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故鄉和我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 彭明道  2019年07月02日08:15

    宋寶穎/制圖

    山還是那道山,梁還是那道梁。但房子變了,田垅變了。故鄉,變得不認得了。

    兒童相見不相識……“老人家找誰?”我找誰?找誰都行呵!“您是……”我也變了,故鄉的年輕人不認得我了。

    七十年了,能不變嗎?

    一晃七十年,故鄉是祖國的,我是祖國子民中的一員。七十年間,故鄉和我,都跟著時代的節奏——有時大步流星,有時悠閑自在,有時也跌跌撞撞地往前趕路。氣喘吁吁也罷,汗流浹背也罷,甚至有點病痛災星也罷,腳步,卻始終不曾停過。

    我的家鄉,是典型的丘陵地帶。一條條不高不低的山脈,曲折蜿蜒。這山與那山之間便是一片田垅,農民一家一戶地耕種著小塊田地。我的印象中,這應該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山美水美田垅美。那些小地名,什么斑竹塘、荷花塘、黃金嶺、太平嶺……多美!這里的語言,土話,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故鄉離城里只有十多二十公里,但很閉塞。很多老人,一輩子都沒見過汽車火車,也沒有到省城去過。在我們那里,小小的南雜店、肉鋪、藥鋪,都要跑好幾里路才有。故鄉雖然很美,卻很窮,閉塞就窮。

    1949年,故鄉開始變了。土改,合作化,接二連三。要干社會主義了,“耕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就是最好的動員口號!以前分散的、悠閑自在的勞動,變成了集體的、緊張的半軍事化行動,整個故鄉都處在熱烘烘的洪流之中。我不是一個安分守已的農民。1956年,憑著一手好字,區政府把我調去,辦一張油印的小報。我自己寫稿,自己編排,自己刻蠟版,油印500來份,分送到18個小鄉的高級社和工作隊員手里。3個月之后,我就被調到縣里去了。在縣里干了兩年,我還是不安分,參軍去了部隊。這時候,故鄉修公路、修水利、改天換地,一天等于二十年……我卻在部隊的嚴格訓練中,當炮兵、測繪兵,當偵察兵,寫詩歌,寫小說,成了新聞干事,創作員。“文化大革命”中,我挨批挨斗之后,被踢回老家,重新當了農民。

    故鄉不嫌我。公社有活動,常叫我去服務,寫橫批,寫標語。學哲學,還叫我當總輔導員,到中學代課。末了還帶著幾個能干的年輕人,到全社13個大隊清理賬目。這時,我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也把那不安分的毛病改了許多。“文革”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那是在歷史典籍中學不到的。我只是故鄉山腳下的一粒石頭。石頭有石頭的用處,筑路、砌墻皆是好料。也許我這一輩子不能當官,也發不了財。可是我能扛鋤頭,也能拿筆;會寫文章,也會犁田。那時,我出工很出力,糞桶比別人的大,箢箕比別人的深,犁田耙田,撒谷插秧,我都干,完全融化到農民群體中去了。農民尊重我,基層干部信任我,連青年小伙和姑娘們都喜歡我。農閑時,我折節讀書。幾年的農村生活,使我認識到一個真理:故鄉很小,它也是國家的一角;我很小,也是祖國原野上的一根草。扛鋤頭與拿筆,原本是一樣的生活。這時,部隊一紙平反通知,又把我從故鄉拉了出來。幾經輾轉,進入了省里的新聞單位。回頭一看,該做的,該學的,一點也沒耽誤。

    重出江湖,真是好運氣呵!我竟然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我拼命地寫新聞、寫“內參”,也寫點小說和報告文學。這時,故鄉和我一樣煥發了無限生機。人民公社體制不在了,責任制落實了,一切制約農業生產力的桎梏都打破了。故鄉的面貌一天天在改變。農民慢慢富起來了,破瓦房、爛茅屋拆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棟棟紅磚小樓。過去,他們羨慕城里人。現在,輪到城里人羨慕他們了。

    我已經變為城里人了。但是,和故鄉的聯系還是緊密的。故鄉人有什么事,村組與村組的矛盾,村里與鄉鎮的矛盾……都來找我。我也把故鄉當作自己接地氣的根據地。我愿意聽取故鄉人的心聲,聽取他們的喜怒哀樂。能幫的,我就幫一手。我一直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這使我充實、清醒、奮進。故鄉人并不把我當“城里人”看待。

    城里也在變呵!七十年前,這個省會城市,“南門到北門,七里零三分”。現在呢,城市規模擴大幾十倍了吧!寬闊的大馬路,和涅瓦大街、第五大道有得一比。林立的高樓,很有點曼哈頓的韻味。湘江和瀏陽河風光帶,比莫斯科河和波托馬底河岸的風景,更加秀麗、迷人……麓山青峰,湘江碧水,給古城增添了無限生機。我曾經在紐約和莫期科的地鐵站前徘徊,驚嘆那巨大的地下工程。現在,長沙地鐵也有三條線路通車了,還有五條線路正在緊張地建設中。要講地鐵站,那陳舊的曼哈頓地鐵站,和我們漂亮整潔的地鐵站,簡直沒法相比!初到肯尼迪機場,那氣勢,那高架橋,令人目眩神迷。才過了多久呵,我們這里的高架橋,國際機場,那氣勢,比它們還神氣!

    城市擴容,擴到我的故鄉去了。

    過去閉塞的鄉村,現在有了寬敞的大馬路,林立的高樓。超市、影樓、銀行、歌舞廳、電游室、餐廳酒店……鱗次櫛比。自來水開通了,公共汽車也開通了。進城辦事,半小時就到了。我的母校前面,是一片巨大的工業區,汽車制造廠,機器人企業,悄悄地在追趕著世界先進水平。田垅里早已經不種水稻了。一片片都是城市綠化必須的苗木花卉。年輕人買個車跑運輸,作點小買賣,收益掛在笑臉上。只有老年人在和我交談時,哀聲嘆氣:田都不種了,長此下去,只怕吃飯沒得米下鍋哩!

    這也難怪!故鄉,還是“城中村”的格局。我告訴這些故鄉的同齡人,眼目下是有些問題。不過,隨著祖國發展的腳步,都會解決的。困難會有,挫折會有,小病小災肯定會有。但糧食會有的,牛奶會有的,好日子在后頭呢!

    老朋友都笑了。他們問:你今年八十一了吧!我說,不,我才一十八歲。我從來就不安分。故鄉很年青,我也年青,你們也年青。我們還要跟著祖國的腳步,往前趕哩!

    老朋友要我給他們寫字。他們家里都建了新樓房,要有點裝飾。

    我問寫什么?恭喜發財要得不。他們都說,不要不要,要最時麾的。一旁的小年青附和著。

    我揮筆寫下了“健康長壽,萬物同春”。巴掌和笑聲一下蓋過來。

    我發覺,故鄉和我,連同我的祖國,都還年輕著呢!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yw|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麻豆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骚包在线精品国产美女|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2015|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97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jk制服|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精品第13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映画| 国产午夜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