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華文明始于殷商?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破除了這個國際偏見
    來源:文匯報 | 劉斌 王寧遠 陳明輝 朱葉菲  2019年02月11日08:59

    建設中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視覺中國)

    良渚玉鉞

    良渚玉琮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滬蘇浙皖之間的聯系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密切。人們卻可曾知曉,早在五千年前,這片土地就是文明高地,孕育出華夏版圖上光彩奪目的區域型考古學文化——良渚文化,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擲地有聲的實證。并且,隨著考古的持續推進,良渚文化還在不斷刷新人們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距今5300年至4300年。大多數人對于它的印象,或許停留在亮相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上的良渚玉琮。玉琮上作為神人、信仰象征的神人獸面紋,以及一毫米刻四五根線的細密陰紋線刻技藝,無不折射出良渚文化的璀璨。事實上,對于良渚玉器的認識,繞不開它所身處的場域——良渚古城。這正是整個良渚文化的核心。

    1936年,一位名為施昕更的學者在家鄉余杭縣良渚鎮的偶然發現,掀開了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當時,大批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石器、玉器于此出土。略顯尷尬的是,此后很長一段時間,良渚文化似乎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僅僅被當成東方文明的曙光一縷,鮮少有學者強調它已經明確跨過“文明”的門檻。是自上世紀80年代起的一連串考古重大突破,令良渚文化一次又一次驚艷世界:1986年、1987年,反山、瑤山兩處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最高等級的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被相繼發現;1992年,超巨型建筑基址——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浮出水面;2007年,東西約1700米、南北約1900米,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最終得到確認;2015年,良渚古城外圍水利工程震驚世人……

    良渚古城在中國同時期古城中是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一座,在世界同類遺址中都極為罕見,被譽為“中華第一城”。而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則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水壩系統,設計范圍超過100平方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壩”。擁有完整都城結構的良渚古城,由內而外依次為宮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圍水利系統。這一切,一方面令人不禁好奇,五千年前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方國,另一方面卻悄然拉直了一個問號,當時國家已出現,文明已形成。

    今天,讓我們走近良渚文化,走近長三角城市群這一綿長深遠的文化基因。

    ——編者

    根據我國的歷史文獻,我們一般將夏作為王朝的開始,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夏代開始的年代被暫定為公元前2070年。但由于處于晚商階段的殷墟,才發現大量青銅器以及銘刻有文字的甲骨等遺物,以致國際學術界一般都認為中華文明僅始于殷商時期。

    國際學術界對中華文明的認識存在著三個誤區。第一個誤區是將中華文明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而忽視了中華文明形成之前還存在著多個區域文明。第二個誤區是將中原文明作為中國早期文明的唯一代表,而以中原文明的形成作為中國早期文明形成的標志。第三個誤區是以青銅器、文字作為判斷文明的絕對標準,而將未發現青銅器、未破譯文字的文化摒除出文明之列。良渚文明的確認將有助于破除上述偏見。

    我們知道,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和哈拉帕文明分別處于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所處地理位置相對獨立,文化面貌較為統一,且均產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而中華文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指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中心形成的大的文明體,實際上是多個區域文明逐步融合的產物。

    遼闊的中華大地包含多個相互獨立的地理單元,距今9000年開始,在這些不同的地理環境下逐步孕育出多個具有不同文化面貌、不同發展譜系的文化區系,如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海岱地區、甘青地區,長江流域的四川盆地、江漢地區、環太湖地區,以及北方地區和珠江流域等,形成以中原地區為核心,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若干文化區為主體,再聯系周圍許多個區域性文化的一種重瓣花朵式的格局。

    從距今6000年開始,各區系進入文明化、城市化、復雜化加速發展的新時期,在距今5500年到4000年間,形成了許多強勢的文化,如較早的廟底溝文化、凌家灘文化、紅山文化,稍晚的距今5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大汶口文化,更晚的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煤山文化、齊家文化、陶寺文化等。這些文化中不少已進入文明階段,但這一時期,面貌統一的中華文明尚未形成,我們不妨稱之為區域文明時代。良渚文明就是中國區域文明時期的重要代表。

