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中國七十年文藝理論發展巡禮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 泓峻  2019年09月29日08:29
    關鍵詞:70年 文藝理論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文藝理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幾代文藝理論家一方面努力通過理論研究回應著中國自身的文藝創作實踐與批評實踐;另一方面,也努力將文藝問題放在大的社會背景與文化背景中加以思考,并試圖通過文藝問題的思考,介入到不同時代的政治、文化建設之中,從而使得當代文藝理論不僅成為共和國文藝成就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深刻地影響了文藝創作與文藝批評,而且成為與時代前進的脈博最為同步、理論成果最為豐碩的一個人文研究領域。

    “十七年”:人民文藝觀成為時代主流

    新中國文藝直接承繼的是以“延安文藝”為正統的“左翼”文藝傳統。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文藝理論界為自己提出的建設目標,就是以毛澤東文藝思想為核心,形成一套成熟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體系。而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靈魂,則是人民文藝觀。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的第一次中華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上,就明確指出,今后文藝的歷史使命就是以毛澤東的文藝思想為基本方針,“為建設新中國的人民文藝而奮斗”。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文藝觀被進一步發揚光大。

    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倡導的人民文藝觀,不僅吸收了國外民主主義文藝思潮、社會主義文藝思潮的理論成果,而且也與中國古代民本思想遙相呼應。毛澤東的文藝思想特別關注當時在人數上占據大多數,同時受封建壓迫最重、受教育水平最低、享有文化資源最少、距離現代文藝最遠的農民這一個群體,具有十分鮮明的底層取向。與此同時,在毛澤東那里,人民還是一個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概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談到文藝服務的對象時,就強調人民在人數上應該“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到了1957年,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這篇重要文獻中,結合新的歷史條件,毛澤東又明確強調“人民”包括了“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讓文藝為中國大多數老百姓,尤其是勞動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文藝的一種重要訴求,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主張。在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內部,由于理論家革命經歷不同,接受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途徑不同,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理解的側重點不同,特別是在左翼文藝內部所處的位置不同,在1940年代曾經產生了不同的理論立場。新中國建立后,人民文藝觀的正統地位迅速確立,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始自覺地把人民文藝這一方向作為一面指導自己文藝創作與理論建設的旗幟,人民文藝觀的內涵也不斷得到豐富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的十七年間,在許多具體的理論問題上,蘇聯文論曾經發生過重要影響。對于這一影響而言,標志性的事件是1954年北京大學舉辦的“文藝理論進修班”。進修班的學員主要是各個綜合性大學中文系教師及北大正式招收的研究生班的學生,授課人是蘇聯專家畢達可夫。之后的幾十年里,這個進修班畢業的成員成為高校文藝學教學與學術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而當時的兩本蘇聯教材(季摩菲耶夫的《文藝原理》和畢達柯夫的《文藝學引論》),不僅成為1950年代國內學者自編教材的參照,由中宣部組織編寫的兩部文藝理論教材(蔡儀主編的《文藝概論》與以群主編的《文藝的基本原理》)同樣受到它們的深刻影響。

    然而,中國的文藝理論家也結合中國自身的文藝實踐,就許多問題進行過比較深入的探討、論爭,其中影響較大,理論成果也比較豐碩的,當數圍繞現實主義和人道主義相關問題進行的學術討論。“現實主義”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核心命題,也是“五四”新文藝的主流傳統。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現實主義的新的歷史形態,逐漸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地位。然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理論內涵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具體的創作原則,仍然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十七年”間,理論家們圍繞著這一理論命題斷斷續續地展開過多次論爭,其間涉及的問題包括“典型”“寫真實”“現實主義廣闊道路”“中間人物”“現實主義的深化”以及“兩結合”(革命現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的結合)等等。不少討論不僅接觸到了現實主義文藝理論最為核心的內容,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五四”以來形成的現實主義文藝理論引向了深入。

    由于歷史的原因,人性、人情、人道主義這些概念,曾經被許多左翼理論家作為資產階級“人性論”的內容加以排斥,進而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的一些禁區。然而,在1950年代,當巴人、王淑明、錢谷融等人試圖對“政治氣味太濃,人情味太少” 的文藝現狀進行反思時,還是勇敢地引入了這些概念。巴人斷定,“人情”“人性”本來就是文藝作品中的審美因素,“是文藝作品‘引人入勝’的主要東西”;錢谷融則認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應該是一種“按照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原則來描寫人,對待人” 的文學,一種更充分,更高揚的人道主義文學。在討論這些問題時,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許多思想與觀點引起中國文藝理論家的強烈興趣。

