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度與爽度兼具的司法題材創作 ——《風雪將至》的三個“貴在”
蘇方圓的長篇小說《風雪將至》長度19萬字,有著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結合的魅力。我講這部小說的三點好處。
第一點,貴在有生活。我們發現網絡小說的現實題材創作,有一大批是善于借助一個行業、借助一類人群來寫他們生活的。寫好了那些小說中人物的職業,構建起了豐富而有特質的生活。《風雪將至》是一部寫檢察官的小說,可以說是官場小說,也可以說是司法小說。總而言之,它直逼公檢法的第一線。這個小說里的行業和專業知識是非常系統、到位的。原因之一是這位作者就是地方的一位副檢察官。因此我們發現,網絡文學的作者常常來自我們現實生活的各個行業、各個職業、各個崗位,他們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專業作家,可以說是業余作家,或者說是大量各行各業的文學愛好者,他們本身就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在地性,能夠調用他們自身生活的閱歷和行業經驗創作網絡小說。這么一批有生活的作者來源,為今天的文學創作尤其是現實題材創作提供了重要的現實精神與活力的保障。
第二點,貴在有角度。寫這樣一部公檢法題材的小說,并慢慢深入到反腐,是非常難寫的。前幾年《人民的名義》獲得了巨大的反響,但是這樣一部電視劇是非常難做、也難以復制的。《風雪將至》需要提供不一樣的角度,讓敘事得以圓滿。小說的另一個難度在于,它實際上寫的是一個冤案。小說開頭就說:“我叫陸小紅,26歲,風華正茂,可惜我已經是一個死人了。”這個26歲的女子為什么會死?她的男友是不是被冤枉的?5年之后,新的女檢察官到位,這個案件一步一步被抽絲剝繭般揭開。最終,又歸結提升到我們的黨、我們的公檢法,是善于也勇于自我反思和探索真相的,把一個冤案慢慢地撥亂反正過來。將這樣的故事一步一步往前推,不但需要邏輯,而且需要勇氣和智慧,作者采用的角度非常好。
第三點,貴在有價值觀。小說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以反映黨和國家反腐的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深情地謳歌了反腐斗士堅定的信仰和勇氣。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講到黨員干部的素質修養問題。他提到,我們需要一個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我覺得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干部,他們“不謀私利,而是謀根本,謀大利”。在這個基礎上,他們“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為人民利益而檢視自己,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就克服,有問題就解決,有錯誤就承認并糾正錯誤”。這部小說用講故事的方式講出了這樣一些人物。
所以,我對這部小說善于寫、勇于寫這樣的題材表以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