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同心圓夢的動人故事 ——簡評電視劇《都是一家人》
在歌曲《阿拉木罕》里,阿拉木罕“身段不肥也不瘦。她的眉毛像彎月,她的腰身像綿柳”;在電視劇《都是一家人》里,阿拉木罕從少女變成了大嫂。曾經,庫爾班大叔想騎著毛驢上北京;電視劇《都是一家人》中,庫爾班來到云海市并在南沙大街扎下來不想走了。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勢家勢勢勢在變,民族題材的故事也在不斷創新。從《鄂爾多斯風暴》《邊寨烽火》《蘆笙戀歌》《山間鈴響馬幫來》《劉三姐》《回民支隊》《阿詩瑪》《達吉和他的父親》《五朵金花》《孔雀公主》《青春祭》《紅河谷》《花腰新娘》等電影,到《努爾哈赤》《成吉思汗》《靜靜的艾敏河》《一路格桑花》《奢香夫人》《北方大地》《索瑪花開》《北部灣人家》《國家孩子》等電視劇,我國影視劇創作的百花園中,民族題材作品爭奇斗艷,洋溢著沁人心脾的文化馨香。
電視劇《都是一家人》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心中一喜。
這部作品不只是講述某一個兄弟民族的故事,故事空間不再局限于邊陲之地,情節也從古老傳說、保家衛國、剿匪反特、開山劈嶺、建設邊疆,進入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和同心圓夢的新時代。它所塑造的各民族形象是以多民族群像形態出現的,涵蓋了回、維吾爾、佤、白、藏、蒙古、赫哲等十多個民族,令人驚嘆。其中,越永強、沙爾亮等民宗工作干部形象是新穎的。此前民族題材作品中,民宗工作干部多為兼職角色,這部作品中作為主角出現在熒屏之上,這也是一個新的突破。
在沙爾亮、馬有福、庫爾班、阿拉木罕、楊水蘭、烏克定、朝克、桑嘎、葉娜、玉山、阿迪力、麥麗娜的足跡中,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的腳步和道路。曾經遠離經濟中心的他們,如今生活在最具活力的經濟中心。這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改革不僅體現在經濟領域和生產方式上,還體現在分配和流通方式上;開放不僅是對外開放,還有全國各地之間的開放和共同進步。中華民族的活力首先在中華大地之上。《都是一家人》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這部劇雖然是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講起的,但主題卻是一直貫穿到新時代的課題。
《都是一家人》對我國當代現實題材電視劇創新發展具有的啟發意義還在于,無論是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全面小康的故事,還是新中國發展的故事、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故事,在題材、角色以及結構、劇情設計時,行業劇要注意行業均衡,不能都集中在大國重器領域;區域故事要避免地域狹窄,不能都集中于北上廣江浙;創業故事要放眼三百六十行,不能都集中于民企老板的成長史。總之,人民對優質電視劇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需要解決的。在地域的兼顧性、角色的來源方面,《都是一家人》為民族題材電視劇的開掘和改革開放題材的創新開辟了新路,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了一份獨特的禮物。
這部輕喜劇不乏對人生哲理的展示與思考。在幸福社區和南沙大街上,店面之爭、債務糾紛、大都市和偏遠鄉村的落差,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中的發展矛盾、先行發展與后發追趕之間的矛盾。劇情以睿智的筆法寫出了這一點:祖國之大、黨的宗旨和民族團結,能容納下每一個努力奮斗者的美好愿望。
《都是一家人》講述的年代故事,是升級版的民族題材電視劇,是各民族群眾融入改革開放洪流,分享小康紅利,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的故事。
(作者系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理論研究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