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網絡作家群體構建溫暖家園
9月5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中國作協網絡文學組織負責人培訓班在成都開班,100名學員參加培訓。本次培訓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宣部宣傳思想工作要求和中國作協2019—2020年全國文學業務骨干培訓工作計劃,以加強網絡文學組織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為目的。我們選編了部分省市有關網絡文學組織管理工作的發言,以便大家更好地交流經驗,探索網絡文學組織工作的新方法、新機制。
為網絡作家群體構建溫暖家園
程天翔
中國網絡文學從無到有,歷經20年蓬勃發展,已成為一道獨特的“文化奇觀”,為世人所矚目。中國網絡作家群體也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飛速壯大。據《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的數據,目前國內主要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作者達1755萬人,其中簽約作者61萬;納入統計的各類網絡文學作品有2442萬部,讀者4.3億人。體量如此龐大的創作隊伍和讀者規模,使網絡文學事業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中指出,對于網絡作家這一類新文藝群體,要加強團結引導。作為黨和政府聯系作家的橋梁和紐帶,各級作協如何在新時代加強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團結、服務、引導等職能,在當下顯得更為重要。
中國作協一直高度重視網絡文學工作,2009年就建立了相關工作制度與網絡作家“小伙伴”保持密切聯系。2015年中國作協建立網絡文學委員會;2017年專門設立網絡文學中心,標志著網絡文學工作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網絡作家的培訓聯絡、組織管理、評價激勵等工作制度得到極大強化。在中國作協帶動下,大部分地區的網絡文學組織化進程大大提速。目前,除了新疆、西藏,其他省市區都已先后成立了網絡文學組織。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級網絡作協、委員會、學會等機構組織共有89個,會員(成員)幾千人。一些網絡文學發展較好的地區還設立了區縣級網絡作協,真正做到了延伸手臂、擴大覆蓋,讓更多一線作者感受到組織的關懷。當然,當前網絡文學組織發展仍是不平衡的,這與各地區網民規模、網站分布及網絡普及率不無關系。目前網絡作家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東部沿海的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地,不僅網絡作家數量最多,知名網絡作家比例也最高,這些地區的網絡文學組織相對也較為完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四川、湖南、重慶、湖北等省市近年來也有迎頭趕上之勢。
今年以來,中國作協相繼在杭州、成都舉辦了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和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匯聚一堂,相互分享工作經驗與心得體會,交流在組織建設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進一步做好網絡文學工作提出了意見與建議。大家深刻認識到,“全國網絡文學工作一盤棋”不是一句口號,當下我們的組織建設和團結服務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未來還需各方聯動起來,形成合力,建設好網絡文學組織,構建好網絡作家的溫暖精神家園。一切已在路上,未來可期。
人才與作品并重 管理與服務同行
沈小群
在中國作協的關心支持下,湖北省網絡作家群體近年來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起點、創世、晉江等11家國內知名原創小說網站的注冊用戶中,湖北用戶已突破8000人。全國知名的網絡作家有20余位,在全國各大文學網站和平臺推選的排名前10的網絡作家中我省有3名作家入選。自2015年中國作協啟動“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評選工作以來,先后有匪我思存、吱吱、丁墨、貓膩、羅曉、郭怒等6位湖北作家的9部作品榮登排行榜,充分展現了湖北網絡文學作家隊伍的創作實績。
近年來,我省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精品創作亦取得不小突破。在今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作家協會發布的24部“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中,湖北有兩部作品入選。近幾年熱播的《擇天記》《佳期如夢》《來不及說我愛你》《千山暮雪》等電視劇也都改編自湖北網絡作家的作品。