    十七年中國文藝理論發展的道路充滿曲折,但成就也有目共睹。中國“新時期”開始時文藝理論的“撥亂反正”以及之后的發展,實際上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新方針,人民文藝觀得以重新確立。之后,歷次全國“文代會”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也都把堅持與發揚文藝的人民性立場當成一個重要主題加以闡釋。而關于現實主義問題、人道主義問題的討論,雖然有許多觀點在后來受到了錯誤批判,但“十七年”期間提出的許多相關理論命題,卻為“新時期”“現實主義文藝精神”的回歸、文學“主體性”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因此而成為新時期文藝的“先聲”。

    新時期:重建文藝主體性

    從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社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航程,中國的文藝事業與人文學術研究也進入一個十分活躍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文藝理論在其中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承擔了開風氣之先的使命。從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末,在話題眾多,論爭激烈的“新時期”文論界,有三個方面的理論成果極具代表性,且影響深遠:一是以“人道主義”為思想背景進行的文學主體性重建,以及“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這一命題的提出;二是對文藝形式的關注及對西方形式主義文論的引介;三是1990年代文化研究的興起與“人文精神大討論”。

    文學主體性問題之所以成為“新時期”中國文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并引發熱烈討論,與改革開放的背景下人的主體意識的增強有關。而1980年代文論研究中其它一些熱點,如文藝心理學的興起,文藝審美論的興起,則在很大程度上是對重建主體性這一文論思潮的呼應。實際上,對主體性的關注,本身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論的一個重要傳統,這一傳統不僅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的“文學是人學”這一命題,而且可以遠溯到1930年代就開始形成的胡風以“主觀戰斗精神”為標志的文藝思想。而“新時期”以來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建樹——“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這一重要理論命題的提出,以及圍繞這一理論命題持續進行的理論建構,不僅直接吸納了文學主體性討論的成果,而且把文學主體性問題的探討引向了更具學理性的層面。

    把文藝活動當成是一種審美活動,把審美活動當成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這一德國古典美學的思路,曾經對馬克思本人發生了很大的影響。“審美意識形態”這一命題,試圖在文學的意識形態屬性之上,附加一個審美的維度,強調文學作品表達的既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知識、思想,同時也是個體的感情評價與感性體驗,文學藝術活動是無功利性與功利性、形象性與理性、情感性與認識性的統一。其中,人的主體性應當得到充分的尊重。“審美意識形態”論與其它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化的成果一樣,既是中國的理論家們同經典作家、同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藝研究的學者進行對話的產物,同時也是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為解決中國文藝理論與文藝實踐所面對的具體問題而產生的一個理論命題。這一理論命題在1980年代形成之后,不斷得到豐富完善,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1980年代,以“朦朧詩”、先鋒小說為代表的各種現代主義藝術作品大量出現,使得藝術形式得以凸顯。在這種背景下,理論家們對引進西方與形式主義有關的理論表現出極大熱情。到了1980年代后期,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等理論已經大量被介紹到國內;與此同時,俄國形式主義的陌生化原則、英美新批評的文本細讀方法、結構主義的敘事分析,也很快被批評家們大量用于文藝批評之中,形成了一種新的批評風尚。這些努力,對于糾正中國文論研究與文藝批評長期忽視作品內部規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表面上看,建構文學主體性的努力與強調文學作品內部結構的“文本中心主義”立場是對立的,但就1980年代中國文論的整體走向而言,它們其實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理論目標:追求文學藝術的獨立性。這一過程,在當時也被看成是一個文藝理論研究由“外”而“內”走向深入的過程。

