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作協召開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
7月15日下午,廣東省作家協會召開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省作協黨組成員、各部門雜志社主要負責同志、來自全省各地的作家、評論家代表共計35人參加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引導文學界積極反映新時代以來中國鄉村發生的巨大變化,謀劃部署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講話。會議由省作協主席蔣述卓主持。
張培忠提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在我國“三農”發展進程中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全局,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繁榮鄉村題材文學創作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鄉村題材文學創作具有歷史的內在要求和現實的堅實基礎。在新時代中國農村希望的田野上,鄉村題材創作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他談到,長期以來,中國鄉土題材文學創作形成了彌足珍貴的經驗與規律,值得后來者汲取有益營養。要站穩人民立場,傳承鄉村題材文學創作的優良傳統,包括“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化自覺、“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的人民情懷、“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的藝術審美等。繁榮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不斷推出優秀作品,不僅是文學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農村現實和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全省文學界要堅持正確導向,描繪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絢麗畫卷,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握題材新優勢,要結合改革發展主題展現農村新風貌,要著眼培養時代新人展現農民新形象。
圍繞貫徹落實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精神,張培忠強調,必須把鄉村題材創作擺上重要的位置,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統籌部署,掀起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熱潮,大力推動鄉村題材創作取得豐收。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充分認識和表現當下廣東的豐富性、復雜性、差異性、不平衡性,講好新時代鄉村故事。二要著力塑造時代新人,塑造新時代新鄉村的新型農民形象,展示新時代鄉村建設的廣東經驗。三要樹立雄心壯志,創造無愧于這片土地的精品力作、傳世之作,打造寫好鄉村的文學新典范。全省文學界要滿懷激情投身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努力創作出更多表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壯舉、反映新時代新農民的新風采、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力作,為繁榮廣東文學事業,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新的貢獻。
會上,作家、評論家代表陳璽、鮑十、王哲珠、盛慧、巫國明、陳劍蘭、伍方斐、江冰、徐肖楠先后圍繞會議議題發言。大家普遍表示,鐵凝主席在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上的講話,總結中國鄉村題材創作的成績與經驗,對做好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作出動員部署,高屋建瓴,振奮人心。全國、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結合文學工作實際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創作規劃,提振了信心,明確了任務,增強了新時代講好鄉村故事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廣東省作協擬于會后印發《關于加強全省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的通知》,推動各項工作舉措落實落地,務求取得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