圍繞“網絡文學人才和網絡文學作品并重,創作引領與管理服務同行”的工作思路,湖北作協在團結服務廣大網絡作家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吸納網絡作家為省作協會員,是全國最早吸收網絡作家入會的省級作協。在2009年修訂的《湖北省作家入會條件細則》中即對網絡作家入會條件作出了規定,目前已吸納會員120名。二是組織網絡文學作品研討活動。為填補網絡文學缺乏文學批評介入的空白,2017年我們召開了湖北網絡文學研討會,對外推介了7位湖北網絡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三是培育網絡作家隊伍。如在湖北文學獎新銳獎評選上將網絡作家納入評獎范圍,先后有3位網絡作家獲此殊榮;在湖北“七個一百”文學人才培養計劃中,吸收了多名網絡作家,通過培訓提高網絡作家的政治素養和文學修養。2018年我們還舉辦首屆網絡文學精品創作培訓班,今年又組織36位網絡作家參加了省委統戰部組織的新階層理論培訓班。此外,還組織了網絡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暨南水北調采風行”、作家赴陜甘寧革命根據地采風活動等,讓作家走進生活現場,感受時代的脈搏,引導作家重溫歷史,接受革命洗禮。四是搭建為網絡作家服務的平臺。今年5月,我們修訂了《湖北省文學創作系列職稱評審條例》,將網絡作家納入了評審對象范圍。在擴大作品影響方面,我們推出了《湖北文藝叢書網絡文學卷》,在湖北官方網站為網絡作家專門開辟“網上筆會”發表園地,每兩年編選一套《湖北網絡文學選》。我們還指導鼓勵基層網絡作協成立,積極開展協會工作。如2018年,所屬的咸寧、襄陽兩市就分別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學會組織等。
綜上,近年來湖北作協團結凝聚了一批網絡作家,2018年10月,湖北省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成立,近期我們還將成立湖北省網絡作家協會,進一步提高網絡作家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開展網絡作家培訓活動;并進一步引導網絡作家深入生活,關注現實,增強網絡文學創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增強打造網絡文學精品的自覺。
網絡文學發展急需“升級換代”
趙建雄
近20年來,山西網絡文學走過了由“野蠻生長”到“引導服務”的一個過程。
一、引導服務情況。2014年10月,經山西省作協研究決定,正式成立了山西網絡文學院,與山西文學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并舉行了首次網絡文學座談會。陳風笑、常書欣等18位網絡作家被聘為山西網絡文學院“首批在線作家”。此后,陳風笑、竹宴小生、拓跋小妖、叨狼、冷得像風等10位網絡作家成為了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2019年5月,為加大網絡文學引導、服務、激勵的機制和力度,我們又成立了“山西省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組建了工作機構,配備了工作人員;今年8月,又增設了“趙樹理文學獎·網絡文學獎”。
二、網絡文學行業發展情況。截至2018年年底,我們組織專人完成了《山西網絡文學調研報告》,調研結果顯示,我省當前注冊網絡作家3萬余人,其中知名網絡作家15人(全國200~300位);重點級網絡作家35人(全國500~600位);骨干網絡作家150人(全國3000~6000位)。就綜合發展情況來看,目前我省整體綜合網絡文學行業發展尚處于中等水平,跟浙江、江蘇、廣東、上海、四川、重慶、湖南等省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近年來,我省網絡文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值得關注,主要表現在:
網絡文學創作隊伍不弱,但骨干作家不多。目前我省注冊的網絡創作者人數雖不少,但創作水準仍參差不齊,真正能創作出優秀作品的骨干作家并不是很多。在3.45萬注冊作者中,15位“大神級”作家僅占比0.04%,重點作家占比0.1%,骨干作家占比0.44%。與網絡文學發達地區相比,我們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大神級”作家不多。
網絡文學創作作品不少,但精品力作不多。在我省網絡作家創作的大量網絡文學作品中,有一些作品反響較大,如常書欣的《余罪》,又如由董群的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戰狼》《戰狼Ⅱ》等,均獲得了較大成功,但整體看還是有數量、缺質量,特別是缺乏走向經典化的網絡文學作品。
網絡文學發展勢頭強勁,但管理引導不夠。目前我省雖成立了專門的機構“山西網絡文學院”和“省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但由于缺乏專項經費和專職人員,日常業務工作始終處于較為被動與尷尬的狀態,對網絡文學的管理、引導、服務工作還遠遠不能滿足網絡文學的發展需求。
我省的網絡文學剛剛起步,人們還未給予這塊新生的文學陣地以足夠重視。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生產與消費的引導和管理,至今,我省的網絡文學陣營中還沒有一批創作比較穩定的作家,一些成熟的優質作品也還不能順利被改編成影視劇以實現更大的經濟價值。同時,我們還缺少一個比較穩定的網絡文學評價平臺,缺少一套合理規范的網絡文學運作系統,缺少一套有秩序的網絡文學生產與消費體制,甚至缺少一個網絡文學作家相互交流信息的網站和有品位的網絡文學“刊物”等等。
總之,山西網絡文學的發展急需“升級換代”,更需走出“洼地”,走上“高原”,乃至走向“高峰”。
躬身自省 和諧發展
徐清源
當下山東作協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精彩高效、持續創新的活動,沒能形成強大的核心凝聚力,以便把省內的優秀網絡作家很好地團結起來。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的解決辦法是:一、全體委員要以身作則,尊師重道,嚴于律己,謹言慎行,為全省網絡作家做出榜樣;二、主動向省作協尋求幫助,為網絡作家謀福利;三、大力推薦網絡作家進入地市作協、省作協、中國作協,壯大網絡作家隊伍;四、關注年輕網絡作家,形成網絡作家隊伍的階梯結構,避免發生斷代;五、所有工作都應形成書面工作機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要大力發展網絡文學,我們網絡作家應該更主動一些,要站在思想性、文學性等文學創作的統一標準面前,擺正位置、端正態度,收斂鋒芒、不忘初心。
