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蔣原倫:讓時光停留在那些日子
    來源:文藝報 | 蔣原倫  2019年09月18日08:01

    我踏進《文藝報》的時候,她已從刊物模樣改為報紙。我印象中覺得,還是原先那刊物模樣的《文藝報》有派,有厚度,也雅致。如果讓《文藝報》停留在那個時代多好呀!但是想來,如果不是這一改變,如果不是擴充版面要增加人手,自己就不可能和這張報紙有緣分。然而離開《文藝報》20多年后,回想起來,如果時光停留在我剛進《文藝報》的日子,那是最完美的。自己上山下鄉、返城讀書,一路走來,人生的目標一直在朦朦朧朧的前方,只是到了《文藝報》,才有讓時光停下的感覺,有點像歌德筆下的浮士德。

    1987年至1988年,是新時期文學井噴10年的尾聲,當然處于尾聲的我,并不知道一個時代行將結束,還以為這種情形會一直持續下去。其時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的繁榮如鮮花錦簇般絢爛,全國各種文學評獎活動方興未艾,將文學從一個高潮推向又一個高潮。一時間,全國優秀人才似乎全部集中到文學領域,年輕的作家和詩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早晨起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7點鐘的新聞聯播中,會把得獎者的名單和篇目播送到全國,那是何等的榮耀。這也給我天大的錯覺,以為凡是有思想、有才華的人一定是文學精英,而不關心文學或不從事文學的都是庸人。后來才漸漸弄明白,原來全國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有著同樣的才華和高尚的趣味。現在想來,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人們的思想解放首先表現在文學上是有其內在成因的。文學作為一面旗幟,一度聚集了那個時代最有熱情、最有夢想的人,雖然不是全部,也是絕大部分。

    由于在《文藝報》工作要約稿和取稿,自然能見到許多全國第一流的作家和學者,與他們有短暫的接觸和交往。頗為可惜的是,當時沒有記錄下來那些點點滴滴,現在回想起來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茫然感。當然有些事情還是留下深刻印象,如拜見楊憲益就是一例。老先生住在外文局的宿舍,在不大的客廳見到他,他熱情健談,見面落座寒暄幾句,就拿出一瓶啤酒,讓我自己倒上,他也是以酒當茶,和我邊喝邊聊。他是《紅樓夢》的英譯者,讓我吃驚的是他對《紅樓夢》的評價居然并不高。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評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惜那時只顧驚訝與詫異,居然忘了追問為何對這部自己親手翻譯的古典名著沒有高看一眼?從楊先生家回來,別人告訴我著名作家諶容的中篇小說《散淡的人》中主角的原型就是他,記得以前讀過呀,趕緊重新翻看。不過小說中那傲氣、睥睨周遭一切的酒仙形象和我直面的那位老人有點對不上。

    還記得在一個飯店采訪過現代文學大師王瑤,王老師體格敦實、親切平易,說話中氣很足。忘了是在什么語境下,談到了聞一多,他說聞一多從國外回來,在清華教課,學生們不滿意,喊出“打倒不學無術的聞一多”的口號,這又使我驚掉下巴。是的,偉大的學者不是一開始就那么偉大,但是那走麥城的情形還是令我大感意外。

    當編輯免不了要校對稿件。有一次校對王蒙的大作《文學:失卻轟動效應以后》,發現有地方文字不通,趕緊核對原稿,原來排字的工人師傅將第3頁排在了第2頁的前面,這才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此時,王蒙在文化部部長任上,小樣一出,已經有專人取走,他要親自過目。第二天王蒙的小樣回來,他只是在原稿上不通順的地方動了幾處,照樣又是一篇雄文,實在令我十分佩服。

    希望時光停留在那些日子,不完全是因為文學,還因為《文藝報》是我進北京后第一個工作單位,同事與同事、普通員工和領導之間的關系特別融洽。同事之間的爭論往往是文學方面的爭論,有時候也劍拔弩張,好像不把這些問題討論清楚,文學發展的道路就此走偏。這是一個可以專注于讀書、思考和寫作的年代,似乎不必太注重人際關系和社會世故,也表明那時報社小環境的和諧與領導們的寬容。

    引薦我進《文藝報》的是何孔周,接著拜見了陳丹晨、謝永旺和辦公室主任顧瑾。領導們對我語重心長的囑咐今天雖不全記得,但是記得他們的風范。謝永旺作為主編,上下班騎一輛自行車,而他是可以享有報社的專車接送的。在京城,換過幾個單位后越發感到他的正直、清廉和待人誠懇,實在是難能可貴。與謝主編相比,丹晨多了幾分幽默,這幾分幽默或許是他青春永駐的秘訣。由于丹晨直接領導我們理論部,接觸較多,恍惚間與他沒有年齡和職位上的差別,一直到今天,我仍叫他丹晨。那時在老謝、丹晨、泰昌和鐘藝兵面前,什么意見都可以表達,也都能得到善意的回饋,或許這就是古人追慕的可“直道而行”的“三代之風”。

    除了討論文學,還有共同進餐,我們經常光顧沙灘附近的小館子,互相付賬,那時不怎么實行AA制,印象中我的小領導潘凱雄最大方,請的次數最多,剛領了一筆稿費,立馬請客。雖然記不得凱雄穿過什么名貴的皮鞋,但是每回他領到一筆稿費,總說可以買一只皮鞋,不等他第二只皮鞋的稿費到,大伙已經把第一只皮鞋的錢吃掉了。

    胡吃海塞、開懷暢談的日子是最愉快的。文學創作需要慎獨,但文學評論和編輯常常與吃飯聯系在一起,多少能吃出一些靈感來,在這個吃飯群里出現的評論家,除了潘凱雄、賀紹俊、張陵、朱暉和后來的王干,當然還有經常來報社串門的作家和批評家加入。除此之外,還有應紅、于建、侯寰、張瑤、寒小風、楊海涓、曾莉等同事,吃得歡快熱鬧。

    我的知青戰友們一直在回憶上山下鄉那段輝煌而苦難的歲月,30周年聚會如此,40周年乃至50周年的聚會也如此。然而在我的記憶中,《文藝報》的那段日子是我青春歲月的延續。那是我人生中最自由歡快、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兩年多的時光也不算短暫,但是在記憶中只是曇花一現。回望往事,苦難的日子或許更有追憶價值,正如悲劇比喜劇有價值,但是于我,情感上最認同的仍是初進《文藝報》的那段歡快的日子。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精品多毛少妇人妻AV免费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超碰97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