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記——特殊的延長的春節
元月24日 除夕夜 大風
說好的要去療養院跟婆婆他們一起吃年夜飯,中午婆婆打來電話,讓我們不要去了,說他們療養院接到通知,不給探視了,封門了!婆婆很嚴肅地說,“你們不要來。這次疫情看來比較嚴重。各自保重吧。”
因為想著跟婆婆一起吃年夜飯,家里我們就沒準備啥,等到想著出去買,已是下午了。街上人忽然變得很少,商場菜場都關門了,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這個年夜飯,有點冷清。我們將準備帶去給婆婆的一些吃食取出來,加上家里庫存的一些,拼湊了一小桌菜,也算有魚有蝦。
吃完簡單的年夜飯,我去南京站。跟南京鐵路公安處南京站派出所約了去看看他們的除夕夜是怎么過的。連日的陰雨綿綿,夜里又突忽刮起大風來。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更為這個冬日增添了一抹不安與蕭瑟。采訪了一對除夕夜一起在南京站當值的年輕夫妻,還有一位即將退休、執勤最后一個春節的老警官。昔日人聲鼎沸的南京站,顯得空曠寂寥,又有些氣氛緊張。
武漢在年三十的前一天封城。只是,這之前我們所有人都像什么也沒發生似的,工作、購物、去博物館看展覽、坐咖啡館,完全不知道,武漢在發生著什么。
元月25日 大年初一 陰
一早醒來,先取過手機看新聞。全國幾乎所有的公園、博物館、電影院、市集均發文宣布閉關休業。我們的玄武湖封湖了,東郊的中山陵等景點也關閉了……一時間,又魔幻了。
緊接著,機場、鐵路都發文,可以免費退票。
窗外靜悄悄。從窗戶往樓下看,小區里空空蕩蕩,沒個人影兒。因為這次突發疫情而再次出征的鐘南山老先生號召大家,宅在家里,就是戰斗。
圖圖微信我,香港還去嗎?
我跟圖圖早就約好了,這個春節,抽出三天時間去香港玩玩。機票和酒店也早就定好了。而現在這個狀況,出門旅行,似乎不合時宜了。下午,圖圖跟我商量,退票吧,別出去添亂了。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元月26日 大年初二
往年春節串門拜年,于我來說,一直有種無形的壓力。居然還能碰見個不能(不準)出門的春節,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人生啊!免去了一些應景的應酬和舟車勞頓,我忽然徹底放松下來。
平日里在家宅的時間好少,現在覺得特別享受。將家里打掃干凈,點一根白檀線香,現磨一杯咖啡。再琢磨一下廚房里的事情。東摸摸西摸摸時間過得飛快。若不是一直在線關注武漢疫情,也可以算是舒服地享受假期了。
這兩天感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馳援”。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都被集結起來,逆行武漢疫區。全世界的醫用物資都在往湖北送。從官方到民間,大家都動員起來了,馳援,馳援,刻不容緩地奔赴救援啊!
小區管家在群里詢問,誰家有多余的口罩?物業管理人員和保安暫時沒有足夠的口罩,而他們也算是一線。我忙清點一下家里存貨,貢獻了10個。趁著下樓送口罩,在小區里溜達了一圈。夜空如洗,明天也許就放晴了吧。看到巡視的保安,在口罩后說一聲,辛苦啊!他抬起手擺一擺,口罩后的面孔應該是微笑。
以前都不太跟大家打招呼,小超市啊,門衛啊,保安啊,物業啊,鄰居啊,都是一臉漠然匆匆擦肩而過。最近,擦肩是不可能了,大家都自覺保持距離。但是,開始互相打招呼了。
元月27日 大年初三
買了很多書,以前沒有整塊的時間看,就會挑一些“好看”的書來先看,不那么費腦子又有趣好玩的。看書也需要走出舒適區。我挑出幾本文藝理論的書。
正在整理書,手機微信提示,編輯老師回復,要配文字的照片。再過一會兒,發來鏈接,這篇《南京站派出所的除夕夜》一線采訪稿,居然第一時間就發了。媒體反應好快!
