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戲》書評
《安德的游戲》是科幻小說中的經典著作之一,曾斬獲星云獎、銀河獎兩項大獎。它主要講述了天才少年安德指揮艦隊打敗蟲族的故事。
小說敘事結構并不復雜,故事主要分為三條線:
第一條:主角安德進入軍事學校,不斷訓練成為指揮官;
第二條:軍方對于培養安德的計劃與爭執;
第三條:地球上的兩大陣營暗流涌動,政治形勢復雜。
三條線有詳有略,有長有短,共同勾勒出蟲族威脅在外,地球爭斗在內的未來世界。
作為安德系列的第一部,《安德的游戲》對于整個宏大世界的描述并不多。克制的筆觸下,全書通過描寫安德的經歷,為我們掀開了這個世界大幕的一角。但這并不影響他所展現的關于未來世界的瑰麗想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關于無重力狀態的描寫。作者通過細致的動作描寫讓人身臨其境,近乎真實地想象出人在無重力條件下行動戰斗的情景。
小說的心理描寫同樣非常出彩。安德的掙扎與矛盾,麻木與痛苦,成長與蛻變都在這之間展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情節和細致的描寫只是皮,《安德的游戲》真正魅力在于它的骨,也就是它的主旨內涵。
游戲是所有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兒童游戲群體是初級的人類社會群體,游戲也是現實。安德以及他的伙伴們通過游戲這樣一種方式打敗了蟲族。這也許也是作者對于戰爭的批判,戰爭不過是權力的游戲,而發動第三次戰爭的軍方將進行戰爭種族滅絕的罪惡強加在了一個孩子身上。
維京家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都智商超群,但性格各有不同。老大彼得性格殘忍,老二華倫蒂溫和柔軟,而安德則是他們二者的融合,介于二者之間。在筆者看來,老大老二象征著人類的善惡兩面,而安德則是一個正常的,完整的人,兼具善惡。
作者給主角起名安德ender,這一點不難理解,他是蟲族與人類戰爭的終結者,但在同時,他也是新時代的開創者。這種身份的重合與他性格的重合二者相互呼應。科幻小說在為我們展示科技發展、社會變化的同時,也在發掘人性的美麗與瑕疵。前有幾十億生命的毀滅,后也有安德懷揣蟲族希望流浪宇宙。歸根結底,《安德的游戲》是對人性之善,或者擴大一點,宇宙之善的歌頌;同時也是對于惡的批判。
對于未來宇宙世界的想象,我們大多習慣于現實主義的觀點,但是,這本書也為我們提供了自由主義的思考路徑。不同文明的沖突來自于交流的不通暢,只要充分交流,充分互信,不同文明是可以和平共存的,因為我們心中都有善。宇宙社會如此,當代國際社會也是如此。做個不恰當的比喻,人類與蟲族就像兩個國家,就像當年的美蘇,在他們這兩個國家行為體之上缺乏一個絕對權威的存在。而本書所傳達的觀點就是:在這樣一種無政府的狀態下的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也可以和平共處,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拋開主旨,小說的可讀性也非常高。主角安德是個天才,一路開掛般地成長,最后消滅大boss。情節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Ps:以下備注摘錄于百度知道
現實主義理論的起源
現實主義是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對人性的悲觀看法。他們對權力的關注,對政治是由利益沖突所決定的,是對權力的爭奪和分配的觀點,成為現實主義理論的歷史和哲學基礎。而主權國家中心論,則成為現實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
現實主義的理論特點
現實主義主張權力政治,國際社會是無政府的狀態,是“每個人反對每個人“(war of all against all)的霍布斯文化,對現實主義者來說,政治就是過激行為體為了權力、聲望、影響和安全而不間斷地進行的斗爭。
自由主義的理論起源
理論起源主要有四個部分:格勞休斯的國際法思想,洛克文化,康德的世界和平論等。
自由主義的理論特點與主要觀點
堅持人性本善論,認為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強調國際關系中非權力因素、溝通與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系統相互依賴過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