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集《絕招》:“有根的寫作” —— 評少一小說的敘事特征與思想內涵
作者:少一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土家族作家劉少一(筆名少一)創作的中短篇小說集《絕招》,入選中國作協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這部小說集被專家評論為“有根的寫作”,作品通過立體鮮活的人物故事,表達了現實背后的深刻意蘊,揭示了生活本質的復雜性。
《絕招》全書共25萬字,由5篇中篇小說和5篇短篇小說組成,內容主要取材于警察生活,但由于作者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感悟,寫出了不一樣的警察故事。
少一善于講故事,善于運用伏筆,原本平常的事情經過他的敘述變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而且他講故事講得非常真誠、有耐心,敘事有條不紊,娓娓道來,由此使得他的小說具有可貴的真實感和親切感。
小說創作需要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少一的每一篇小說,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說矛盾沖突并不復雜,但是他能從一個并不復雜的點鋪開一張密密麻麻的生活之網。小說集的封面設計體現了這一特點,封面由網格構成的圖案,象征著復雜的生活和人際關系,與小說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頗為貼切。
少一的敘事能力在《耳光響亮》這篇小說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小說矛盾的起點是醉酒后的曾鄉長給了老警察皮一修一記耳光。從扇耳光的起因、經過到結果,作者通過伏筆、鋪墊的運用,倒敘和順敘相結合,使得整個故事環環相扣。特別是老警察皮一修挨耳光的喝酒場面及結尾曾鄉長自己扇耳光的醉酒場面,都刻畫得十分精彩生動。
在思想內容上,少一著力于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展示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百態圖。
少一講的故事很吸引人,但故事只是骨架,比故事更有味道的是故事里的人和生活,是生活里復雜的人生況味和蘊含的道理。這些人生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簡單地來說就是追求真善美。作為警察要公正無私、愛崗敬業,也要體恤百姓;作為行政領導,要善待百姓,為民盡責,為國盡責。
小說《電視機有鬼》中有一句話:“社會是一張看不透的網,他(應如兵)被‘網’了進去。”少一的每一篇小說都在描繪生活的網,都在闡釋人生道理,但頗為難得的是敘述者或者作者并沒有直接跳出來說教,而是在鋪展故事的過程中為讀者展現社會的復雜,揭示生活的秘密,進述做人的道理。這部小說集中,幾乎每一篇小說都存在善與惡的斗爭、真與假的較量。總體而言,作品是充滿正能量的,但并不落入俗套,不是簡單地讓真善美戰勝假惡丑,大部分結尾都出乎意料。
這部小說集塑造了一個特殊群體——基層人民警察的形象。這些警察不是概念化、抽象化的符號,而是充滿生活氣息、充滿人性化的警察。作者把他們放到具體的生活現場,在復雜的社會與生活關系中進行觀照,他們是生活在社會當中、生活在人民當中的人。“警察也是血肉之軀,身子并不是鋼鑄鐵打的,只不過面對生死抉擇,警察比常人多了一份職責和擔當,許多東西到了該拿命換的時候讓你沒有選擇。”這就是少一筆下警察的心聲。他們有作為人民警察的堅毅、公正,也有作為普通人的艱難與隱忍、善良與寬容。所以,他們不僅僅是警察形象,還是當下中國普通大眾的縮影。
少一的小說中,每個警察主人公的名字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如《電視機有鬼》里的應如兵,因為當兵14年,骨子里已植入根深蒂固的軍魂,認為自己應該像一個士兵一樣度過一生。《假發》中的政工室主任習讓才,名字中隱含著做人要有謙讓重才的好品質。《耳光響亮》中的皮一修,蘊含著人生必須要有修養和修為。《神算》里的所長段長松,寓意做人應該像一棵挺拔的青松。《絕密》中的治安大隊大隊長郭夢正,為人誠實、善良、公正,做人做事可靠、正派,是人民好警察的代表。這些人物都是少一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出發,以人民為中心進行創作的重要收獲。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與少一的敘事風格相一致的是他的語言表達,真誠親切自然,充滿生活氣息。這些語言來自人民、來自生活,符合人物身份,也充滿智慧,由此體現出一個成熟作家的語言特色,讓人物來說話,而不是作家在替小說人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