    如果說1980年代的文論研究以強調文藝的獨立性,回到文藝自身為理論指向的話,那么1990年代的文論研究則產生了重新向政治、文化與社會歷史開放的趨勢。首先,從西方引介過來的后現代主義、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等文論思潮就公開聲稱其目的就是要“揭示文本的意識形態,以及文本所隱藏的文化—權力關系”;另一方面,文論界介入很深的“人文精神大討論”,也表現出這種理論趨勢。而“人文精神大討論”逐漸深入展開之后,所涉及的問題則十分廣泛,不僅包括人文學者如何堅守自己的人文立場問題,而且涉及知識分子的底層關懷、現實主義創作潮的回歸、文學寫作倫理等極具現實感的問題。中國當代文論研究者作為知識分子的使命感與擔當意識,在這場討論中得到集中展現。

    引發人文精神討論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代興起的“商業化”“市場化”大潮對文論研究與其它人文學術的沖擊,而被認為代表了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文論重要成就的“文學生產理論”,作為在1990年代展開的重要理論命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論學者對“商業化”“市場化”這一新的社會現實的回應。

    新世紀:文藝學的跨界研究

    進入21世紀之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新媒介對人類藝術活動的影響也日益廣泛而深入,使得文藝作品在文本存在形態、生產傳播與接受方式等方面都與傳統文藝有了很大差別。這種變化引起了文論界的高度重視,“網絡文藝”這一概念,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提出的。理論家們開始嘗試將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美術、網絡影視、網絡戲劇,乃至于網絡游戲、博客、微博等等,放在“網絡文藝”這一概念下進行整體觀照,力求以新的、切合網絡文藝這一對象的概念、理論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與闡釋,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文論形態。網絡文藝理論建設實際上已經成為新世紀里中國文論的一項重大的系統性工程。

    在啟動網絡文藝理論建設的同時,1990年代已經在國內形成一定氣候的文化研究,進入新世紀之后也獲得了更大發展。一些學者開始主張文藝學的跨界研究,試圖把“廣告、時尚、酒吧、城市廣場、購物中心”等等納入到文論研究的范圍,擴展文藝學研究的邊界,從而引發了文論界關于學科邊界的熱烈討論。一些文論研究者認為,文藝學應該把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對文藝現象進行分析與把握的基礎之上,并對那些脫離具體文藝實踐的理論研究表現出了深深的擔憂。這次討論盡管沒有結論,但討論過程中對“傳統文論是否建立在本質主義的基礎上”“文學是否會消亡”等問題的深入思考,不僅具有理論深度,而且極具時代內涵,為中國當代文論研究注入許多新的活力。

    總起來講,進入21世紀之后,跨界研究成為中國文論十分明顯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表現在網絡文藝研究與文化研究中,也表現在生態文藝學、文藝傳播學等理論建構的過程當中。這些跨界的沖動,表明的是文論研究者試圖以理論去回應現實社會中各種挑戰的理論姿態。以文藝生態學研究為例,從根本上來講,它是中國文學研究者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性生態危機日益加重的一種回應。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后,黨中央不僅明確提出要堅定“四個自信”,而且明確提出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創造新文藝的過程中,如何對待本民族過去已經形成的文化傳統與藝術經驗,是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研究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的系列講話中,對優秀傳統文化與文藝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十分深入的論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這一重大理論問題做出了新的思考。在學習總書記關于文藝問題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過程中,文論研究者意識到,中國當代文藝理論必須充分借鑒中國古典文論的豐碩成果,融會中華美學精神與中國古代哲學智慧,才能使文論話語的民族身份得以凸顯。近年來,中國當代文論在理論話語民族身份的建構方面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間,文藝理論研究者曾經面對類似于審美與政治、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表現主體與再現歷史、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外來理論的吸收與中國特色理論話語的建構等問題,進行過艱難的選擇。其間有豐碩的理論收獲,也有深刻的歷史教訓。如今,當我們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展望中國文論的前景時,一種基本的理論共識已經形成,那就是新時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論,必須是以中國自身優秀的文化傳統為依托,以20世紀以來中國文論的發展成就為基礎,充分吸收世界先進文論成果,并密切結合中國當代文藝實踐而形成的文藝理論。這種共識的達成,實際上就建立在對過去幾十年中國文論發展經驗的總結之上。

    (作者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文化傳播學院院長)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成人区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不卡 |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98色精品视频在线| 99久久99久久精品| 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日韩熟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思思re热免费精品视频66|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91精品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十八禁无遮挡99精品国产|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a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国产精品粉嫩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视|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