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巴德的遺產 ——讀《羅斯巴德傳》
《羅斯巴德傳》[美]賈斯廷·雷蒙多著朱海就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在美國戰后的理論家中,默里·N.羅斯巴德超塵拔俗,秀出班行,他是米塞斯之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領袖人物,同時又自成一家。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羅斯巴德的思想體系囊括了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倫理學、歷史學和包羅萬象的社會思想。要為這樣一位思想家作傳,無疑需要面對很多復雜的問題。
由賈斯廷·雷蒙多所著的《羅斯巴德傳》,是學界關于羅斯巴德的第一部權威傳記。作者從羅斯巴德的生平經歷、思想成長、學術成就等方面出發,牢牢把握他的思想精髓、樂觀天性和歷史意義,力圖真實、立體地型塑其思想肖像。作為曾與羅斯巴德長期共事的“戰友”,雷蒙多沒有刻意將羅斯巴德割裂成多重身份,而是有所側重地去還原和展示他在生命不同階段的不同追求,以及所取得的不同成就,一個具有多重面相而又渾然一體的傳主形象也就清晰可見了。
羅斯巴德在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思想傳統中有著獨特影響和崇高地位。他不僅整理和完善了米塞斯及其學派的純粹的自由市場經濟學,還幾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國為米塞斯學派建成了灘頭堡。作者較為詳細地還原了羅斯巴德與米塞斯的學術交往,正是在米塞斯的鼓勵和幫助下,羅斯巴德完成了關于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全面論著《人、經濟與國家》。這部著作的寫作以米塞斯的代表作《人的行動》作為典范,其內容則比米塞斯更為廣泛、全面,被認為是現代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復興的奠基之作,而兩位學術巨匠的相互砥礪,也稱得上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經濟理論上的創新顯然不足以概括羅斯巴德的成就,盡管他是職業經濟學家,但他在政治哲學與歷史學方面的建樹也不遑多讓。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最知名且最暢銷的是《為了新的自由》,這部緊扣現實、犀利而帶有惡作劇般幽默的作品,突出反映了羅斯巴德毫不妥協的風格,他寫道:“從經驗上說,20世紀最好戰、最干預主義、最帝國主義的政府就是美國政府?!?/p>
羅斯巴德所提出的一系列觀點,不是空想而來的,而是建立在扎實的歷史研究的基礎之上。作為歷史學家,他關于美國革命起源的著作已經足以奠定他一流史學家的地位,而他的《經濟學思想史》更是史學研究的典范之作。他批評亞里士多德關于交易互惠的討論,批評從亞當·斯密發源的經濟史中的“偉人”理論,批評馬克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興起于新教(加爾文教)的觀點,也批評托馬斯·庫恩的虛無主義觀點和經濟學思想史的主流范式……正如雷蒙多在書中所指出的,這部著作,最充分展現了“不順從的人文主義”是奧地利學派或者米塞斯學派經濟學的核心。
此外,《對美聯儲說不》《華爾街、銀行和美國外交政策》《為什么我們的錢變薄了?》等作品,都見證了他對經濟和歷史寫作的終生追求。他從歷史角度探尋聯邦儲備系統如何通過強大的銀行業利益集團欺騙毫無防備的美國民眾,論證美國制度化的攫取財富的體系將會荼毒全世界。他的所論,總是有理有據、鏗鏘有力,其權貴精英分析法臻于成熟并且引人入勝。無論是美聯儲體系的歷史,還是關于胡佛經濟干預政策是新政源頭的研究,他都能看穿政府喉舌的宣傳,無畏地拆穿現代歷史觀念。
作為文化觀察家和政論家,羅斯巴德長期介入日常的觀念之爭。他是一名斗士,蓬勃樂觀,永不低頭。對羅斯巴德所從事論戰的敘述,是書中著墨的重點。從20世紀50年代早期一直到逝世前,他留下了大量的政治評論,為世人繪制了一幅長達40多年的挑戰左右兩派傳統權威的自由意志主義運動的上升路線圖。
終其一生,羅斯巴德都試圖將包括經濟學、歷史、倫理學和政治學在內的多門學科融合為一個“自由的學科”。他不是象牙塔里的哲學家,于他而言,米塞斯所言“經濟學是人類有目的行動的結果”的律令,是他一生投身于自由意志主義運動的寫照。他不只是在紙上書寫經濟學、政治學和關于自由的憧憬,而且還付出艱辛(往往是孤獨的)努力,把自己的自由意志主義理想轉化為現實。
羅斯巴德的成就是巨大的。作為經濟學家,他在美國復興了奧地利經濟學派,拓展和完善了米塞斯的遺產,并讓純粹的米塞斯派觀點得以脫穎而出;作為思想家,他用一生的時間為思想大廈建立了基本框架并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的著述相當于提供了一種關于社會科學的統一場論,他以其不屈不撓的精神長久激勵著后來者。然而,這些并非他遺產的全部。他最為珍貴的遺產,或許是他的才智、幽默和堅韌不拔:他有著本真的性情,總是能夠縱情歡笑,用幽默點亮那些至暗時刻;他有著樂觀的心態,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找到快樂和希望;他還有著強大的意志,用他的智慧和勇氣,炙熱和真實傳遞他源源不盡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