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要有社會責任感,也要有社會擔當”
“網絡作家要有社會責任感,也要有社會擔當”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閱文集團主辦的網絡文學征文大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打破此前網絡文學“玄幻獨大”的模式,大賽極大地推動了現實主義網絡文學小說的創作。從自己熟悉的行業入手很好地彌補了網文作者們在寫作經驗上的欠缺,質樸的文字與詳實的故事依舊能觸動人心,引領了起點中文網警察小說創作之風的卓牧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日前,現實主義網文大神卓牧閑與上海政法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中心研究員張永祿,起點中文網副總編輯、閱文集團都市現實短篇頻道負責人李曉亮一道做客陜西北路網文講壇,暢聊網文的現實主義創作。
卓牧閑來自江蘇南通,在投身網文創作事業前,卓牧閑當過兵,參加過1998年抗洪,后來從事法律服務工作,因此結識了不少基層干警。他直言早年網絡輿論對于警察十分不友好,表示創作《韓警官》的初衷便是希望通過小說告訴讀者“現實中的民警是什么樣子,他們有多么辛苦,他們的工作有多么危險”。
為了展現基層警察最真實的工作與生活狀態,卓牧閑不僅去了很多派出所、監獄采風,還與時俱進地關注了各省市九十多個公安局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眾號,“我們現在的公安宣傳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不用跑來跑去就能看到他們每天抓了什么人、辦了什么案。”
“前不久我們淮安市公安局破了一個奇葩的案子,有一個犯罪嫌疑人居然從辦假證的地方偽造了一張中國銀行存折然后跑到銀行去取錢。”卓牧閑笑道,“你看小說時可能會質疑怎么會有這么腦殘的嫌疑人?但是現實中他就是存在的。”
在卓牧閑看來:“網絡作家要有社會責任感,也要有社會擔當。”通過大量真實案例并結合想象,他在《韓警官》《朝陽警事》中創作出的各種警情故事都是很有時代感的民生事件:土地房產拆遷糾紛、外來人口清理、社區綜合治理、城市暴雨水災、買房、騙貸、制售假證、城管、廣場舞老人、朝陽群眾、網紅最帥民警……讀者讀到的也不只有家長里短,還有由主線人物韓警官體現出的如何將法制觀念、政策規則、政府訴求落實于最基層的工作。
即有原則、又有手段、又不戳心,卓牧閑創作的警察小說對政府部門之間存在的弊病揶揄而有分寸,不失為政府基層工作的好教材,人氣與口碑急速飆升。《韓警官》隨后榮獲第一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優勝獎,并入選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2017網絡文學年度作品榜男頻榜;《朝陽警事》也獲得了第二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二等獎,兩部作品的IP改編價值亦備受影視圈認可。
在起點中文網副總編輯李曉亮看來,卓牧閑小說的走紅,貴在緊密連結了讀者的日常生活與情感。在創作現實主義題材方面,網絡作家也要比傳統作家更具優勢。來自各行各業的網絡作家不僅能從作者自身的經歷、采風取材創作,還能在寫作過程中獲得來自讀者提供的素材和和細節,使得作品更豐富、更生動。
“今天我們看現實主義,無論是《韓警官》還是《大國重工》,文風都是很自信、樂觀、明朗的,從小說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民族在走向強勢過程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這種網文風格的變化也代表了時代的變化,看到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老百姓內心是充滿自豪感的。” 李曉亮相信,雖然我國網絡文學起于幻想,但在未來的20年內,現實主義題材的比例會與幻想題材旗鼓相當。
上海政法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教授張永祿則指出,現實主義創作經過野蠻生長已經進入了一個作品內涵的發展期,一個國家介入引導的規范期,“我們今天的現實主義文學也是要強調主流價值的,它擁有寓教于樂的功能。”因此網文作者在創作現實主義題材時,也不能只是對生活進行簡單的描寫轉述,還要為其注入思想能量,實現藝術性上的超越。
卓牧閑也贊同道,盡管這幾年網絡文學在政府引導下出現了一個現實主義創作的小高潮,但其中是否能誕生給人類帶來精神指引的經典之作仍未可知。“作為作者,一方面我們要生存下來,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有自己的創作理念,對寫作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卓牧閑說,“雖然我是寫網絡文學起家的,但最后我成了一個嚴肅文學作家,說不定會有這樣一種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