    北緯30°是一個神奇的地帶,造就了許多偉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哈拉帕文明所處的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均大致位于該緯度帶附近。良渚文化的核心分布區——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也大致處于這個緯度。環太湖流域西依茅山和天目山山地,北、南分別以長江和錢塘江為界,東瀕東海,總面積約3.65萬平方公里,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非常適宜人類的生存繁衍。

    中國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的古文化發展序列清晰,是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獨立的文化區,從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先后經歷了馬家浜文化(5000-4000BC)、崧澤文化(4000-3300BC)、良渚文化(3300-2300BC)、錢山漾文化(2300-2100BC)和廣富林文化(2100-1800BC)等發展階段。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馬家浜晚期末段,東山村遺址便已出現編號為M101的早期權貴墓葬,墓中隨葬品共33件(套),其中玉器21件,玉器種類有玉璜、玉玦、玉管等,該遺址還發掘出一批公元前3800年前后的崧澤文化早期的隨葬較多陶器、玉器、石器等的貴族大墓,這些大墓集中于一個墓區,與小墓分開埋葬,顯示出當時已存在明顯的社會等級分化。馬家浜、崧澤時期的文化積累為良渚文明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良渚文明所處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2300年,這是中國史前文化發展的特殊時期,經歷了黃河流域廟底溝文化、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油子嶺文化、凌家灘文化、崧澤文化和北方地區紅山文化的擴展與融合的大發展之后,各個地區的考古學文化逐漸走向一段穩固而快速的發展階段。良渚文化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支。良渚文明存在的時期,也正是古埃及、蘇美爾、哈拉帕文明開始出現的年代。鑒于此,我們認為以良渚文明為代表的這一時段,可稱為良渚時代,它上承廟底溝時代,下啟龍山時代,是中國乃至世界文明誕生及發展的重要時期。

    良渚古城遺址是整個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它與良渚玉器等一同構成良渚文明的最具代表性的物質遺存。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地區,處于一處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的C形盆地北部。古城南北分別峙立著大遮山和大雄山兩座天目山余脈,西部散布著一系列低矮山丘,這三處山體均距古城約2公里,向東則是敞開的平原,總體有一種以山為郭之感。發源于天目山脈的東苕溪,自西南向東北蜿蜒流過,最終向北注入太湖。可見,古城所在的區域有著廣闊的腹地、優越的自然環境,由此帶來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

    自2007年良渚古城發現和確認之后,經過七八年不間斷的考古發掘、調查和勘探,我們對良渚古城的結構布局和格局演變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良渚古城的核心區可分三重,最中心為面積約30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宮殿區,其外分別為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內城和面積約800萬平方米的外城,堆筑高度也由內而外逐次降低,顯示出明顯的等級差異。同時古城北部和西北部還分布著規模宏大的水利系統和與天文觀象測年有關的瑤山、匯觀山祭壇,在古城外圍也存在著廣闊的郊區,良渚古城核心區、水利系統、外圍郊區的占地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規模極為宏大。整個城市系統的布局與山形水勢充分契合,顯示良渚先民在規劃古城之時視野之廣闊。

    良渚人創造的規模龐大的城市系統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書寫了輝煌的篇章。莫角山宮殿區堪稱中國最早的宮城,宮殿區的面積要遠遠超過年代更晚的龍山時代的石峁、陶寺和夏代的二里頭的宮殿區或宮城。宮殿區、內城、外城的格局類似后世都城中宮城、皇城、外城的三重結構體系,這是中國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具有重要的開創意義。以8平方公里的外城計算,其占地規模一直領先了1500年,直到距今3500年前后才被鄭州商城超越。

    (作者均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2021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国产精品白丝jkav网站|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卡2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麻豆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久久99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