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為時代培根鑄魂
矚望新時代文藝
梁鴻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能人進入了現在,思維方式還停留在過去,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在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中發光發熱。新時代需要新表達,新時代圖譜要反映新時代本質。面對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作家藝術家面對現實的復雜變動,面對生活的熱點、難點、痛點,能不能由表及里,能不能把握得準時代脈搏、時代特征,考驗著創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與筆力……【詳細】
創編互動 培根鑄魂
施戰軍
新時代的文學期刊不可能只是等著來料加工,應該擔起激發、引導創作之要務。《人民文學》這幾年一直致力于新時代文學的蓬勃生成,期盼著能夠為新時代文學的豐富發展提供“文質相炳煥”的代表作。因此,編輯與作家的互動越來越具體,業務的導向意識越來越自覺。我們僅從小說方面舉幾個例子。最早發表的脫貧攻堅主題的中篇小說《高腔》,便在感人的扶貧故事的同時,特別注意到這一地區作為川劇高腔的原鄉,基層民間藝術敘說與國家行動的過程、效果的無縫對接……【詳細】
用文學為時代培根鑄魂
彭學明
要為時代鑄魂,先得自己有魂。這個魂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為時代明德”、“用明德引領風尚”的家國情懷,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指出的“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上有責任,筆下有乾坤”。這是文學藝術的精氣神,是文學藝術的骨和鈣。胸中沒有大義,作品沒有情懷;心里沒有人民,作品不入人心;肩上沒有責任,作品沒有擔當;筆下沒有乾坤,作品沒有格局。我們的文學藝術,有大義才會有大德,有人民才會有人心,有責任才會有擔當,有乾坤才會有世界……【詳細】
多出精品 奉獻人民
路英勇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主題出版”大年。作家出版社把深刻反映70年來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藝術展現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優秀文學作品作為“主題出版”的重中之重。對這些作品,出版社投入優質編輯資源,精心規劃生產流程,將按計劃陸續推向市場。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大對這些作品的推廣力度,通過各種宣傳營銷活動,向廣大讀者傳達中國人民砥礪奮進70年的輝煌成就,展示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優勢,增強自豪感,激勵自信心,充分發揮好精品文學出版的社會效益功能……【詳細】
堅定文化自信 做好“四個堅持”
徐可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關鍵詞是“明德”。“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一切有責任擔當的作家,要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文藝創作是個性化的勞動,但是不能僅僅滿足于表達個人的小情感、小悲歡,更不能成為渲染暴力、色情、低俗的工具。古人把“立言”與“立德”“立功”一起并稱為“三不朽”,作家要做到“立言”先“立德”,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