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為什么要鼓勵科學家創作科普讀物?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別必亮  2019年03月16日08:12

    科普圖書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載體,對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理念普及、科學精神傳承以及科學理想激發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普圖書的出版和傳播,影響、培養和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投身科學事業。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科普讀物,如華羅庚的《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 、張璽的《我國的貝類》 、周明鎮的《我國的古動物》 、沈嘉瑞的《我國的蝦蟹》 、方宗熙的《生命進行曲》和《揭開遺傳變異的秘密》等;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出版以來,廣受讀者歡迎, 2015年還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科普創作成就。

    然而,綜觀今天圖書市場上的科普讀物,不難發現我國科普讀物的創作出版仍存在一些問題。總括起來,可以歸納為“五多五少”:

    一是國外引進多,國內原創相對較少。如,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出版協會等四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所揭曉的2018年上半年30本優秀科普圖書中,引進圖書多達18本,本土產品僅12本。

    二是知識介紹多,精神傳播少。多數科普讀物就是科學知識的一般性介紹,對于隱藏于科技成就背后的邏輯魅力、科學家探索過程及探究精神少有涉及。而后者正是喚起求知與探索欲望、生成科學精神與科學理想的源泉。

    三是因襲過往內容多,關注前沿知識少。科普圖書內容明顯滯后于當代前沿科學研究。多數的科普圖書局限在常識性科學知識的普及性介紹上,對當前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及高新技術如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航空技術等的發展介紹少。

    四是跟風出版多,自主品牌少。以少兒百科類圖書為例,來自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的市場產品有20多種,內容陳陳相因,缺乏創新,高度雷同。有的作者和出版社在利益驅動下,出版的科普圖書粗制濫造,對我國科普教育帶來不利的影響。

    五是在讀者設定上,少兒讀物偏多,青年與成年人的讀物較少。科普圖書大多內容膚淺,形式單一,比較適合幼兒及小學生閱讀;將專業性與可讀性高度結合的、適合心智更成熟的中學生乃至成年人的科普讀物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而這個群體同樣需要科學之光的照耀。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關鍵在作者隊伍。我國科普創作的重任主要由科普作家承擔。科普作家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對相關領域也有一定了解,但是,與科學家相比,他們因缺乏長期跟蹤研究的深厚積累,缺乏真實的研究體驗,難以切身感受研究中的智慧與精神,難以深刻領會科學世界的奧秘,因而難以真正描繪出科學之美。科學家寫科普讀物則是最佳選擇,他們的專業性可以確保科普讀物的科學性,他們的權威性可以提升讀者對科普讀物的認可度,他們的研究經歷可以帶給閱讀者更多的啟迪。如華羅庚的《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系列科普書。但目前,極少有科學家從事科普圖書寫作或其他科普教育的工作,學術圈沒有多少人愿意做科普,甚至不屑做科普。這固然有科學家精力有限的因素,而評價機制制約則是更重要的因素:對科技工作者的業績評價仍以科研項目經費的多寡、學術論文和專利的數量作為評價標準,在許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兼職做科普作品不計工作量,也不算工作成果,對評職評級毫無用處,甚至科研人員從事科普創作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沒有“含金量” ,不能得到所在單位的理解和支持。此外,目前從國家、行業學會到地方和企業,我國雖然也有不少獎勵科學傳播的獎項,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科學傳播獎的設置體系、評獎數量、范圍、影響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換言之,從事科普工作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既無名也無利,使得科學家不愿意花精力做科普工作。

    在“中國創造”已成為時代強音的今天,科學家“缺位”科普應引起高度關注。為此,我們建議:

    一是改革評價機制,鼓勵科技工作者從事科普創作的積極性。建議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并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指導高校及科研院所改革工作評價體系,將科普作品納入績效考核中,鼓勵一流科學家從事科普工作,改變科普創作不被認可、不算科研成果的狀況。

    二是從制度設計上將科普教育納入科學研究范圍。國家每年都拿出了巨額資金支持科學研究,特別是支持重大課題或攻關項目,每年也都有不少項目通過結題驗收。這些科研成果代表了科學研究的新成就、新水平,讓民眾了解這些科研成果,對于提高民眾的科學素養大有裨益。建議修改課題管理辦法,在結題環節增加科普內容,即研究者提交的結題報告中應有科普教育活動,可以是進行科普講座,也可以是根據研究成果創作的科普作品。經過一定的積累后,即可將這些科普作品出版,讓更多人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

    三是運用激勵手段在科學家、科普作家及出版機構間建立聯動機制,鼓勵協同創作科普讀物。科普創作是將深奧的科學知識通過淺顯生動的語言和故事傳達給普通公眾,本質上是一項創造性和藝術性很強的活動。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文理分科早,導致部分科研人員文字表達不夠強,缺乏藝術性的科普寫作經驗,不能有效地把深奧難懂的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生動的科普作品。而要在短時間內提高科學家的通俗化寫作能力是不現實的,因此,需要走強強聯手之路,將科學家的專業優勢與科普作家的表達優勢及出版編輯的市場把握優勢相結合,以利于創作出讓大眾愿意閱讀的優秀科普讀物。2015年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10冊普及版《中國兒童百科全書》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該書即是由上百位學科專家和科普作家聯袂打造。

    四是在全社會營造鼓勵科學家科普創作與出版的大環境。國家要努力創造有利于科普創作的良好環境,完善和落實對科普創作的激勵機制。進一步健全評選優秀科普作品的機制,加大對優秀科學家、科普人員的獎勵力度;保護科普作者的合法權益,把科普作品納入科技人員的業績考核范圍,解決科普作家的職稱和待遇問題;加強科普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切實維護科普作家的合法經濟利益;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優秀科普作品出版的項目,資助科學家的科普創作,完善對科學傳播的獎勵辦法。

    五是出版社增強創新意識,推動優秀科普圖書出版發行。出版社要細分科普圖書閱讀對象,為不同年齡段讀者策劃適合的科普讀物。編輯要轉變傳統觀念,努力學習科技知識,加強對前沿科技的了解,增強自身的創新能力,確保勝任優秀科普作品的遴選與編輯工作。再就是要鼓勵出版社從自身優勢出發,設立優秀科普圖書出版的專項資助計劃,為優秀科普圖書創作解除后顧之憂。還要利用“互聯網+”做好全媒體的營銷宣傳,擴大科普讀物的市場影響力。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 四虎8848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妞www精品视频一级下载|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久久天堂AV女色优精品|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99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精品乱码一卡2卡三卡4卡网|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国产精品hd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