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寫作探源
“同人”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同事。這個詞最早來自日語,在五四時期就已進入漢語。但在當代網絡的同人社群內部,這個詞指的則是一種特定的“二次”寫作。即一部現有的文學或影視作品的愛好者,用原作故事中的人物、情節和基本世界觀設定等,重新創作一個屬于自己的新故事。在日本,自明治維新始,就有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以非正規的形式出版刊物的傳統。這種非正式出版物就被稱作“同人志”。但這種出版物中的寫作并不一定是二次創作,也可能只是普通的非商業出版的作品。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日本的動畫、漫畫及相關的同人寫作進入中文領域,這個詞匯的含義便漸漸固定到了現在的這個意義上。
從最寬泛的含義上講,同人寫作是一種建立在互文基礎上的寫作行為。也就是說,同人作品從之前的故事文本里來,與原作文本有明顯的聯系和相似之處,同時又有了“不同”,這種在“同”與“不同”之間產生的特殊魅力和意義,就成為了吸引讀者將故事繼續讀下去的動力。
當今的網絡同人寫作有很多種不同形式,寫作欲念的觸發點也多種多樣。同人作品可以拓寬原作品中的時間線,描述原作中人物在原作情節之前或之后的經歷;也可以摘取原作中一個沒有詳述的細節進行詳細的斷片式寫作,補完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動機;還能關注原作品中沒有受到重視的配角,想象他/她的經歷和心路歷程;甚至還可以顛倒或扭曲原作中的道德和價值觀系統,以原作中的反派人物視角重寫故事;同人小說同樣還可以將作者喜愛的人物從原作背景中抽離出來,放置于全新的環境和世界觀中開始全新的故事;當然,同人寫作中還會出現將作者本人或其熟悉的環境代入的情況。
“同人”這個概念開始頻頻出現在中國的大眾媒體上大概才是近幾年的事,但其作為一種亞文化社群的寫作形式其實已經存在很多年了。以英文的同人寫作為例,即使從最狹義、最嚴格的定義上來看,也可以溯源至20世紀60年代由《星際迷航》的粉絲圈開啟的歷史;而中國當代網絡上流行的粉絲社群文化和同人寫作也已有20余年。至今有據可查的是,國內網絡上出現的同人圈可追溯至1998年桑桑學院網站的開辦。如果進一步放寬定義,對同人小說發展之時間線的確定還可以不斷向前探尋。如果我們不把同人寫作限定在當代的同人社群內部的話,那么現代文學里出現的大量名家名作,如魯迅的《故事新編》、郭沫若的歷史劇等也可以視作“同人”。而如果只把互文性作為同人的最重要因素,進一步在“前現代”寫作尤其是民間的口頭創作和表演里向前探源的話,那么甚至連荷馬史詩和古希臘的戲劇都可以看作是“同人”。當代網絡上的同人寫作和這些比“同人”詞匯出現更早的寫作有著相似的創作方式,然而,它們各自誕生的語境與傳播領域卻并不相同。
同人中的“真人”同人屬于同人寫作中較為小眾和邊緣的一個分支,也是現今一種較常規的寫作方式。文化研究學者理查德·戴耶認為,名人在媒體鏡頭前的曝光,包括舞臺表演、影視出鏡和采訪中呈現出來的形象等,本身就是一種“文本”,而不等同于名人本人。這符合真人同人作品的創作原理和粉絲的創作心態,即真人同人作品里的人物和實際生活中的名人并不必有很大關系,這些作品只是基于明星呈現出的公眾形象上的創作。粉絲根據自己看到的舞臺或影視劇演出、新聞、采訪及各色小道消息,構建起一個關于該明星的形象想象,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構思自己的故事。因為粉絲用來構思故事的是名人的公眾形象和自己的推斷解讀,其中必然包含著相當大的選擇性和主觀性。粉絲們創作的與其說是名人故事,不如說是對這些名人表演出來的“人設”及粉絲自己添加補充的想象。
當下網絡上的同人寫作社群,仍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生態環境下的一個特殊的小圈子。因為介入同人作品的欣賞、討論和創作,通常需要對原作細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所以社群的進入壁壘較高,其內部的創作突破壁壘“出圈”的也很少見。與此同時,同人圈內部的人士也會顧忌外界的審視眼光進行自我防御,因此這一社群通常較為封閉,雖然成員也在公共網絡平臺上活動,但通常卻并不會主動引人注目。這樣的自保心態的產生有一部分是因為同人寫作的爭議性。如果對有版權保護的作品進行同人作品創作,有一定風險會引發版權方的追責;而真人同人作品則有可能會令寫作中提到的名人不快,引發侵犯名譽權的問題等。但在多年的實踐中,同人寫作目前已得到了不少版權方或名人的容忍,這也因為,有時同人寫作也可變成一種可以利用的推廣方式,藉此在同人社群中推廣原作。因此,只要同人作品不被用來營利,版權方通常不再追究。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維護同人創作者的權利,非營利組織“二次創作協會” 成立,并于2008年開創了名為“我們自己的檔案館”(Archive of Our Own)的同人檔案網站,簡稱AO3。該網站的命名是受了著名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女性主義名篇《一間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的啟發,強調自由閱讀和寫作的意義。對于同人社群來說,一向奉行的是一種類似禮品經濟式的創作和交流方式,倡導交流、共享和非營利,這使得同人寫作成為網絡上并不多見的因“愛”而生、以“愛”維系的創作社群,在高度商品化的時代,這個特殊社群也成了許多人獲得情感撫慰和歡樂的源泉,而同人創作也承載起了自身獨特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