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 ——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在寧召開
2020年1月9日,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暨南京科幻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在南京小紅梅美好生活空間舉行,科幻作家、評論家、科幻愛好者及媒體代表匯聚一堂,梳理江蘇科幻事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取得的成績,把脈暢談江蘇科幻文化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馮偉民出席了年會并為新加入科幻專委會的會員頒發了聘書。
部分科幻作品存在文學性不足的問題
2019年10月,南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文學之都”。2019年11月,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公布 2019年中國十大科幻城市,南京入選并位列第五。從世界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南京以一種新的姿態跨入2020年。
何平發言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科幻專委會顧問何平教授就“從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做了主題發言,他指出南京入選“文學之都”,一方面是因為南京歷史上出過很多文化名人,誕生過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另外一方面也因為南京目前擁有相當數量的文化地標和城市名片,像先鋒書店這樣的文化客廳就為普通市民接觸文學提供了一個很好平臺。同時他也認為,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比,南京還是有提升的空間。而對當今的中國科幻文學發展現狀,何平老師保持了審慎的態度,他說在當今科幻熱當中,我們仍應清醒地看到有相當一部分科幻作品存在文學性不足的問題。對南京而言,走向科幻之城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科幻作品是這個時代的《西游記》
“有些人會質疑,說如果科幻最重要的在于想象力,那《西游記》《聊齋志異》不也是有想象力嗎?我認為,科幻作品、科幻小說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西游記》!”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科幻專委會顧問曹勇軍從推動中學科普科幻閱讀的角度分享了他的觀點和做法。
曹勇軍發言
他表示,目前中學生的文本閱讀往往局限于人文閱讀,而忽略了由科普科幻構建的科學閱讀,這無助于青少年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和科學思維的養成,他希望通過建設科學閱讀課程來彌補這一缺失。同時他表示,南京第十三中學從2017年開始積極推廣科普科幻閱讀,開啟學生想象力。學校通過開設一門科幻課程,組建一個科幻社團,參加科普科幻創作競賽,舉辦科普科幻講座,編印全國中學生科幻雜志《朝聞道》等方式推廣科學閱讀。
打造中國人自己的科幻電影節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策劃人、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副總經理王真崢則從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為什么辦、怎樣辦、未來該如何發展的角度向大家介紹了2019年11月份在南京牛首山舉辦的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活動。她介紹,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國際化科幻、影視和科技跨界活動,也是國內第一個以科幻為主題的電影主題活動平臺,它將科技與影視相結合,以更有趣而豐富的方式傳遞科學知識,講好中國故事,傳播科幻文化。2020年電影周組委會還將在世界科幻電影的誕生地——柏林《大都會》拍攝地開啟新一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活動。
王真崢發言
顏小可發言
江蘇衛視《從地球出發》制片人顏小可介紹,《從地球出發》是國內首檔大型科幻科普綜藝節目,同時這也是一個創新的綜藝節目,采用“科幻劇+科普說”的模式,每一期都是一個獨立的“科幻劇”,前六期分別講述了拯救月球、時間穿越、外星種紅薯、太陽風暴、遇見外星人、宇航員春節返航等六個故事,通過多維度的呈現讓觀眾對科學知識和科幻劇情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正如《人民日報》所評價的,“這檔節目將科幻落腳到科學,在天馬行空的想象中注入科學知識,有力的提升了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探索興趣和創新意識。”
把科學知識以賞心悅目的方式傳播
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報刊編務總監、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潔在研討會上重點強調了“科幻作品中的科普價值”。他指出,中國的科幻產業和公民科學素質都進入快速上升階段,可以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為紐帶將這兩項產業相結合一起,讓科普事業和科幻產業通過合作實現雙贏。同時他也希望我們要多關注科幻熱點,利用熱點科幻作品進行科普,把科學知識部分以賞心悅目的方式傳播,幫助增進受眾對科學家和科學技術的了解認識,提升受眾科學素質。
張潔發言
高校是科幻開展科幻活動的主陣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軟件學院副書記巨傳友介紹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幻教育的開展情況。隨后,TPM紫麓戲劇空間負責人馮勉、小紅梅美好生活空間策展人吳國振也分別作為科幻活動基地代表做了發言。
巨傳友發言
科幻要與藝術、影視、教育、科技跨界合作
最后,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付昌義對江蘇省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他指出,從文學之都到科幻之城,這個道路還很漫長,但科幻專委會的建立標志著我們的第一步已經邁出。過去的一年,科幻專委會立足教育-競賽-培訓三聯動,發掘培育大批優秀的青少年科幻創作人才,為推動江蘇科幻發展已經做出了很好的實踐。在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第十三中學、鳳凰云書坊、小紅梅和紫麓戲劇空間等學校和文化場所設立了一批科幻教育(活動)基地,組織承接了江蘇省大學生科幻征文大賽和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開展江蘇科幻寫作營和全國科普科幻青年之星培訓。同時也發掘了眾多的青年科幻創作者,并在星云獎、全國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評選中獲得了較好成績。
未來科幻專委會還將在支持藍星球科幻電影周、組織全國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會的基礎上,拓展科幻跨界,努力推動江蘇科幻產業發展。一是要做到推動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扶持發展江蘇科幻產業;二是要發掘培育優秀作品和作者,與電影、話劇、電視節目行業跨界合作,推動科幻向影視化發展;三是要繼續搭建平臺,為科幻、藝術、教育、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提供共建平臺。“這樣南京才真正的有機會從文學之都跨入科幻創新之城”,而江蘇科幻也會迎來更大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