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詞學研究與文化傳承——訪澳門大學教授施議對
    來源:人民政協報 | 張麗  2019年12月23日06:51

    編者按:

    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施議對是當代著名詞學研究學者,長期致力中國古典詩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學有專攻,述作宏富。所倡“詞體結構論”“中國詞學學”等議題,頗獲注視;在海內外推進中華文化及中華詞學的傳播與普及,筆耕不輟、弦歌未歇,亦甚得贊賞。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人民政協報學術周刊特別邀請施議對教授來談談中國當代詞學研究、澳門中華文化傳播及與內地學術交流等話題。

    從詞學自覺到自覺詞學

    記者:首先請您簡要談談,詞學作為一種專門學問,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階段?這門學問發展至今,如何體現其當代價值?

    施議對:倚聲填詞作為一種文學創作,包括各種樂歌活動,所產生的作品,謂之為詞。對其解釋、說明,稱作詞學。詞與詞學,基本上同步產生與發展。但詞與詩分途,獨立成科,要比詞學的獨立成科來得早一些。詞學真正成為一門學科,則以20世紀30年代民國四大詞人之一龍榆生為起點。

    在詞學學科建造過程中,溫庭筠、張炎與龍榆生是三位標志性人物。詞學由科目到學科的轉換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溫庭筠至張炎,詞學從一般意義上的科目發展為專門之學;第二階段,自張炎至龍榆生,詞學從一般意義上的經驗積累發展為學科構建;第三階段,自龍榆生而至于今,詞學研究從詞學八事發展為六藝三碑。溫庭筠的出現,倚聲填詞獨立成科,體現詞學的自覺。由溫庭筠到張炎,再由張炎到龍榆生,是詞學自覺向自覺詞學推進的過程。

    詞為聲學,亦為艷科。聲學與艷科,倚聲填詞體現在藝術形式和思想內容兩個方面的構成要素。千年詞學,對于聲學與艷科,雖有所偏重,卻無所偏廢。但自20世紀之初,王國維發表《人間詞話》,倡導境界說,以境界之有無來評價作品之最上最下,學界對于倚聲填詞的認識始出現偏頗。20世紀后半葉,百年詞學進入蛻變期,學界重艷科而廢棄聲學,即只是對于體現思想內容的艷科進行批判、繼承,而將體現藝術形式的聲學擱置一旁,詞學研究處在誤區當中。

    新舊世紀之交,我提出建造“中國詞學學”的設想,并為之確立定義,指出中國詞學學是研究詞學存在的形式及形式的體現的一門新學科。這門新學科,以三碑之說作為理論支撐。三碑之說指中國詞學史上三大理論創造:傳統詞學本色論、現代詞學境界說及新變詞體結構論。希望這能為新世紀詞學研究提供參考。

    記者:您是最早對“當代詞”進行系統研究的學者,特別是對王國維、胡適、夏承燾、吳世昌、饒宗頤等詞學大家進行過重點研究,并編纂《當代詞綜》。怎樣理解“當代詞”與“當代詞學”這兩個概念?與傳統詞學相比,二者具有怎樣的特色?

    施議對:“當代詞”與“當代詞學”,兩個“當代”,因語境不同,其意涵亦有所區分?!爱敶~”著眼于作家作品,“當代詞學”著眼于學科性質?!懂敶~綜》標榜“大當代”,編列作品,以作者生年計,自1862年(清同治元年)起;“當代詞學”的“當代”,以學科的古今區分計,自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起。1862年,這是《當代詞綜》領銜作者王允皙的出生年份,我將其作為當代與古代歌詞作者的分界線;1908年,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最初刊行時間,我將其當作中國詞學史上當代與古代的分界線?!懂敶~綜》之所謂“當代詞”對于歌詞作者古今界線的劃分,所宣示的是“大當代”這一觀念,目的在于突出“今天”,體現其時代精神。而“當代詞學”,其學科性質及新舊界限則依據文學批評模式進行判斷及劃分。王國維之前,詞的批評標準是本色論,屬于舊詞學;王國維之后,推行境界說,以有無境界衡量作品高下,是為新詞學。

