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科幻文學路在何方? ——與科幻作家陳楸帆一席談
    來源:南海網 | 葉海聲  2019年12月18日14:36

    第四屆中國文學博鰲論壇期間,記者采訪了參加論壇的科幻作家陳楸帆。

    南海網記者:劉慈欣帶動了中國科幻文學熱,您如何評價他的作品?

    陳楸帆:在這20年中,劉慈欣先生通過兩部力作:長篇小說《三體》三部曲,及由中篇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院線電影,讓中國科幻從邊緣文類走向大眾文化,甚至輸出海外,輻射全球市場,走向國際化。引發了很多討論,包括科幻究竟姓“科”還是姓“文”,科幻與現實應該保持怎么樣的距離,中國科幻的“中國性”何在,以及困擾好些人的“科幻如何走向大眾”的問題。

    南海網記者:經過了劉慈欣熱,目前中國科幻文學的現狀如何?

    陳楸帆:先看市場現狀。科幻小說盡管起源于19世紀初西方工業革命的一種類型文學,誕生時也是面向最廣泛青少年與大眾的“通俗文學”,但經過兩百年的發展,面臨媒介環境競爭激烈,讀者注意力資源被攤薄的外部沖擊,也面臨著題材同質化嚴重,形式創新不足,過度精英化、圈子化、內卷化的內部困境。而在中國市場,馬太效應非常明顯,據相關媒體報道,劉慈欣作品占據了原創科幻圖書市場銷量的百分之八十,這種情況既正常又不正常,說明科幻人才梯隊還沒有建立起來。

    南海網記者:您怎么看國外的科幻作品?

    陳楸帆:舉個最為經典的例子,在2016年1月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星球大戰》系列全球范圍內創造的產值高達300億美元,其中不僅包括來自電影票房的62.2億,2019年最新數字已經達到82億,還包括錄像帶、DVD及數字視頻134.48億、圖書出版18.2億、電子游戲34億、玩具銷售121.07億件,特許授權商品的授權收入8.25億等等。可以看出,比起廣義的衍生品市場,電影票房收入只是很小的一塊,更不用說圖書出版,它們是真正面向最廣泛消費者,制造文化熱潮的大眾商品。

    但這樣的情況經歷了長期的努力,經歷了近百年從漫畫、雜志、圖書、影視、游戲、主題樂園、全產業鏈的漫長生長與探索。文學作為敘事的根基,作者作為創意的源泉,絕不是缺席的,而是一直深入地與各領域的從業者互動,甚至直接參與到許多大眾產品的開發過程中,比如阿瑟?克拉克就與庫布里克共同編劇,誕生了影史杰作《2001:太空漫游》。可以說,沒有科幻文學的引領,就不會有今天稱霸全球的好萊塢科幻影視文化工業。

    這對當下中國科幻文學、科幻影視走向大眾有重要的啟示。

    南海網記者:您認為科幻影視大有可為嗎?

    陳楸帆:在《流浪地球》成功之后,中國影視圈掀起了一股科幻電影熱潮,許多電影從業者紛紛拍起了科幻片,言必稱“劉慈欣”、“《三體》”,卻對科幻、科技了解得不多,認為只需要看幾部好萊塢科幻片,花大價錢請特效團隊,買大IP,用流量明星,就可以能征服市場和觀眾。今年夏天另一部國產科幻大片的史詩級失敗便證明了這樣的“大干快上”并不能換來成功。

    南海網記者:作為過來人,您認為該怎么對待科幻文學和影視的創作?

    陳楸帆:我們更需要踏實地提升科幻文學創作水平,擴大作者隊伍,開拓題材與風格的多樣性,尋找與中國情感、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相連接的中國科幻故事。對于創作者來說,也許有三個維度值得努力:

    1.提升作品的科學維度

    我國正處于轉型期,從依靠人口紅利與勞動密集型產業驅動的傳統經濟模式,向依靠科技創新與制度優勢驅動的新型現代化社會升級。在這過程中,大力發展航天科技、量子物理、人工智能、5G通訊、生物基因、區塊鏈等面向未來的尖端技術。如何讓技術為民眾所認知、理解、接受,將成為國家能否順利轉型的文化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科幻創作者應該主動地接觸、學習、吸收最新的科技發現與成果,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并轉化為創作素材。可通過官方或民間機構組織的科技企業采風活動、與科學家面對面活動等,深入第一線進行交流探訪,建立密切聯系,讓科技與科幻真正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創作出真正反映時代科學理念與精神的優秀作品。

    2.創新作品的美學維度

    科幻作品要走向大眾,“出圈”“破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就要求創作者廣泛了解不同受眾群體、不同媒介形態、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審美特征,為我所用,有技巧、有策略、有創新地融合不同的藝術形式與表達方式,突破小圈子的自娛自樂與固步自封,真正做到為大眾所喜愛,為社會所接受。

    在這一維度上,有許多可以借鑒參考的例子。比如近年來,國漫、國潮興起,將傳統文化創造性地與二次元、時尚產業、衍生品市場進行融合,取得了巨大成功。兒童文學市場方興未艾,創造了驚人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但作為少兒科幻市場,卻仍然是一片藍海,等待更多有志者調整心態,為億萬少兒創作適合他們閱讀與欣賞的科幻作品。

    3.深挖作品的人文維度

    現象級電影《流浪地球》向我們展示的,一場想象性的全球生態危機,讓我們本來已經熟悉的世界秩序被全面顛覆,其審美經驗是陌生化的,卻不是與現實完全沒有,觀影引發的大眾對于當下環境、人倫、科技與價值觀的反思與警示,遠遠超過任何形式的科普宣傳與理念灌輸,這也是科幻的價值與意義。

    人們越依賴科學、越相信科學,同時也就對科學越敬畏和疑慮,也就越需要超越科學的視野,需要人文的關懷,但這種超越和關懷又越來越無法脫離科學而存在,依然必須與科學共生共存。這是科幻能夠走向大眾的人文維度。

    劉慈欣先生曾說過,在歷史上很多大國崛起的過程,都伴隨一種大規模的科幻現象,也就是將超現實的想象藍圖變為改造現實的科技與社會變革。可以這么說,今天,科幻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文學范疇,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思維模式。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R影院 |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午夜|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日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的概述 |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