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追憶中國兒童電視劇的“黃金期” ——訪中國兒童電視劇開創(chuàng)者果青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儲鈺琦 張楠  2019年07月11日08:30

    1958年至1966年是中國電視劇的初創(chuàng)時期。而兒童電視劇在早期電視劇時期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以北京電視臺(現(xiàn)中央電視臺)為例, 1960年至1966年的六年間,兒童電視劇的播出量占據(jù)了全臺電視劇播出量的50 %左右,可以說,兒童電視劇占中國電視劇誕生初期的“半壁江山” 。對于電視劇那段直播歲月、沒有留下任何影像的時期,我們充滿了好奇與疑問,它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探索和發(fā)展?對此,我們有幸拜訪了兒童電視劇的開創(chuàng)者——果青,和他一同追憶中國兒童電視劇的“黃金期” 。

    “開門辦兒童劇”

    自中國電視誕生之初,就有了少兒節(jié)目,同樣的,中國電視劇初創(chuàng)時期,也就有了兒童電視劇。1959年10月,北京電視臺(現(xiàn)中央電視臺)正式成立專門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少兒節(jié)目的少兒組,時任少兒組負責人的果青深知肩上的重任:“少兒組當時的任務就是‘為了滿足小朋友的愿望,給小朋友們看適合小朋友的節(jié)目’ ,所以為了滿足小朋友觀看電視劇的熱情和愿望,電視臺決定由少兒組創(chuàng)作和生產(chǎn)電視劇。 ”

    果青回憶,“其實當時少兒組并不具備拍攝兒童劇的能力,創(chuàng)作力量非常有限,對電視劇也不熟悉,慶幸的是我之前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部的工作經(jīng)歷,讓我比較熟悉和了解孩子,也積累了一定的編導經(jīng)驗,就這樣,憑借著一股熱情和責任,走上了一條開創(chuàng)中國兒童電視劇的道路” 。

    少兒組每月要完成既定的少兒節(jié)目,人員少、任務重,余力之外如何辦好兒童電視劇是少兒組面臨的難題。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果青想到了合作、合辦的方法:“當時有一個口號叫‘開門辦電視’ ,我們也可以‘開門辦兒童劇’ 。當時少兒組沒有專職編劇,沒有專職導演,也沒有專職演員,所以我們團結了社會上一批熱心兒童電視藝術事業(yè)的藝術家們,同時發(fā)動一些文藝團體的力量。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1960年8月,北京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推出了中國第一部兒童電視劇《憤怒的火焰》 。自此,在中國早期直播電視劇時期,兒童電視劇便占有了一席之地。從1960年至1966年,北京電視臺共播出40余部兒童電視劇,占全臺電視劇總播出量的近二分之一,其中有30余部由少兒組創(chuàng)作生產(chǎn),而且題材和內(nèi)容豐富,涵蓋古今中外,有正劇、喜劇、革命歷史劇、古裝劇、童話劇、科幻劇等。可以說,這6年時間是中國兒童電視劇的“黃金期” 。

    談到兒童電視劇取得的驕人成績,果青充滿感激:“在中國電視劇的初創(chuàng)階段,兒童電視劇能闖出自己的路,要非常感謝中央實驗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廣播電視劇團等專業(yè)團體給予的支持和幫助,使得‘開門辦兒童劇’得以實現(xiàn),保證了兒童電視劇的播出。 ”由于少兒組經(jīng)費十分有限,果青感慨道:“當時來幫忙創(chuàng)作拍攝兒童電視劇的大部分人都是零酬勞的。 ”

    1965年,果青及其團隊創(chuàng)作的兒童電視劇《校隊風格》劇照

    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兒童電視劇的條件是艱苦的,“開門辦兒童劇”所聚集而來的“合伙人”是無私的,從一開始的“摸不著頭腦” ,到占據(jù)半壁江山的播出量,果青和他的團隊大膽探索、齊心協(xié)力,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不同題材、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兒童電視劇,開創(chuàng)了中國兒童電視劇的先河。

    自主探索創(chuàng)造條件

    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兒童電視劇首先要解決的是劇本問題,因為當時電視剛剛興起,還沒有專供電視播出的劇本,因此兒童電視劇的劇目來源大多來自舞臺劇劇本。有了劇本,接下來就是改編和組織排演,為了盡可能消除舞臺劇“三一律”的影子,讓觀眾感受到電視劇帶來的時空感,而非舞臺感,果青想盡辦法做了很多嘗試。如在電視劇直播現(xiàn)場設置墻面,營造出室內(nèi)環(huán)境,并且還設置了一面活動墻(由專人扶著) ——由于攝像機十分笨重,難以輕易改變方向,當需要反打鏡頭時,活動墻就派上了用場。果青笑談:“當時有句話叫‘有條件要上,沒條件的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 ’我們就是在不斷遇到難題解決難題,再遇到再解決,也因為這樣的艱難條件,激發(fā)了我們很多靈感和創(chuàng)意。 ”