    基于以上認識,對于今詞七家,包括王國維、胡適、夏承燾、繆鉞、吳世昌、沈祖缺、饒宗頤,我在《今詞七家說略》的“引言”中曾說:“上列七家,王國維為今代詞學的開山祖師,饒宗頤殿其后;當中胡適、夏承燾、繆鉞、吳世昌、沈祖缺,各居其位,各司其職,均于今代詞壇扮演一定角色。七家之間,如依各自對于倚聲填詞所持立場和觀點看,應可劃分為三翼:王國維、胡適歸左翼,繆鉞、饒宗頤歸中翼,夏承燾、吳世昌、沈祖缺歸右翼?!?/p>

    記者:20世紀五代詞學傳人是根據什么劃分的,五個世代之間各有怎樣的傳承與開拓?

    施議對:20世紀詞學傳人,依出生年份計,可劃分為五個世代。第一代,自1855年至1875年間出生作者;第二代,自1875年至1895年間出生作者;第三代,自1895年至1915年間出生作者;第四代,自1915年至1935年間出生作者;第五代,自1935年至1955年間出生作者。1955年之后出生作者,劃歸21世紀。這是借用21世紀這一時間概念所作劃分。

    五代傳人,各有一定業績。第一代,以清季五大詞人朱孝臧、王鵬運、文廷式、鄭文焯、況周頤為代表,就整體上看,仍歸屬于古詞學或舊詞學,為傳舊的一代。第二代,以王國維、吳梅為代表,是由變到正的過渡。第三代,以夏承燾、施蟄存為代表,夏氏以“一代詞宗”居民國四大詞人之首;施氏以一世當二世、一人抵二人的業績,于詞學蛻變期,發揮特殊的組織、領導作用。這是富于創造的一代。倚聲填詞的三大板塊,詞的創作、詞學考訂以及詞學論述,均得以長足的發展。第四代,生當世紀詞學蛻變期,兩位領軍人物邱世友和葉嘉瑩,邱氏識音律、主情致,于詞學聲學研究有著切實的體驗和述作;葉氏重感發、擅聯想,于詞學艷科評賞有著豐富的經歷與著作。與第二代相比,這也是過渡的一代,屬于由正到變的過渡。第五代,繼第四代之后,仍處于世紀詞學的蛻變期。這一代作者,崛起于20世紀的最后20年,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一代。目前,21世紀第一代及第二代詞學傳人正建功立業,第三代傳人也已登場,21世紀詞學正由新的開拓期進入新的創造期,期待新一代的詞學大師出現。

    詩學與詩教并重

    記者:從事詞學研究,您認為應當如何掌握評價標準?

    施議對:王國維《人間詞話》論述自然中之物與文學及美術二者之間的關系曾說:“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及美術中也,必遺其關系、限制之處。”既說明客觀世界與藝術世界的區別,亦提示對于客觀世界與藝術世界的評價標準。前者于詞話中已有交代,應為王國維立論的本意,后者是本意的延伸。說明自然中之物,本來就存在著各種關系、限制之處,這是體現不同集團或階層利益的關系、限制之處,但寫之于文學及藝術,則必須遺其關系、限制之處。因此,這也說明,在寫之于文學及藝術之前及之后,對于客觀世界與藝術世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評價標準,一為功利標準,一為審美標準。兩種評價標準的區別,在于是否遺其關系、限制之處。詩的國度,禮儀之邦,提倡詩教與詩學。既以詩設教,亦以詩立學。以詩設教,詩指詩三百,教則在于思、在于容,在于去邪以歸正;以詩立學,詩指詩六義,學則在于賦、在于比,在于興發而感動。以詩教論詩,通過邪與正論優劣,看其對于某個集團或階層究竟有益或者無益;以詩學論詩,通過賦比興論其高下,看其對于詩自身藝術手段究竟掌握到何種程度。一個重在功利,一個重在審美。重功利者,必先考慮大政事、小政事,考慮集團與集團、階層與階層之間的種種“關系與限制之處”;重審美者,將寫之于文學及美術,則必遺其“關系與限制之處”。新時代的風、雅、頌,詩學與詩教并重,審美與功利兼顧。復興大雅,重振正聲,為共同目標。

    記者:您將龍榆生的詞學八事概括為倚聲三事,并顧及創作的重要性。您以為怎樣的詞作品才是好作品?

