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訣》與網絡文學創作的“‘網英’現象”
《黑客訣》是《網絡英雄傳》(簡稱 “網英”)系列小說的第四部,一經上網發布(同時出版紙質書)便引起較大反響,發布會、研討會、分享會應聲召開,進入書香節簽售,入選當月文藝聯合書單,隨之登上IP價值榜單,影視改編及時跟進,咪咕閱讀指數也十分亮眼……專家評價、網友評說、市場反應讓該小說成為一部備受關注的網絡作品。它的作者郭羽、劉波在“網英”系列小說創作中,一直保持了創作的較高水準,作品斬獲了多個獎項。這種致力于品質化寫作的文學立場,可稱之為網絡文學創作中的“‘網英’現象”,值得重視,也值得研究。
《黑客訣》為網絡文學貢獻了什么
《黑客訣》能受到各方好評,在于其在思想、藝術和知識等方面的較高含量。從思想含量說,《黑客訣》是一部謳歌英雄的網絡小說,它不僅寫了一個正邪博弈、黑客交鋒的精彩故事,還通過扣人心弦的故事表現了主要人物的英雄情懷和崇高品質。童素、NULL、夏正華、傅立鼎、童子邦……作者把他們放到緊張激烈、復雜驚險的恐襲與反恐、販毒與禁毒的險惡環境里,在頂尖黑客的過招中,展示正面人物堅守正義、打擊犯罪的高超智慧和獻身精神,讓我們看到他們不屈不撓的英雄壯舉。其中所體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國際主義,以及親情、友情、愛情等,均具有積極的價值導向,其藝術效果是正面的、勵志的、鼓舞人心的。
在藝術含量上,這部小說的情節設置、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節奏把握,乃至情感情緒渲染、風格氣質、藝術個性等,都不是倉促就章,而是精心構思、悉心表達,使得作品十分好看,具有“抓人”的藝術魅力,讀起來有代入感。黑客本身就是一個神秘的職業,把頂尖黑客與反恐、禁毒結合起來,更是讓故事充滿誘惑與懸念,實現了文學性與可讀性的相融與兼顧,達到了雅俗共賞的效果。從湖濱市智能交通系統被襲案到黑客劫持航班,從童素遭綁架到特種兵精英奔赴文南國與童素、童子邦聯手搗毀萬象集團基地,消滅以巖罕為代表的犯罪分子,一環套一環的黑客博弈,讓小說蘊含懸疑重重的精彩故事,驚心動魄的攻防戰斗,以好萊塢式的精妙結構展示了頂尖黑客間的巔峰對決。特別是童素與巖罕這兩個人物,一正一邪,攻防比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勝負只在毫厘之間,他們在黑客技術上的一次次交鋒,遠超常人的經驗世界,出現了許多文學描寫的精彩橋段。
再從知識含量看,作為一部黑客反恐題材的網絡長篇力作,其中新奇的知識、微妙的生活細節和隱藏在智慧背后的玄機與硝煙,也是該作品吸引讀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小說揭示的比特幣、區塊鏈知識,黑客入侵智慧交通系統、城市水電系統、銀行系統、醫院和醫療器械系統、天網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移動基站和衛星通訊系統,以及與黑客秘密有關的“世界樹”、古盧恩文、瑪雅紙條秘密的破譯等等,無不神秘驚險,讓人腦洞大開。雖然寫小說不以知識見長,但豐富新穎的知識依然成為作品魅力的一部分。閱讀中,讓我們看到了作家對于許多高科技知識的稔熟了解,不管是出于對知識的想象,還是科學層面的知識書寫,新奇知識的藝術呈現,讓讀者不覺得是在讀小說,而是有一種真切而緊張的臨場感。
把《黑客訣》放到當下網絡文學發展格局中,不難看到它對于網絡文學所做的貢獻。
一是貢獻了網絡現實題材寫作的新成果。近年來,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開始增多,《大江東去》《大國重工》《明月度關山》《浩蕩》等一批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脫穎而出,受到讀者歡迎。不過總體來看,網絡上的現實題材作品依然不占主流,真正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佳作并不多。《黑客訣》的出現,是現實題材創作的一個新收獲。它在故事的精彩度、細節的飽滿度、人物性格的鮮明度、語言的精致度,尤其是藝術效果的感染力方面,均顯示出自己的特色。比如作品中無處不在的人性光芒和情感力量,讓小說避免了“描寫現實生活元素”的皮相,那些戰斗在網絡信息安全一線的英雄形象不是扁平的、臉譜化的,而是立體、豐滿的,真實可信的。女主童素是黑客天才,一次次讓公共安全事件化險為夷,她嫉惡如仇,敢只身勇闖魔窟,但凄慘的過往經歷讓她有些孤傲、冷漠和偏執,她與那只老貓德芙的相依為命,不僅強化了不堪過往帶給她的創傷記憶,也讓讀者理解了這位女英雄的性格缺陷。指揮若定的警官夏正華雖然筆墨不算多,但他對警犬的那份深情看似是閑筆,卻成為偵破案件、推進故事的關鍵點,從一個側面刻畫了一個重情重義、鐵骨錚錚的老干警形象。作品中的反派角色如巖罕、德隆、鄭方、瑪雅等也都活靈活現,令人印象深刻。
