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網絡文學創作的新高度
用網絡文學的形式表現這個風云激蕩的改革時代,在新時代講述奮斗者的“創業史”,成為當下青年網絡文學寫作者選擇的一種熱門創作類型。
新的題材涌現出來,如何寫才能吸引讀者閱讀,如何寫得具有文學性、經得起網絡文學市場的大浪淘沙,仍是擺在青年網絡文學寫作者面前的難題。
上世紀80年代,國家的偉大轉折為每一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洶涌的時代大潮也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成為網絡作家無窮的創作素材來源。反映改革開放初期的網絡小說大多屬于網絡文學類型細分下的穿越文,如執筆亂紅塵的《重生之時代先鋒》、大國雄起的《我的1982》等。這些穿越作品的設定嚴重依賴作者的“金手指”,即俗稱的“開掛”,情節往往荒誕飛揚,具有強烈的幻想傾向。在這種寫作思路的引導下,小說的情節往往走向崩潰,前后的連貫性逐漸缺失,讀者在獲得最初的閱讀快感后便很快失去了興趣。而《網絡英雄傳》系列、《揚帆1980》等作品則是通過現實主義的敘事方法,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同題材創作的這些缺點。
那么,如何創作一部好的網絡現實主義小說?
首先,好的現實主義小說要講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揚帆1980》的不足在于主人公的創業經歷太順了,一次次危機在擁有超前時代意識和強大行動力與決斷力的主人公面前迎刃而解,沒有失敗和挫折,缺少懸念和遺憾,整部小說似乎是主人公的成就展,故事的張力不足。在故事性上,《網絡英雄2:引力場》相對要好很多:故事從兩家國內互聯網公司的驚天賭約開始,在短短的幾章之內,鋪陳了巨量的情節線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展現了作者在網絡文學創作上的深厚功力。
網絡文學之所以能夠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力,就在于這種以讀者閱讀體驗為中心的寫作功力的訓練,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小說受讀者的歡迎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極高的可讀性。純文學對文學市場的失守,一個原因正是形式的探索榨干了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反而像《平凡的世界》這樣樸實的現實主義作品能夠一直受到幾代人的歡迎。這種創作意識是網絡文學作家應該堅守的。
其次,小說所迸發出來的現實力量主要來自于對現實生活的忠誠。
網絡文學也是文學創作,要寫好的作品門檻并不低,胡編亂造耽于幻想并不能賦予作品生命力,真實的生活經驗是文學創作不竭的源泉。《網絡英雄2:引力場》聚焦互聯網行業前沿,商場如戰場,商業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社會領域,但大到國際股票形勢,小到競爭策略的定奪,作者都把其中的利害關系、商業邏輯清晰簡潔地帶了出來,既巨細無遺地展現了互聯網行業的真實面貌,又避免過于專業化,消除了讀者的閱讀障礙。這很大一部分源于作者的真實生活體驗。財經作家吳曉波評價作者說:“20世紀90年代,郭羽是國內最早接觸到互聯網游戲的這批人之一,是業內資深的創業者和投資人。多年的實戰經驗讓他對于創業背后的決策和細節信手拈來。這些枝節本不易為人所知覺,在這本書中卻是隨處可見,讓我們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一次創業經驗,這是極為難得的。”而《揚帆1980》事無巨細地講述主人公周建平作為企業家的日常生活:從處理工廠的群體事件,到辦企業建廠的行政流程,不管是與朋友、對手、商業伙伴的宴請細節,還是與親人、朋友、同事的人情往來,每個場景、每次對話都能使人身臨其境。小說更值得稱道的是對物價、交通方式、國家政策等各種歷史細節的還原,在這緊貼現實的敘事中,讀者仿佛跟隨作者經歷了一次短暫穿越,回到歷史的現場,去感知那個特殊時代的人們的精神面貌和氣質心態。
網絡小說要做到這點,要求青年寫作者要以一種專業而嚴肅的心態去應對創作:要么做詳細的資料考證,還原歷史場景,要么具有真實的生活體驗,并最大限度提煉它描寫它。
小說需展現人物的成長,網絡文學也不例外。在塑造人物上有完美主義傾向,是許多穿越小說的通病。《重生之長袖善舞》《揚帆1980》等作品的主人公被塑造成“高大全”式的完美人物,除了超人的能力和意志,道德品質上也無可挑剔,讀者難以與之共情。塑造超人容易,難的是刻畫有著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作家阿耐的同題材作品《大江東去》中,主人公宋運輝取得成功之后,性格因受到名利的沖擊而變得扭曲,變得自私自利、剛愎自用,這是現實中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這也更能引起讀者更為復雜的情感反應,使之久久不能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