我與編輯討論著一線單位關于疫情的防護工作,她又給我發來一個鏈接。原來她的同事在年前就去泰國游玩,回來的時候飛機上有一個武漢旅游團。下了飛機,直接隔離在黨校,免費吃住、問寒問暖,24小時身體觀測。她寫了個親歷記,講述整個經過。南京是個有擔當的城市,在目前這種對武漢極度敏感的時期,南京給予這一批武漢同胞無微不至的關照。最后全團無一人發熱,免費專車包送回去了。
1月25日開工的火神山醫院寄托著大家的熱望日夜趕工。那些拼命連軸轉的工人們都是英雄。而承接這次工程的是我們江蘇的建筑隊伍——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據報道,為了搶時間,建設者們吃飯都吃出了“火神山速度”,一頓飯5分鐘不到就吃完了。高峰期,4000余名建設者在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車輛近千臺,24小時不間斷施工。有人用航拍的方式記錄了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在視頻中可以看到,現場有上百臺五顏六色的挖掘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車進進出出,場面令人震撼,宛如大片。
元月28日 大年初四
公安部發布通告:未經批準擅自斷路等行為將依法處置。
大難來時,考驗的是人性。要做溫暖而充滿善意的人啊。
心情有點沉重。這兩天吃得簡單,運動太少,都成沙發土豆了。免費的大片看了點兒。好多小程序也推出免費的資源,圖書館、博物館都推出免費的線上活動。真是不錯啊!
時不時去瞄手機。看著那些數據在上升,雖然知道會有個暴發期,還是覺得心驚。
元月30日 大年初六
很多民間志愿者,令人欽佩。武漢有一家餐廳,專門為金銀潭等醫院的醫護人員做盒飯,全家父母兄弟齊上陣,每天能做800-1000份盒飯,有魚有肉有湯,就收個成本。武漢一位菜農騎著電動三輪車輾轉40公里給一家酒店送去24箱新鮮蔬菜,因為聽說這家酒店住著來支援武漢的醫護工作者。這么冷的天,他也不知道怎么找到那家酒店的,到達時手臉被寒風吹得通紅。
武漢還專門有各種志愿者,因為交通停止,他們擔當起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工作。還有一些酒店一呼百應,就近為醫護人員提供住宿,讓人深感溫暖。
這個時候,正是抱團取暖、共同面對困難的時候啊。
每天都會看到一些讓人生氣又無奈的事兒,但更多令人溫暖的事也在發生,給我們繼續往前的勇氣和力量。
元月31日 正月初七 晴
今天出門跑步了。戴著口罩的奔跑。我很想看看我們這座城市的真實的樣子。
空蕩蕩的大馬路啊,前后無人,這個城市顯示出一種神奇的氛圍。我沿著空曠的馬路奔跑,往日熟悉的景物忽然變得有點陌生,清晰而整齊,但是陌生。覺得這不是我所認識的那個城市啊。在城墻下的步行道上碰到幾位老人家,戴著口罩,沉默地散步。在雞鳴寺附近看見一棵獨自開花的梅花樹。周圍的伙伴都是光禿禿,只有緊緊的花苞,它卻兀自先開放了,是粉紅色。我湊上去聞,聞不出味道,才發現自己戴著口罩。但那縷幽香已經竄入心肺。我停下來仰頭看了半天,春天的腳步不緊不慢也不停。
2月2日 正月初九
今天讓人感動的一件事是,日本民間機構捐助了一批物資:2萬個口罩和一批紅外線體溫計。包裝得扎實統一的紙箱子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里面有個古老悠久的故事,與鑒真東渡有關。盛唐時,日本曾派遣僧人來中國學習佛法,贈送給中國大德高僧上千件袈裟,邊緣都繡著一首偈子: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后來他們請求鑒真法師去做他們的導師。鑒真看到了他們的誠意,遂同意東渡普法。千百年來,這段緣分源遠流長。而今被書寫在這里,其間綿綿情意,叫人感慨萬千。好像一個幽幽的圓圈,兜兜轉轉千百年,緩緩閉環。
2月3日 大年初十 晴
國家再一次建議——“延長休假”。
朋友圈里有很有人自己開店、開公司,小本經營,開門可出糧養家、關門卻還有房租工資要支付。然病毒肆虐的當下,不能圖一時利益,每個人都在為這場戰“疫”付出,關鍵時刻,必須扛住。