    施議對:龍榆生提出詞學八事,即圖譜之學、詞樂之學、詞韻之學、詞史之學、校勘之學以及聲調之學、批評之學、目錄之學。趙尊岳提出詞中六藝,曰:詞集、詞譜、詞韻、詞評、詞史、詞樂。唐圭璋、金啟華合撰《歷代詞學研究述略》于八事外,又平添二事,曰:詞集箋注與詞學輯佚。我在為業師夏承燾先生立傳,將其簡化為三,曰:論述之學、考訂之學、倚聲之學(詞的創作),是為“倚聲三事”。三事當中,創作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或問:怎么樣的詞作品才算好作品?我以為:好與壞不適合當作評價標準。比如,魯迅在評論中國詩歌時說道,“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其之所謂好,并非與壞相對應的好。不是好與壞的好,而是好與未好的好。好指完備,未好指未完備。意即,唐人已將詩的各種體裁與體式做完備了,后人再沒有什么可做。說好與壞,表示一種功利訴求;說完備(好)與未完備(未好),表示一種審美目標。魯迅論詩如此,今日說詞亦當如此。

    多元文化下的澳門詞學

    記者:澳門是中西文化匯聚地,在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方面具有怎樣的特色與優勢?具體到中國詞學研究是怎樣一種狀態?

    施議對:澳門古稱香墺,即香山墺,或香山澳,明時又稱壕境、濠鏡,今稱澳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佛朗機(葡萄牙)人混入蕃舶行列,入住濠鏡(澳門)。最早將葡萄牙人入住澳門這一歷史事件寫入詩歌的作者是南海商人蒲龍。而香山墺這一名稱,則首見湯顯祖《牡丹亭》。蒲龍所作《感事詩》及湯顯祖所傳詩文作品,是澳門文學的開篇。但這并非澳門文學的最早來源。如從地脈、人脈、文脈三個方面來看,澳門文學的緣起仍須追溯至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弊局栋拈T文學的開篇與緣起》說及這一問題。

    清乾隆九年(1744年)設立澳門海防同知(全稱廣州府澳門海防軍民同知),印光任擔任首位澳門海防同知,張汝霖為第三任。乾隆十六年(1751年)印光任和張汝霖合撰《澳門記略》書成付刻。這是中國人所撰第一部系統介紹澳門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刊行的一部關于澳門歷史的著作,其中附載古近體詩153篇,文16篇。二公此舉,不僅豐富了澳門文化與文學,為后來治澳者以及有關澳門問題的研究者留下大量可供借鑒的珍貴史料,而且也在創作上為澳門奠定詩城的地位。

    今日澳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會歷史環境,多種語言、價值觀念共存共榮,已形成以中華文化為主,融合以葡萄牙文化為特質的西方文化,具有多元化色彩的獨特的澳門文化。澳門詩人得天獨厚,既有大中華背景,又有全球化視野,在中華文化傳承與傳播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中國詞學研究方面亦具有廣闊天地。

    記者:請結合您的學術實踐,談談澳門與內地學術交流情況?

    施議對: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歸屬中國版圖,明中葉租借予葡萄牙,但明朝仍設置官府管理。1999年12月20日澳門政權被移交予中國。回歸前后,政權歸屬不同,但文化學術方面,澳門與內地從來就沒有斷絕過?;貧w以來,澳門與內地學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與廣泛。在詩詞領域,僅就本人所策劃籌辦的學術研討會,幾乎年年舉辦,而以中華詞學命名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則于10年之間,舉辦兩屆。小地方、辦大會,探研學術前沿問題,對于澳門與內地以及中國與外國的文化學術交流,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這種交流活動,將會進行得更加踴躍。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首页|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影院|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国产精品1024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