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沈從文的詩:以浪漫開始以諷喻終結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唐山  2019年09月27日08:56
    關鍵詞:沈從文 浪漫 諷喻

    當我還能正常說話時,

    我需要友誼,愛情,和一切好的享受

    我是一個正常的人。

    好聽的音樂使我上升,愛人如己。

    沈從文是著名小說家、學者,一生不以詩名。但他是從寫詩進入文學的,一度被視為新月派,后因詩化小說而成名,還寫過許多詩歌評論。1949年后,沈從文不再寫小說,卻寫了很多舊體詩,并稱這是“第三次改業”。

    可以說,詩陪伴了沈從文一生,更重要的是,沈從文很少想過發表它們(本集中40%的作品生前未發表),所以詩中的沈從文更隨意、更放松,也更任性。其結果好壞參半:從壞的方面說,有些詩缺乏錘煉,不太像詩,且有模仿、追隨痕跡,藝術成就不高;從好的方面說,它們更真實地反映了沈從文的心路歷程。

    感謝張新穎先生編成這本《沈從文詩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給讀者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到不盡相同的沈從文——以浪漫為開始,以諷喻為終結。

    靠寫偽歌謠踏入詩壇

    1924年,沈從文來到北京,常去北大旁聽。受北大歌謠運動影響,開始收集家鄉民謠,據說有2000多首。1926年時,精選其中41首,編成《筸(音同干)人謠曲》(沈從文的老家原名鎮筸,1913年改名鳳凰),在《晨報副刊》上發表。

    在此基礎上,沈從文寫了幾首白話詩,在形式上全力模仿了當時主流價值觀所提倡的質樸、激情、活力、口語化等。故意加入一些山區青年男女間的風話,以示人性解放。

    歌謠運動的假設是:傳統文學已走到盡頭,必須全面推倒,再從民間找到有生命力的“養分”,重建文學傳統。

    這里包含了幾個典型的誤會:

    首先,民間真有養分嗎?這個養分是什么?

    其次,有了養分,就能重建文學傳統嗎?如果這么容易,此前為何沒建?

    其三,誰來重建?如果建錯了怎么辦?

    從結果看,當時的所謂“到民間去”其實是精英階層屢遭挫折后,面對時代困局,集體喪失自信,只好寄望于他們不太了解的“基層民眾”。使新文學滑入反向認同的死胡同中——知道什么是錯的,但不知道什么是對的。

    歐洲文藝復興以意大利語、英語、德語替代拉丁語為表征,民間文學勃興,這被誤認為是“學習榜樣”,有了這兩重誤讀,文學遂脫離民眾,成了由大學校園、文學雜志建構出的小圈子玩物。在人人寫偽民謠的當時,沈從文的詩雖非佳作,卻最像真民謠。這可算是他詩歌創作的第一階段。

    作為文學新人,沈從文初期未受重視,他給《晨報副鐫》投了幾十篇稿,始終無反響。

    親戚黃鏡銘曾對沈從文說:“(北京城里的大學生和教授)不是死讀書就是讀書死,哪有你在鄉下做老總有出息。”

    好在,新月派及時發現了沈從文。

    模仿過一段新月派

    沈從文算不算新月派,一直有爭議。巴金曾說:“新月派很賞識沈從文,但沈從文并不從心底里真正喜歡新月派。”但新月派詩人饒孟侃在上世紀50年代曾私下說:“徐志摩很看重沈從文的才氣,但是說真心話,我當時很不以為然,總覺得沈從文學識低俗。”

    從沈從文早期詩作看,新月派喜歡他是有道理的。

    當時新派詩人都強調“內韻律”,即自由體詩在表達上應有內在原則。沈從文后來曾撰文稱,自己的文章是一種“情緒的體操”,可以“凝聚成深潭,平鋪成湖泊”。但沈從文主張語言節制,不喜歡“夸大豪放,缺少節制,單純地反復叫喊”,認為時代太浮躁,致“專以從事喊叫為詩人的事出現”。

    沈從文主張詩要和諧,所謂“一首詩告訴我們不是一個故事,一點感想,應當是一片霞,一園花,有各樣的顏色與姿態,具各樣香味,作各種變化”。這與新月派主張的“客觀的抒情詩”完全契合。

