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疫情防控戰,網絡文學行業在行動(二)
一、奮戰在一線的作家,你們是我們的英雄
“n95很勒臉,護目鏡又勒臉又霧又看不清,下樓梯我摔了好幾次,還好沒摔死我,隔離衣很悶,頭發后背每天濕幾次很累,每天隔離區工作十小時以上很累,上班沒車走路一小時很累,沒時間寫小說,新書草稿開頭就沒時間動了,可是能參與救治工作,很榮幸”。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劉萍萍這樣說到。
劉萍萍是網絡作家,是醫務工作者,是最美的逆行者。疫情開始之初,她便放下了手頭在創作的故事,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疫情之下,有多少醫務工作者放棄了休息,放下了家庭,毅然決然地奔赴了前線,為搶救人民的性命而舍身忘我……劉萍萍是其中的縮影,是支撐著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
浙江作家林漱硯身處疫情最重的浙江省樂清市,在樂清市人民醫院工作的她,用文字記錄這段特別的時間,她的文章《我們為什么而戰》記錄了疫情之下一線工作的醫務工作者日常,在網絡上發布后,引得看過的每一個人淚目。
“開到醫院的拐角處,看到一個紅色的巨型宣傳牌,寫著:為保衛全市百萬人民而戰!胸中的豪氣升得更高了,是的,我們是為了全市人民而戰!”《我們為什么而戰》如是記述。
每一個醫生,都在為保護每一個民眾,保衛一座城市而戰。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支撐起一道道安全防線的英雄。
二、多地網絡作家協會進行愛心募捐活動,為一線工作者排憂解難
1月27日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發布倡議書,倡導全市網絡作家一起行動起來堅決打好這場和疫情的對抗戰。2月1日開展抗擊疫情征文活動,倡導用文字抗擊疫情;2月3日參與重慶衛視錄制的抗疫宣傳視頻;2月5日與九龍坡團區委聯合推出宅在家里看好書的活動。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會員還向災區捐贈口罩30000個。
上饒市網絡作家協會也開展了相關的募捐活動。上饒市網絡作家協會表示:“此筆善款我們將會用于給上饒市奮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各個疫區需要資源的人,以及在上饒各地無私奉獻的自愿者們!”
橙瓜網了解到,風起中文網所屬的安徽漂牛文化集團董事長張慶龍及其部分員工于2020年2月10日組成志愿者團隊,在安慶市多個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活動,為安慶市社區居民測量體溫、做好相關個人健康問題的登記、并為社區居民宣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知識,教育引導居民們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等健康生活方式,勸說居民們少走動、避免群聚現象的出現。
正是因為有各類團體的努力,我們凝聚了強大的力量;相信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疫情很快就將過去。
三、 作家們捐款持續,讀者加入其中
“疫情”洶涌來襲,武漢市宣布封城,中斷了城市公共交通,封城之后,醫務人員依然堅持在第一線,他們也面臨著“回家難、不敢回家”的難題。
馬伯庸掛憂前線的醫護工作者,心里感慨萬千,心疼之余,他想為醫護人員做點切實可行的事。
在想為醫護人員捐款被拒絕之后,馬伯庸和醫生朋友商量為醫護人員做些切實可行的事。除夕當天,馬伯庸托武漢當地的朋友,為醫護人員訂了一批房間,讓醫護人員可以休息。他說:“這是目前我唯一能做的事?!?/span>醫護工作者辛苦,誠如馬伯庸所言,“有這樣的人在支撐著,他相信武漢不會有事。”
湖北網絡作家協會會長匪我思存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疫情當前,她連續在微博連載《武漢戰紀》,將贊賞獲得的錢款捐贈。
除了上述幾位網絡作家捐款出力,更多的網絡作家也在行動,紛紛捐款。書迷也加入其中,為“網絡文學行業抗擊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
《斗羅大陸》的讀者粉絲,向受災嚴重的湖北省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捐贈了300套醫用防護服、300個護目鏡、12000個醫用口罩、210件一次性隔離衣。網絡文學行業企業、網絡作家、網絡文學讀者,都在紛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