我們相信,在作協積極創造條件的扶持幫助下,網絡作家將能盡快融入到全省文化事業當中;在全社會和諧發展的大環境下,網絡作家也一定能夠持續地發出聲音,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不管網絡作協的建立還是網絡作家的成長,首先要由個人做起,網絡作家群體要先自己站起來,努力去做行動的巨人。而網絡文學組織也應該把那些愿意奉獻的人挑選出來,明確任務和職責,讓他們充滿熱情地工作,團結并引導全省的網絡作家,積極跟傳統作家進行線下的有效對接,以改變長期以來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對網絡作家的刻板印象。
當前,我們每個省幾乎都有了自己的網絡作協、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大家一定要持續地做事、做好事、做正確的事,維護好我們網絡作家的形象,讓全社會都看到我們的成績,也用我們的力量去回饋社會。我們也希望,各省市的網絡文學組織都能主動團結在中國作協身邊,真正地為中國網絡文學搭建起一套骨干網絡,發展至羽翼豐滿,成為中國文學最亮眼的一部分。
網絡有力量 作家有思想
關 璐
黑龍江的網絡文學發展較早,網絡文學作者基數較大,創作水平較高,已涌現出了耳根、魚人二代、勝己、小刀鋒利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白金”作家以及梁不凡、花都大少、晨光路西法、八匹、小喵妖嬈等“大神”作家。2018年,我省沐清雨的現實題材作品《翅膀之末》進入中國作協主辦的2018年網絡小說排行榜,同時斬獲首屆泛華文網絡文學“金鍵盤”獎。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網絡作家中共有56名省作協會員、9名中國作協會員,其中2人已成為省作協簽約作家。
近年來,黑龍江省作家協會為適應網絡時代文學發展的新形勢,不斷探索網絡文學工作的新途徑以及為網絡作家服務的新機制。去年底,我們開展了全省重點網絡作家摸底調查工作,對省作協網絡作家會員的個人及創作情況進行了細致調研,建立專門檔案并以此為契機組建微信交流群,加強網絡作家之間的交流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創作情況以及思想動態。
黑龍江省作協在網絡文學工作中也注重按照網絡文學自身的規律特點開展工作,通過創作研討、推薦評獎、人才選拔、媒體宣介、舉辦培訓班等方式,特別是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組織網絡作家參加了“四大精神”宣講、赴基層調研采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等活動,不斷引導我省網絡作家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以更好地開創網絡文學繁榮興盛的新局面。在作協近年舉辦的培訓班上,注重對網絡作家的教育引導,安排網絡作家與傳統作家一起學習,共同研討、鼓勵思辨,通過作家之間的思想交鋒,不但增進相互間的了解、開闊眼界,也促進了網絡作家和傳統作家彼此的學習、借鑒與共同進步。
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成立以來,已舉辦了多次網絡作家及網絡文學工作者培訓班,使廣大網絡作家及網絡文學工作者受益良多。網絡作家通過參加諸如井岡山培訓班等多種形式的文學活動,思想受到洗禮。在網絡文學組織工作上,浙江、江蘇等網絡文學較發達省市的網絡作協在機構、制度的組織建設,以及會員服務的工作模式等方面都為我們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先進經驗,一些成功案例也為我們未來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辦法。
為更好地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網絡作家,維護網絡作家權益,未來我們將成立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省作協還將繼續秉持“網絡有力量、作家有思想”的精神促進工作,爭取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以文學的力量推動社會向上向善。
切實維護作家權益 為網絡文學做好服務
甘海晶
隨著網絡文學從最初一個不為人所關注的小型產業,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每年盈利億計的大型產業鏈,近年來河南省亦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影響力較大的網絡作家。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河南網絡作家中較活躍的作者有三四百人,與四川、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地動輒數千人的網絡作者基數相比,雖然人數較少,但這些作家已逐漸成為了我省整個文學體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2016年8月,在省委宣傳部、省文聯領導的重視和指導下,我省作協籌備成立了河南省網絡文學學會,吸收發展了首批會員,并組織召開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與其他創作者不同,網絡作家人員分散,流動性大,很多作者沒有固定工作單位。因此,學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服務全省網絡文學創作者,引導會員參與網絡文明建設,強化行業自律,努力建設健康向上、規范有序、創新發展的網絡文學生態環境;積極探索建立網絡文學創作評價體系,按照網絡文學的特點和規律開展創作研討,加強文學評論,組織開展與傳統作家的交流互動;鼓勵推介會員的作品走向市場,推動會員作品的圖書和數字出版、翻譯以及動漫、游戲、影視改編等,擴大會員作品的社會影響力;積極發現和培養網絡文學創作、評論、編輯的新生力量,特別是為新人寫手提供上升通道,發展和壯大河南網絡文學創作者隊伍。