    果青以及他的團隊逐漸悟出了電視劇的特點和規(guī)律,結合實踐經(jīng)驗,于1965年按照電視藝術特征寫出了第一部兒童電視劇劇本《校隊風格》 ,這部劇通過兩所小學足球隊在爭奪全市足球冠軍的比賽中發(fā)生的事件,教育孩子們要發(fā)揚謙虛、謹慎、團結、協(xié)作的風格。同樣兼任編劇與導演的果青在劇本臺詞創(chuàng)作上頗下了一番功夫:“原來改編過來的劇本臺詞有的擺脫不了話劇的框架,比較文縐縐,有的像廣播劇,只強調(diào)聽,很難在鏡頭前表現(xiàn)。我們在這方面探討了許多次,通過排練、播出,慢慢找出了一些規(guī)律。 ”在《校隊風格》里,小演員們的臺詞簡潔而日常化,還有許多北京方言的使用,“這樣演員們演起來能比較熟練、自然,而不是在硬背臺詞,也讓觀眾更容易接受、產(chǎn)生代入感。 ”

    此外, 《校隊風格》還有足球比賽的劇情內(nèi)容,但比賽無法在演播室內(nèi)進行,果青介紹:“我?guī)е⊙輪T們到了學校操場,讓他們根據(jù)分鏡頭腳本來踢球,我再用16毫米黑白膠片拍下來,回到演播室里以后再按順序進行剪輯,直播的時候切換到膠片播出。 ”

    在果青留存的《校隊風格》分鏡頭腳本上,膠片拍攝的外景有56個鏡頭,包括遠中近景、特寫、大全景等景別,拍攝內(nèi)容有傳球、射門、過人、觀眾席等等。而這些鏡頭,都由果青一個人攝制完成,他回憶:“那時候好多外景都是我自己拿著攝像機去拍,另外最多還有一個人幫忙收現(xiàn)場音。 ”由于當時膠片無法錄音,回到演播室以后,果青還需要把外拍場景、現(xiàn)場音與直播表演鏡頭排好順序,以便在播出時剪輯在一起。“這三者的配合必須很謹慎、很準確,拍攝的時候就得把時間點記準,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行。 ”

    可以想象,一部兒童電視劇從創(chuàng)作、制作到播出,是如此不易。果青及他的團隊作為中國早期兒童電視劇的初創(chuàng)者,并未被當時的艱苦條件所束縛,而是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才撐起了兒童電視劇的一片天。

    創(chuàng)建小演員演出隊

    兒童劇與其他電視劇最大的不同是劇中參演的大多為小演員。一開始,少兒組經(jīng)常從北京各個小學臨時招錄小演員,但由于兒童劇排播劇目多、準備時間短、直播要求高,這種臨時招募小演員的狀態(tài)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對前期排練的工作要求更高。為了保證兒童劇的演出水準,果青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支熟悉電視藝術又相對穩(wěn)定的小演員隊伍,于是在1961年創(chuàng)建了少年電視演出隊,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少兒課余電視藝術表演團體。

    從課程設置到后勤管理,果青對演出隊親力親為、事無巨細:“請哪些老師上課、上課講什么內(nèi)容,這些我都考慮了很久。 ”演出隊里的小演員們來自北京各個小學,最小的才七八歲,經(jīng)由挑選后加入到演出隊,一般在周一至周五放學后以及周末到電視臺參加培訓和直播演出。有演出任務的時候,孩子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根據(jù)具體劇目進行排練,熟悉在鏡頭前的表演方式,其余時間則由表演老師給孩子們講解表演知識,學習怎樣去理解和塑造人物、怎樣表達情感。

    在兒童電視劇拍攝間隙,果青(左一)給小演員們講戲

    由于當時少年電視演出隊沒有專用的排練場地,每次培訓或排練的時候,果青會提前找好教室。“我們沒有固定的場地,電視臺哪間屋子空閑,我們就在哪兒上課或排演。 ”盡管硬件設施條件并不完善,演出隊的小演員們和老師們卻飽含著熱情。“有時候孩子們周末一整天在臺里排練,晚上參加直播,等播出結束已經(jīng)很晚了,我就會安排送孩子回家,保證他們的安全。 ”正是對孩子們從學習到生活的全方面關心和照顧,果青成為了小演員們的“大家長”和“大朋友” 。偶爾,小演員們的學習或者思想上出現(xiàn)問題,果青還會找他們談話,及時開導。

    此外,為了提高業(yè)務水平,更好地培養(yǎng)小演員,果青先后前往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和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進修,將所學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孩子們。而演出隊也不負眾望,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小演員,他們除了參演兒童劇,還承擔了其他少兒節(jié)目中的表演任務。果青評價道:“這些小演員們記憶力好,經(jīng)過訓練,演出的完成度高,一點也不亞于大演員。 ”之后,少年電視演出隊更名為銀河少年電視藝術團,許多當年團里的小演員如今已經(jīng)成為文藝界的明星,如王雪純、蔡明、許亞軍、洪劍濤、吳剛、蔡國慶、王菲等。對于曾經(jīng)創(chuàng)立的少年演出隊能收獲這樣的成績,果青倍感欣慰。

    果青與兒童劇的結緣雖是“機緣巧合” ,但更像是“命中注定” ,在兒童電視藝術領域深耕多年,早已有了難以割舍的情愫。早期直播電視劇時期,是兒童電視劇發(fā)展的“黃金期” ,這離不開果青及他的團隊所付出的努力與心血。如今,兒童劇已不再是電視熒屏的主角,社會對兒童教育的形式更豐富,適合兒童觀看的節(jié)目也越來越多元,但我們不能忘記在電視誕生之初,在各項條件不完善的情況下,有這樣一群人克服萬難,開創(chuàng)了兒童電視劇的先河,為兒童文藝事業(yè)作出了貢獻。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www.精品在线|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精品调教CHINESEGAY|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国产永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2017国产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91全国探花精品正在播放|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在|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