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文學組織負責人培訓班在成都舉行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創新時代網絡文學工作新局面,進一步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以提高質量為生命線,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9月5日至8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全國網絡文學組織負責人培訓班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逾百位網絡文學組織負責人參加。此次培訓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中宣部《宣傳思想戰線開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文學戰線鍛造過硬素質、過硬本領、過硬作風,是中國作協開展“四力”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
培訓班期間,評論家胡平和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為學員們授課輔導。
胡平授課
在《增強“四力”,推動網絡文學創作新發展》講座中,胡平談到,無論傳統小說還是網絡小說,創作上很多地方存在共通點,比如結構的講究、細節的真實等基本的藝術要求是一致的。他以柳青創作《創業史》、“行業小說之王”阿瑟?黑利創作《航空港》《汽車城》、徐則臣創作《北上》、網絡作家章泥創作《迎風山上的告別》等為例,說明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正是作家“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現生活”的實際需要。他鼓勵學員們通過增強“四力”實踐,真正成為與時代同行的思想家,用手中的筆書寫社會生活滄海桑田的變化,創作出經得起時代考驗的經典佳作。
何弘授課
學員認真聽講
何弘以《新時代網絡文學的使命與擔當》為題為學員授課。他從如何認知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的現狀、網絡文學的地位、網絡文學面臨的問題四個方面深入講解。他希望學員們牢記從事網絡文學組織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團結、引導和服務好廣大網絡文學作家,根據網絡文學的特點和創作規律為他們創造更優良的創作環境和條件,各方聯動形成全國網絡文學組織工作一盤棋的格局。他談到,網絡文學歷經21年發展至今,重新梳理文學史的時候,它一定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作為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應當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看問題——發展歷史相對短不能成為網絡文學作品質量薄弱的理由,質量尺度仍然是是衡量好作品的生命線。唯有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履行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積極通過各種手段來推動網絡文學經典化的過程,未來才更有理由指認,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格局中,網絡文學是新時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葉凱在座談會上發言
吳正峻在座談會上發言
阿菩在座談會上發言
聆聽專家講座以外,學員們還在“全國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座談會”上展開深入交流。浙江省網絡文學中心主任、省網絡作協秘書長葉凱,江蘇作協聯絡部主任、省網絡作協副主席吳正峻,廣東作協副主席、省網絡作協副主席阿菩,上海網絡作協副秘書長秦風,重慶網絡作協主席靜夜寄思分享了這些網絡文學組織較發達地區的工作經驗和心得。河北作協、山西作協、遼寧作協、黑龍江作協、江西作協等11省區學員代表作交流發言。
蕭鼎發言
靜夜寄思發言
我本純潔發言
牛凳發言
西子情發言
結業儀式上,蕭鼎、靜夜寄思、我本純潔、牛凳、西子情等5位學員代表分別發言,匯報了培訓期間的心得體會。他們表示,學員們非常珍惜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回到各地后會把本次學習的收獲與更多網絡文學組織工作者以及網絡文學作家分享。通過學習,大家進一步明晰了當下網絡文學生存的境況、網絡文學發展面臨的挑戰和網絡文學組織在新時代應當擔負的職責與使命。在今后的文學組織工作中,將繼續以網絡文學作家共同關心和亟待解決的生存保障、版權保護、素質提升等問題為工作抓手,更好服務廣大網絡文學作家,更加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努力引導大眾更加客觀公正地看待網絡文學,引領網絡文學作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運用中國元素,講好中國故事,做新時代的正能量傳播者。
頒發證書
本次培訓班是中國作協落實中宣部《2019-2020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訓工作計劃》精神,舉辦2019-2020年全國文學業務骨干系列培訓班的第三期。培訓結束后,何弘和四川作協副巡視員羅勇為學員代表頒發結業證書。結業儀式由四川省作協副秘書長鄧子強主持。
培訓班學員還參加了第五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開幕式,并聆聽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的主題報告和四川作協主席阿來的主題演講。培訓期間,主辦方組織了“我的祖國”——網絡文學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采訪活動,全體學員到四川博物館、巴金紀念館等地參觀學習,領略當地風土人情,感受厚重的文化底蘊。(文、圖/中國作家網 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