涵養地和保護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祿勸縣的云龍鄉是昆明乃至云南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的典范。

    皎平渡是金沙江大峽谷的一段,位于云南祿勸縣與四川會理縣交界處?,F在,這里成了烏東德電站的庫區,水位比過去升高了40多米,按照電站的規劃設計,水位還將提高30多米。過去站在皎平渡需要仰視的筆架山、毛公山現在舉目可及。原來的村莊、街道已經沒于水下,只有一段簡易公路像條蟒蛇把頭伸進水里,留在山坡上的尾部牽引著人們的記憶。

    烏東德電站是國家西電東輸的重點工程,是金沙江中下游大型梯級電站的第一梯級。這個梯級水電站包括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2020年10月前后,隨著白鶴灘電站的建設,位于皎平渡下游的樹桔紅軍渡也將被淹沒。皎平渡已不復存在,樹桔渡也將不復存在,選址重建,那是必然。重要的是,長征精神不能被淹沒,那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一代代傳承,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長征中發揚光大。

    一座水泥橋飛架兩岸,站在會理縣“長征驛站”眺望前方,夕陽下,山峰青翠,連綿起伏,披了一道金色的霞光;低頭俯瞰,峽谷中的陽光已經爬上山坡,庫區的水有點渾濁,卻也靜如止水。努力回憶皎平渡原來的模樣,我突然想,毛澤東、朱德以及那些從這里走過的紅軍,當時或許并沒想到過金沙江大峽谷今天會變成什么樣子。然而,今天大規模的水利水電建設,不正是他們開創的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延續嗎?

    烏東德電站是中國第四大、世界第七大的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水運和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近1000億投資,自2011年開始籌建,2015年正式開工建設,至2020年7月,十二臺機組已經有四臺開始發電。2021年10月,十二臺機組將全部建成發電。如此高效的建設速度,靠的正是紅軍長征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300多米高的大壩把金沙江攔腰切斷,連通了江兩岸的云南四川,兩岸山體被掏成一座地下空城,隧道循環往復、四通八達,十二臺機組,六臺在云南,六臺在四川,都安置在山肚子里。梯形大壩,頂寬超過30米。四條水龍從大壩中段的水槽飛躍而出,轟隆隆響。江面上白浪滔滔,水霧茫茫。工程車、運輸車這條隧道進,那條隧道出,在大壩往來穿梭。

    金沙江大峽谷氣候炎熱,正烈日當頭,工人們揮汗如雨,在大壩上忙活。他們的紅色工作服上,繡著“葛州壩水利建設集團”字樣。中午12點,面包車、皮卡車、電動三輪車把飯送到工地上,工人們陸續放下手中的活計,向送飯車聚攏。打了飯的工人,找個地方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菜不錯,豆腐干、炒肉片,家常小菜,每樣有點。

    河南來的陳師傅估計三五天沒刮胡子了,粗硬的胡茬鋼針樣釘在下巴上。我問他這么熱的天,是不是吃完飯就要接著干活?他告訴我,是的!熱就熱點,跑來跑去耽誤工夫。我問他,參與這么大的重點工程建設,有什么感受?他想想,笑笑說,能有什么感受,不過,回家過年說起來,還是有點自豪的。

    金沙江大峽谷沿岸土地稀少貧瘠,山高坡陡,交通極為不便。原來,居民住房大多用泥巴沖墻,建在江邊的山坡、臺地上。他們守著金沙江,人畜飲水卻十分困難。路不通,老人沒出過山的比比皆是。電不通,村民沒電視看,寂寞無聊,天黑就睡。學生上學,要走兩三個小時。生了重病,要找人輾轉抬出大山,才能得到醫治。烏東德電站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這里的經濟發展。路通電通水通,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環境改善,給當地居民帶來眾多發展機遇。

    庫區建設,移民搬遷,涉及祿勸縣烏東德、皎平渡、湯郎3個鄉鎮,7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1029戶,3662人。移民新村集中建在距離鄉鎮不遠的山坡上。陽光下,一排排白墻灰瓦的小洋樓喜氣洋洋。道路貫通整個移民區,區內有小學、中學、衛生院、活動室。

    2019年10月,農戶全部搬入新居。農戶家中,衣柜、家電一應俱全。有的農戶在門前、陽臺種了花草,有的農戶利用樓下的堂屋開起小飯館、小超市……

    疫情好轉,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加之氣候炎熱,出門的人少,小區里靜悄悄的。入戶找了幾個留守老人聊了聊,都一個勁地夸黨的扶貧政策好。

    解讀祿勸縣扶貧攻堅取得的成效,是我們這次采風的重要任務。由此,我們走進了烏東德鎮賒角村干塘子村民小組。

    干塘子村民小組僅42戶,152人,坐落在風帽嶺下,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山區,周圍森林密布。因為寒冷,這里僅出產洋芋、蕎麥、青稞等農作物。過去,雖然生態環境優異,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物產單一,農戶的日子過得非常貧苦。

    扶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干塘子村被確定為生態旅游示范村,入村公路修通,村民住房重建,村里道路硬化,飲用水進村入戶,標準化公廁建成,房前屋后的田地加裝了護欄。村莊后面的山腳下,還修建了供村民演出娛樂的舞臺、廣場,通往后山的小路還修了涼亭、棧道。墻是白墻,瓦是灰瓦,屋頂墻體間統一繪了灰色裝飾線,外墻上都掛了裝飾畫。山林蔥郁,草場如織,一個美麗的田園農莊像一幅素色的刺繡,鋪展在翠綠的山川草地竹木之間。

    50多歲的善治學神情有些靦腆,兒子已經獨立成家,在外打工,女兒也已出嫁,家里就剩下夫妻二人。善治學家的住房是10年前蓋的,還比較寬敞,一個院落,一排房,堂屋左邊是廂房,右邊是廚房,另外還有豬圈、牛圈。堂屋左邊沙發前,水泥地上被善治學敲掉一塊,做了火塘。扶貧攻堅階段的宜居農房建設,經過評估,善治學家享受B級農房改造政策,政府補助兩萬多元,他用這錢換了屋瓦,加固了房子,美化了院墻。廚房還是老樣子,里面的墻被熏得黑黢黢的。善治學老兩口非常勤勞,除種地外,靠發展養殖擺脫了貧困。

    孫宗芬70多歲,身體還硬朗,背著個大背簍在忙活。她家的老房子評估為D級危房,必須拆掉重建。拆老房子之前,政府為她蓋了兩間簡易的過渡房。承載著她大半個人生的老房子就要拆了,孫宗芬有些不舍,一直在院落里拾掇,把一個狹窄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凈凈。說起來,孫宗芬是個不幸的卻令人敬佩的女人。當小學教師的丈夫與她育有3個孩子,卻在她35歲那年突然病逝。為了3個孩子,她沒再嫁,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如今,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事業,都曾經多次提出,要把她接到大山外面住,孫宗芬卻不愿意。原來的老屋是沒辦法住了,幸好趕上黨的好政策,重建了新居。

    在烏東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正是這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人民群眾身上所蘊含的巨大能量,體會到脫貧攻堅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欧乱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9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