學會的成立也使省作協進一步延伸了服務手臂,擴大了服務范圍。在組織報送重點作品扶持、定點深入生活等項目時,省作協總是盡量照顧網絡文學作家。學會組織廣大網絡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并定期組織文學沙龍活動,請省內知名作家、評論家對重點作品給予指導,并對重點作品進行持續跟蹤關注。學會還建有多個微信群、qq群,便于發送文學活動通知,及時回應廣大網絡文學創作者的訴求。
網絡作家的流動性大等特點也導致了這個群體中不少人的社保、醫保的繳納,甚至信用卡申請等都成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行業管理方面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切實維護好網絡作家的權益,為網絡作家做好服務。
促進網絡文學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朱雙藝
貴州的網絡文學發展與其他省市相比相對滯后。據不完全統計,貴州省目前有近千名網絡文學寫作者,其中雖然也不乏在全國網絡文學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如fresh果果、南無理科袈裟佛、滾開、晴了、墨綠青苔、蕁秣泱泱、一笑傾晨等,但從整體數量和影響力上來看還略顯不足。
貴州省作協對網絡文學的發展十分重視,2016年起就開始重點聯絡貴州省有影響力的網絡作家,并通過他們將貴州籍的網絡作家集合到了一起。省作協不僅指派專人負責與這些網絡作家聯系、溝通,了解他們的創作情況、生活及學習情況,還對他們在創作中存在的問題,生活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給予積極的指導與幫助。
從2017年起至今,貴州省作協共推薦了40多名網絡作家加入了地方作協,吸納了13名網絡作家成為省作協會員,并推薦晴了、墨綠青苔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在省作協的積極努力下,2018年貴州省政府文藝獎將網絡文學納入文學類參評,墨綠青苔的長篇懸疑小說《連環罪:心理有詭》代表網絡文學首次獲得了貴州省政府文藝獎文學類三等獎。此外,省作協還經常性組織網絡作家參加政治思想、文藝思想與文學創作的專題培訓,在首屆貴州省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的35個學員中就有2名網絡作家。同時,亦推薦網絡作家為省政協委員,讓網絡作家參政議政,代表行業發聲等。
為建設一支有凝聚力的網絡作家隊伍,由貴州省作協牽頭,在全省網絡文學創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擬成立貴州省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貴州省網絡作家協會,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省作協將通過這兩個新的機構更好地團結廣大網絡文學創作者,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傳遞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網絡文學創作規律,提升網絡文學審美價值,示范網絡寫作創業模式,調動網絡作家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助推更多更好的、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學作品,促進貴州省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貴州的網絡文學事業一定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西部網絡文學需加快發展
劉金龍
近年來,甘肅省網絡文學事業快速發展,網絡作家及相關從業人員已達2000多人,優秀作品相繼涌現。目前甘肅網絡文學作家隊伍整體呈梯形分布,頭部作者和中層作者創作勢頭強勁,孑與2、志鳥村、月下魂銷、書狂人、豬三不、云起莫離、亂世狂刀等作者在各大文學網站表現亮眼。
2018年,甘肅網絡作家的作品有10多部被改編成影視劇;今年,在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指導下,由省文聯、作協、文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共同主辦了首屆甘肅省網絡文學八駿評選,引起了各方關注。縱觀全局,不難發現甘肅網絡文學的幾大顯著特點:起步晚、發展快,作者年齡偏小,作品多歷史、現實題材,這些特點也同甘肅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歷史地理風俗有一定關系。
在發展的同時,甘肅網絡文學也面臨諸多問題,如:網絡作家相對缺乏專業培訓和指導,亦無網絡文學專業領域的評獎評優項目;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部分優秀作者“外流”現象不斷;同東部沿海地區網絡文學行業對比,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將盡快成立甘肅省網絡作家協會,策劃網絡文學相關評獎評優活動,整合省內外各項資源,加快扶植本省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為加快建設網絡文學的西部陣地貢獻甘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