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故鄉的傅雷
    來源:文匯報 | 陸晨虹  2019年07月16日07:08
    關鍵詞:故鄉 傅雷 舊居

    翻譯家傅雷先生在上海浦東地區有兩處童年的故居:其一是南匯下沙的王樓村傅家宅祖居,其二是在周浦鎮東大街租住的曹家廳。南匯是傅雷的故鄉。下沙古名鶴沙,古陸水草豐茂、白鶴棲息。據說傅雷因出生時哭聲如雷震天得名——這不由讓我想起同樣出生于南匯地區的張聞天,其名出自《詩經·小雅》“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白鶴之鄉南匯,是江海之匯、孕育人杰的息壤。

    我第一次尋訪下沙傅家宅是在2008年的春天,由世居南匯的師大同窗帶路,我們幾位老同學沿著當時狹窄的下鹽路、儲樓路、雙樓路,蜿蜒四公里一路東行,沿途幾乎沒有人知道:一代翻譯家的祖宅就在田疇深處的小河旁。傅雷祖居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末,三十多間房屋院落由磚墻門洞連通,梁上雕花多處可見,東墻外青磚小道屐痕深深。可惜的是,回字形的絞圈房子中,已經硬生生地插入了村民拆舊翻新的三層樓房,舊屋或庭階寂寂,或租住給了務工者,或堆積著不知何年的柴草雜物。傳說中的“四樂堂”和傅雷父親的書房無跡可尋;中庭院落雜草叢生,屋頂瓦片參差不齊,上空電線縱橫交錯……稍有生機的是:屋后臘梅,花剛開過,可惜“寂寞開無主”,“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譯家一生,幾經坎坷,傅雷故居,深隱落寞!

    水邊的這座老宅,門前張家灣水脈脈流逝,靜載世事炎涼;石橋對岸,竹林茂密,村外田疇,桃花灼灼。橋頭幾位曬太陽的老嫗在閑談,指望著老房子早點拆遷,早點住上新房子。

    我們問:“你們不希望傅雷的老宅保留下來嗎?”

    “破房子有什么用啊?”“天天盼著拆!”

    我們無言以對,揮一揮手,默默告別。我不知道,當年傅雷的父親去世后,母親帶著傅雷是坐船走水路、溯著千載咸塘港中運鹽船的纖歌,還是沿著咸塘西岸的青石板官道,走過至今猶在的沈莊老街永濟橋,北上15里外、號稱“小上海”的周浦古鎮。

    少年時代我曾兩次到過周浦,咸塘、周浦塘水路在此交匯,驚鴻一瞥中,云臺街、巽龍庵、立雪亭久久留在我對巨鎮的記憶里。傅雷母子先借居圈門街張家——主人張以誠(字履中)曾是教育家黃炎培的老師;后租住東大街曹家廳西半宅。曹家廳是座經典的江南明清庭院,相傳明代通政使趙文華奉旨閱兵時曾住。1999年的夏天,我初訪曹家廳,卻見歷經滄桑的儀門頭、歇山頂斑駁殘破,飛檐、木雕干裂發黑。隨著古鎮的大拆大建,仿古商業建筑步步逼近故居西墻。我有幸遇到了曹家廳的主人,在傅雷離開曹家廳后的80年來,曹家的后人仍然住在老宅。客廳的桌面玻璃板下壓著一張傅雷之子傅聰和傅敏在曹家廳側門前的合影,那是前一年秋天——1998年11月7日,傅家兄弟倆首度重返老宅,與房東家的第三代人握手相惜。他們登上陽臺俯瞰曹家廳大觀,走進院落、客廳、書房,撫摸著祖母用過的水缸、父親用過的老家具。那一天陪同在現場的洋涇中學藝術教師陸沈泉后來告訴我:“1998年10月,上海大劇院落成首演不久,傅聰與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合演莫扎特第二十鋼琴協奏曲及肖邦作品演奏會,此次尋訪故居應是乘隨演出之行。這天傅聰的回憶比較多,傅敏則一直笑而少語,大家都覺得,傅敏將來還有機會來,而傅聰或許就困難了。”