二是豐富了網絡黑客題材小說的新品類。相比傳統文學,網絡文學的品類更為豐富。有統計表明,我國網絡小說已有100余種類型,涉及200多種職業,而描寫“黑客反恐”題材的作品并不多,屬于新品類和小種類。已有的網絡黑客題材小說如《黑客江湖》《瘋狂程序員》等,更多是在“技術”層面講述黑客高超的能力和神秘的行蹤,《黑客訣》的不同之處在于,把黑客與反恐、禁毒聯系起來,不僅寫出了黑客之間的正邪對決,還能從技術層面進入到人性、情感和時代精神領域,著力寫人、寫意志、寫情懷、寫境界,并且在小說的結尾,把正邪博弈放到“一帶一路”的大格局中,揭示其更為深遠的意義。在黑客技術的專業性、文學視野的開闊性、生活容量的豐富性,以及人性剖析的深度、流行與經典的結合等方面,《黑客訣》都是一次成功的原創,是網絡類型小說創作的新收獲。
三是為網絡文學與傳統純文學的融合提供了可能與成功范例。《黑客訣》是一種品質化寫作,一種有藝術追求的寫作,一種向純文學致敬的寫作。它用精致化的文學表達向人們表明:網絡文學也可以是有品質、高品位的,也可以打造名作、創造精品,這是對“媒介歧視”的一次叫板、一種挑戰,也是對“唱衰”網絡文學的一種反撥和矯正。足見文學只有好的文學與不好的文學,并無“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分。
“‘網英’現象”的意義何在
時至今日,網絡文學的巨大體量和市場活力,已經使它成為我國文學發展中的一支生力軍,但同時也存在“多而不優、大而不強”的局限,如何解決好這一文學“量大管飽”卻“營養不足”的困境,一直是網絡文學的一個難題。郭羽、劉波創作的“網英”系列,為解答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經驗,讓人們對網絡文學從“高原”走向“高峰”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們將《網絡英雄傳》系列創作稱之為“‘網英’現象”,在于它有著超越一般網絡小說的文學品格。
首先,嚴肅的創作態度讓這一系列小說始終保持了較高的文學水準,有助于為網絡創作的降速提質提供觀念和作品支持,促使更多作家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從2015年開始,“網英”發布的4部小說,最長的不超過50萬字。無論是寫四個意氣風發年輕人(郭天宇、劉帥、趙敏、陳冠平)的校園創業故事(《光未盛》),還是寫郭天宇、劉帥各自在互聯網創業之路上的酸甜苦辣和愛恨情仇(《艾爾斯巨巖之約》);抑或是寫“驚天賭約”中“萬全天盛”公司步步驚心、戰勝陰謀、走出困境的曲折過程(《引力場》),均能把高潮迭起的情節營造與精致流暢的文字表達融為一體,通過豐滿的人物塑造和深入的人性刻畫來提升文學價值。《黑客訣》繼續保持了前3部小說的品質化寫作,卻將文學筆觸直接延伸至黑客反恐禁毒領域,寫了網絡時代頂尖黑客之間正邪搏殺的精彩過招,可以看作是“網英”系列的升級版。這些作品發布(出版)后,陸續獲得了包括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好書、國家新聞出版署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中國作協網絡小說排行榜,以及網絡文學雙年獎、十大數字閱讀作品、年度百強IP、年度IP潛力價值榜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網絡文學重要獎項,可謂是“叫好又叫座”。這種一年出一部,以慢工出細活的品質化寫作,在追求“速度寫作”的網絡文學界實不多見并殊為難得,它對矯正網絡創作過度追求高產的“速度寫作”,扭轉網絡作品“量大質不優”的弊端,引導網絡作家慢下來、靜下來、沉下來,讓自己的網絡寫作成為“文學”寫作,是有著矯治積弊、引領新風的意義的。