街上空曠,車卻開始多一些了。鐵路、醫院、警察、銀行、郵局、大超市、水電氣、快遞公司、物業管理。這些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服務行業,都在堅守崗位。一路上的門面房都緊緊關閉著,只有一家小門臉兒,開著半扇拉門,是個在營業的面館,坐著幾位吃面的年輕人。想象著他們應該是未能及時回家過年、滯留在這個城市的人。又也許是快遞小哥,或者滴滴司機。那些餐飲小店平日里是不起眼的存在,關鍵時刻發現,是重要的存在啊。很多事情,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那不是當然的嘛,其實沒有什么是“應該”的,都是互相的不可或缺。“懂得感恩”是這次疫情給大眾的教育。
夜里快十一點的時候,大哥忽然打電話給我,說在小區門口了,小區不讓進,讓我下去接他。原來大哥給我送來了口罩、75%酒精、84消毒液、雙氧水。我心里暖暖的。這個時候,送口罩的都是親生的啊:親生的兄妹,親生的朋友。
夜晚,臘梅花持續散發幽幽的香氣,我在看《金薔薇》,作者帕烏斯托夫斯基說,“作家的寫作是一種使命……譬如‘使命’這個字在俄語中源出于‘召喚’……時代的召喚,自己人民的召喚,人類的召喚。”他犀利地寫道:“一個作家若不能使人們的視力增添哪怕些許的敏銳,就不能算是一個作家。”
2月4日 立春
早晨起來站在陽臺上看,空氣已沒有凜冽的感覺了。遠處的大湖倒映著湖邊的樹木和建筑,一派水墨畫的暈染。好美的江南。我想,那楊柳樹一定開始抽出嫩芽了吧。封湖第十一日。以往一早就人聲喧嘩的玄武湖公園寂靜好久了。大自然正在用這難得的清凈努力自我修復以往過度的付出吧。我在陽光下使勁伸個懶腰,對著大湖喊一聲:加油啊!
很多人與人性都暴露在戰“疫”中。那些一味只想自己“歲月靜好”的,那些嘲笑我們“吃著白菜的命,操著白粉的心”的曾經的朋友,被我默默地設置成“不看他的朋友圈”和“不給他看我的朋友圈”。
今天立春日,詩人葉燮在《迎春》中云,“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簡直太應景了。我們的東郊暫時封山,但只要心中有期盼有憧憬,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春天。
2月6日 正月十三 陰雨綿綿
我全副武裝,出門去給武漢的跑友梅買藥。我們在2017年的名古屋馬拉松有過一面之緣,互相加了微信,之后也就是微信上經常互相看見對方的狀況,互相點贊。從她發的微信上看,她是個特別開朗樂觀的女子。平日里經營一個甜品小店,抽空會到處去跑馬拉松。跟我一樣,不在乎成績,就是跑步去看世界。這次疫情開始時,我就問她,情況如何?她樂呵呵地說,沒什么,還好哦。很快,武漢封城,她獨自一人留下來,家人都在外地鄉村。也還是會發微信,仍舊樂觀。昨天發了個微信,配著量體溫的照片。我趕緊私信她,怎么了?她說,有點發燒的跡象,心臟跳得厲害。一開始不知道情況這么嚴重,一直開著小店,也沒有戴口罩。我問她,需要我幫忙做點什么嗎?她說,如果快遞還有的話,希望幫她買一種叫做酒石酸美托洛爾片的藥,是保護心臟的。
沿街的店鋪都關著門,但超市和藥房都開著。跑了幾個藥店,都沒有。查了地圖,不遠處還有一家。推門而入,兩位戴著口罩的售貨員很緊張地詢問,“你要買什么藥?你站那,說了我們看看有沒有。”我這才反應過來,馬上站住,無奈地笑,“我想買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店員問我要幾盒,我說,先給我10盒吧。
第一時間告訴梅我買到藥了,明天順豐寄出。
2月8日 正月十五 元宵節 晴
晚上煮了湯圓。以前,吃不吃元宵都不那么在意的。今年,特別講究了這個儀式:團團圓圓,健健康康,要好好地生活啊。
返程高峰漸次到來。生活還得繼續,人們還是要工作。鐵路部門采取強有力措施,加強貨運組織,為企業復工復產和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可靠運輸保障。
晚上9點,鼓樓醫院醫生朋友發了朋友圈:江蘇省衛健委再次發出出征湖北的集結令。僅僅一個小時,報名額滿,組隊完成。
明天,第五批江蘇馳援湖北的醫療隊958人將在祿口機場、無錫碩放機場集結,啟程出征湖北。
好的,戰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