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學精品培德鑄魂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寧委員
“2014年和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分別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這次又親自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政協委員,參加聯組會,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文藝事業、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高度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寧委員表示,作為古典文學研究者,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很受鼓舞、啟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我個人的研究體會來說,中國古典文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歷史上許多作品,對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發揮了巨大作用。”劉寧委員說,越是文學中的精品,其培根鑄魂的力量就越巨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于理解什么是精品、精品如何產生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中國歷史上那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經典之作,其作者都有對時代人生的深刻認識。”劉寧委員表示,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錘煉精品、追求原創的文化創造中,必須以立德來作為堅強有力的精神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發出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的時代召喚,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努力創造精品,為社會培根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