另外,“網英”系列小說對現實題材的敏銳把握和深入開掘,寫出了我們這個時代十分重要又最為鮮活的生活現實,讓作品充滿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有助于網絡創作聚焦火熱生活,把握正確的創作導向。自倡導網絡作家創作現實題材以來,一批反映創新創業、精準扶貧、山村支教、警察辦案等眾多領域的現實題材作品脫穎而出,過去那種網絡文學“玄幻滿屏、一家獨大”的現象得到改觀,一批網絡作家的藝術靈犀從天馬行空的虛擬世界走向現實生活,讓作品多了一些“煙火氣”,少了一些“鬼吹風”,這對糾正網絡創作劍走偏鋒、引導網絡文學健康前行的意義不可低估。但客觀來看,時下的網絡現實題材創作依然存在數量增長與質量提升不匹配的問題,高水平的現實題材作品仍是鳳毛麟角。“網英”系列既能矚目于現實,又能藝術地表現這種現實,這表明,網絡作家不僅可以創作現實題材,而且可以寫好現實題材。作家利用先進的網絡媒介和傳播載體,完全能夠深入開掘現實生活,創作具有時代精神氣質、滲透個人經驗,又引領社會風尚的現實主義作品。我們看到,“網英”所描寫的不僅是具有生活質感的“熱乎乎”的現實,還是最前沿、最具時代特色的網絡創業、高科技領域的極具“硬核”的現實。互聯網進入中國快30年了,但是成功書寫“互聯網+”創業風云的長篇小說作品還不多見,而反映這段歷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網英”系列正好藝術地展現了這一段歷史。兩位作者本身就是網絡時代的創業者,他們把自己的切身經歷融入作品構思,緊貼時代前沿,用環環相扣的4部小說,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網絡江湖,打造出互聯網創業商戰、黑客反恐的系列故事,生動再現了網絡時代熱氣騰騰的生活現實,展現出時代的弄潮兒最為獨特的精神風貌,繪制了激越而進取的歷史圖景,為網絡現實題材創作樹立起了正大的形象與尊嚴。當互聯網和新媒體、新技術的時代推著我們向前走的時候,我們的理想、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價值觀在哪里?“網英”用文學的方式做出了正確的回答。
“網英”系列還有一個值得稱道的亮點是成功塑造了新時代的英雄形象。郭天宇、劉帥、陳冠平、童素、夏正華等等,這類正面的、積極的,富于理想、樂于奉獻、敢于犧牲的新人形象,正是當下社會最需要、最值得謳歌的人物。《網絡英雄傳》書名的立意就是要為“英雄”做“傳”,塑造網絡時代的英雄。4部小說均設置了環環相扣、懸念叢生的精彩故事,但作品的主旨沒有停留在講故事上,而是通過故事來寫人,寫人物的性格和膽識、情懷和抱負,為讀者成功塑造出新時代的創業英雄、網絡英雄。在前3部中,作者重點塑造的是“雙子星座”郭天宇和劉帥,他們從大學時代即創立自己的互聯網旅游公司,《艾爾斯巨巖之約》描寫了他們創業路上多舛的命運——遭遇一系列挫折和打擊:黑客攻擊,融資碰壁,黑客攻擊,還有商標官司,奪命訴訟,律政黑洞,新聞敲詐,輿論危機……正是在風口浪尖上,年輕的創業者突破重圍,走出陰霾,一步步成長起來。進入《引力場》之后,他們創立的“萬全天盛”公司碰到的依然是一個個陷阱、一串串陰謀、一次次打擊,在內憂外患中瀕臨絕境,不僅面臨“五一旅游網”低價血拼,還遭逢世界行業巨頭通遠公司的強勢打壓,并且還有黑惡勢力設局陷害。在逆境打拼中成長起來的英雄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他們擁有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氣質和素養,是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創業者、改革者、先行者和弄潮兒,這為網絡文學創作提升格調、謳歌英雄,探索了藝術新路。
由此可見,“‘網英’現象”體現的是網絡文學創作的正大氣象,它彰顯了網絡作家的文化自信和書寫新時代、塑造新人形象、謳歌新時代英雄的自覺性與使命感,是作家通過網絡寫作為我們描繪的時代精神圖譜,也是在用系列小說為時代畫像,為英雄立傳,為歷史銘心,這就是“‘網英’現象”的價值,也是《網絡英雄傳》系列對當代文學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