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變暖開出經濟學“藥方”
“全球變暖”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氣候賭場》卻為廣大讀者洞開了一扇從全新角度認識全球變暖的窗戶。
全球變暖問題涉及兩門科學,大多數人對其的認知停留在自然科學階段,即全球變暖的成因與影響背后的科學機制,以及治理全球變暖的科技發展。然而,自然科學只是了解全球變暖的第一步,想要設計有效的控制戰略就離不開社會科學的參與。
本書作者諾德豪斯是全球變暖研究的頂級專家,2018年他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他對環境經濟學尤其是氣候經濟學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在氣候變化領域有一個常見的荒謬現象:科學家講政治,政治家講科學。作為諾德豪斯的代表作,《氣候賭場》并沒有忽視自然科學的強大力量,只是從經濟學的視角出發,帶領讀者一起認識碳排放的經濟本質,估算全球變暖的經濟影響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成本,并且設計可以實現合意減排的政策工具。書中舉了很多通俗有趣的例子,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全球變暖的自然成因大家想必有所了解——化石燃料燃燒,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排放。這種現象在諾德豪斯看來,是人類經濟活動所產生的一種不合意的負效應,是碳排放過程中產生的負的外部性。外部性是經濟活動的副產品,它們相對于市場經濟是外部的,卻可以對旁觀者產生影響。
比如,你購買一棵萵苣時,需要支付種植成本以及勞動者報酬。然而,抽水灌溉萵苣地時釋放的二氧化碳卻會助長全球變暖,沒有參與萵苣交易的人也會無辜受損。“外部性成本”的說法,也為后文將要提到的碳排放定價提供了理論根基。
第二編中諾德豪斯預測了氣候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討論的話題并沒有什么特殊:農業、人類健康、海洋、颶風、野生動物,但是他進行預測的方式、預測的結果、對結果的解釋卻讓人大開眼界,改變了許多自以為正確的刻板印象。
在我看來,這一部分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作者的預測絕非純理論層面的空想,而是綜合了大量數據及現實因素,并結合自己先后建立的兩個分析經濟對氣候變化的可計算模型進行動態和綜合預測;另一方面,諾德豪斯沒有把這些影響當作簡單的自然現象進行預測,而是始終把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作用作為重要考量。
以農業為例,由于農業是人類的受控系統,作者沒有單純地討論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的影響,那是生物問題;他高度關注氣候變化與適應性行為之間的激烈爭奪,提出了碳肥、適應、國際貿易、經濟結構四個緩解因素。在探討是否應該為了保護環境而放棄經濟發展時,他根據模型對比了有無經濟增長狀態下氣候路徑的差別,并得出結論:即使有實際性的氣候變化損失,在有增長的世界,消費仍將比沒有增長的世界多得多。
預測終究是預測。我們把二氧化碳排入空氣,也把自己送入了氣候的賭場,搖動著全球變暖的骰子,誰也不敢保證能在賭局結束時全身而退,好在我們還有時間轉身走出賭場。
應對全球變暖,必須堅持減排成本與減排收益平衡的原則。現階段,應對氣候變化主要有三種方法:學會與氣候變化并存的適應法、“冷卻地球”的地球工程、通過減排緩解氣候變化的減緩法。通過對這三種方法進行復雜的收益-成本分析,作者認為只有第三種方法可以扭轉溫室氣體的積累,并介紹了碳捕捉、食碳樹等新穎的“未來技術”。
當我們為環保進行投資的時候,成本在現在,收益在未來。那么,想要在今天減排的成本與未來減少損失的社會價值之間進行權衡取舍,就不得不相對于今天發生的成本來貼現未來收益。于是,諾德豪斯不僅結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況下的減排成本,還創造性地引入了“貼現”的概念,并解釋了貼現率的決策方法,就氣候政策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同時考慮減緩氣候變化的成本和避免損失的收益,是為了切實地確定氣候變化目標,并合理制定政策,這正是經濟學在全球變暖問題中應該發揮的作用。
諾德豪斯認為,要實現根據成本-收益分析來減排,碳價格應該起到核心作用。碳定價可以通過兩種機制,一種是碳稅,即政府征收相當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社會成本的稅收;另一種方法稱為“總量管制與交易”,即政府確定一個允許的排放總量,向污染者發放或拍賣許可證,并允許污染者之間交易許可證。他比較了兩種方法的異同,并提出一種將二者綜合起來的折中之道。由于釋放二氧化碳的負的外部性的存在,進行碳定價實際上是對使用碳燃料的隱形補貼的糾正。
治理全球變暖,政府還可以采取一些管制、補貼措施,但是,據諾德豪斯分析,“沒有一種補貼是高效的,有些補貼甚至低效得可怕”。舉個例子,很多人支持乙醇代替化石燃料,然而,當把所有化石燃料和產生溫室氣體的化肥都包括在內時,用玉米制成的乙醇排放的二氧化碳相當于汽油的排放。
一切問題都離不開經濟。針對促進國際合作、鼓勵創新、推動知識成果轉化等頑疾,諾德豪斯同樣開出了經濟學“藥方”。
美國很多經濟學大師都喜歡寫通俗經濟學著作,諾德豪斯也表示,自己寫這本書的目的,正是向大眾普及氣候變化的知識,讓公眾接受正確的觀點并參與減緩全球變暖。希望讀過這本書的朋友能夠對全球變暖有一個更加立體的認知,運用經濟學思維更理性地看待氣候變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從我做起將減少碳排放內化為自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