    其實并不然,兩年后的2001年,為紀念傅雷夫婦逝世35周年,傅聰又在上海音樂廳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借莫扎特、舒伯特和肖邦的名曲袒露了豐富的情感世界。傅雷逝世40周年之際,傅聰首次在南匯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傅雷雕像也在家鄉落成。2008年傅雷百年誕辰時,周浦名校八一中學更名為傅雷中學。

    2011年,傅雷逝世45周年,我們當年曾同訪傅雷故居的同仁重聚一堂,在浦東圖書館聆聽傅敏暢談父親的藝術人生。2013年春,我們重訪下沙傅雷故居。拓寬重建的下鹽公路上,已辨識不出傅家宅的道口,好在一路問來,當地鄉民已對故居非常熟悉。老宅已經搬空,搭建的窩棚、連同原來村民私拆故居建起的三層新樓都已拆為一片瓦礫,留下殘缺不全的絞圈房子等待著修復。踏進東間,墻上工整的毛筆字表格是公社化時期的最后一次工分記錄。橋頭兩位老婦見我們在“踏勘”,走過來憤憤地抱怨:“你看那間屋子,一夜之間遷進了好幾個戶口……”“那么好的新樓房拆掉了,這些破房子倒還要修!”

    老婦的話如同五年前一樣,讓我們再次無言相對:人們改善生活條件的利益訴求,不可能被紙面上的文物法所禁錮——即使是對鄉賢:黃炎培先生在川沙城東的童年讀書處“東野草堂”,不也被私拆、改建新樓了嗎?傅雷在周浦讀小學時的恩師、清代末科秀才、蘇東坡28世孫蘇局仙的牛橋“東湖山莊”,不也是在人去樓空多年失修后,門樓坍塌幾成廢墟、藏品被盜嗎?雖然周浦民間至今仍在流傳著傅母教子佳話,可其現實意義或許只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教育期望值。傅雷的藝術精神與情感世界屬于陽春白雪,其能賦予故鄉底層大眾文化眼光和人文追求嗎?

    但是這位譯作精湛、剛烈不屈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卻感染著幾代后世學子的良知:1966年,一位名叫江小燕的姑娘在傅雷罹難后,冒險收存傅雷骨灰,才使之47年后終于歸葬南匯故鄉。我的老師王意如教授曾和我聊起:“江小燕是我的學生,但當年我們并不知道她曾搶救了傅雷骨灰。1985年秋,她考入上海第二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半脫產的班,我至今清晰記得她年輕時的模樣——長長的藍布大褂,像是大學圖書館的工作服;不加修飾的直發,看書時眼睛因為高度近視而常常瞇縫著。臨畢業,她問我家里有沒有鏡框,我不解,原來她是要寫字送我:蠅頭小楷,工整漂亮。我當時住在老房子,沒去裱裝,十多年后搬家時,我想起了她的字,就到櫥頂上去找,但再也沒有找到……”

    在江小燕從青年變成耄耋老人的半個多世紀間,傅雷由死而生:《傅雷家書》從十幾萬字的小冊子進化為一部人文經典,與傅雷翻譯的 《歐也尼·葛朗臺》同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當傅雷的名字被寫上故鄉中小學的校名牌時,當故鄉的校園里,莘莘學子瑯瑯誦讀著傅雷的文字時,當下沙的傅雷故居開工修繕、周浦的傅雷圖書館藍圖初譜時……周浦古鎮的市井格局,卻早已湮沒于屢次破舊立新的改造;下沙水鄉的田園風光,在日漸擴張的城市面前能保留多久?——“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

    成人伊人精品色XXXX视频|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99香蕉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牛牛|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资源|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