    雖然相關詩論都是沈從文成名后才寫出的,但他個性獨立,易與自由主義發生共鳴,靠近新月派絕非怪事。恰好新月派也需要一個傳奇,從小學畢業生(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中也能提拔出一位大師來,足以證明自己的藝術主張正確。

    與徐志摩接觸不久,沈從文也開始寫愛情詩,進入他的詩歌創作的第二階段。在此期間,沈從文模仿過周作人、于賡虞等,代表作是《我喜歡你》:

    別人對我無意中念到你的名字,

    我心就抖戰,

    身就沁汗!

    并不當到別人,

    只有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的名字。

    這首詩共三節,每節之間無關聯,采用了周作人的代表作《小河》的結構。徐志摩同時期完成的《到墳墓的路》,“新月氣息”更重。顯然,它是對法國詩的粗糙模仿,可這種形而上的怪詩很難被本土讀者認可。

    歷經滄桑詩遂工

    徐志摩稱沈從文的作品是“美麗生動的一幅鄉村畫”,給沈巨大支持。徐志摩擔任《晨報副鐫》主編后,大量發表沈從文的詩歌和散文,最多時,一個月發了三篇沈從文的稿。

    1931年,陳夢家編輯《新月詩選》時,在徐志摩全力推薦下,收入沈從文七首作品,超過聞一多。沈從文曾說:“(如果沒有徐志摩),我這時節……不到北平市去做巡警,就臥在什么人家的屋檐下,癟了,僵了,而且早已腐爛了。”

    沈從文和徐志摩都沒意識到,他們所依賴的文學共同體太脆弱,僅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為對抗外來文化沖擊,國民政府試圖將北平打造成“文化城”,斥資在北京開設了一些大學、研究機構,使少數文人衣食無憂。結果加大了教授、研究員間的競爭。

    沈從文學歷低,很難在圈子中站穩腳跟。但環境越逼仄,沈從文的詩與自我感受的距離越近,它不再服從新月派的美學要求,不再模仿“優秀作品”。

    在整個《沈從文詩集》中,最喜歡他這一時期的創作,比如寫于1935年的《北京》。全詩最后一句是“莫追詢,歷史上的事誰也說不準”,有直擊靈魂的沉痛。這標志著,沈從文從早年的自信與樂觀(想“造一座希臘小廟,供奉人性”),轉向深深的迷茫。

    沈從文的這份迷茫有共同性,正如偉大詩人穆旦寫下的名句:

    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夢想破滅后該怎么辦

    帶著理想上路,換來的卻是遍體鱗傷,回看夢想時,已不知它落在哪里。而沒有理想,人生便成了茍活。

    1949年后,沈從文改寫舊體詩,這是他詩歌創作的第三階段。這些作品有時充滿激情,積極響應時代號召,有時又充滿懷疑,不斷自責。沈從文的舊體詩寫得一般,但傳統格律給他以最后的形式感。

    沈從文不贊同直抒胸臆,他曾說:“那些寫得出充滿了熱情的作品的人,都并不是自己頭暈的人。一個作家必需使思想澄清,觀察一切體會一切方不至于十分差誤……熱情除了使自己頭暈以外,沒有一點好處可以使你的作品高于一切作品。”

    1972年,沈從文回京,寫下《七二年冬過北海后門感事》:

    依依宮墻柳,默默識廢興。

    不語明得失,搖落感秋深。

    日月轉雙丸,倏忽萬千尋。

    盈虧尋常事,驚飆徒自驚。

    詩中飽含著自我嘲諷的意味,竟有遺老之風。與寫于1975年的《高知贊》中“天才世上少,聰明人盡多。臉白有福相,心靈似八哥”對讀,令人唏噓。可知沈從文依然是沈從文,即使退到舊體詩的領域中,他仍然如此才華逼人。

    “時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捧著這本薄薄的詩集,讀出的分明是一代人曾經的沉重。面對這些生命之詩,唯有垂淚。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成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500av导航大全精品| 思思99re6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久久精品视频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2017国产精品自拍|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