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覽河山壯美 感時代精神 ——中國美術館舉辦“美在河山”大展迎接新中國70華誕
    來源:光明日報 | 榮池  2019年01月27日09:20

    南湖(油畫) 顏文樑

    幸福之路(油畫) 馬常利

    新中國成立以來,以表現山水、風景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層出不窮。藝術家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筆下的壯麗山河贊美祖國,謳歌時代,譜寫了一部絢麗多彩的美術史章。

    黃賓虹“渾厚華滋本民族”的云山氣象,傅抱石“待細把江山圖畫”的大氣磅礴,潘天壽“強其骨”筆墨之下的山花爛漫,李可染萬山紅遍的壯闊雄渾,朱德群色光交融的朦朧之美,吳冠中點線面構成的形式樂章……諸多流派、不同風格藝術家的251件風景題材作品于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齊聚,不僅為廣大觀眾獻上了滿滿的新春祝福,也為中國美術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覽開啟了序幕。

    作為中國美術館2019年的開年大展,“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1949-2018)”以“北國風光”“青山嫵媚”“山川不朽”“古都新貌”“山川巨變”“民族精神”六大篇章展示祖國大好河山壯美的自然風光和藝術家豐富的心靈風景,眾多難得一見的重量級經典名作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展。

    名家筆下江山如此多嬌

    “這次中國美術館真是拿出了‘壓箱底’的藏品!”展廳內,面對李可染的《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一名觀眾發出感嘆。20世紀60年代初,偶得故宮內府朱砂的李可染大膽嘗試以此創作“萬山紅遍”系列,生動表現了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經典詞句,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國近現代畫壇的地位。據了解,李可染曾創作過7幅《萬山紅遍》,此次展出的1963年版刊載于第6期《美術》雜志,并由李可染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作品以朱砂色鋪陳畫面,可謂大膽創新,在紅黑對比中寫南國深秋美景,詩意朦朧,可觀可游。

    提及新中國美術經典,還有許多繞不開的重要作品。用作展覽宣傳海報的《錦繡河山》便是其中之一。此畫是1952年賀天健為慶祝世界和平大會在北京召開而創作的,它以獨特的“螺青法”和“籠青法”破除了自古以來青綠、金碧山水整飭繁復的呆板格式,以更為生動的氣息氛圍,來展示祖國河山的壯觀雄偉。《錦繡河山》展出后反響極大,黃賓虹寫信向賀天健道賀,傅抱石更是在《人民日報》撰文贊其技藝。

    中央展廳里,錢松喦的《紅巖》引來眾多觀眾駐足。1960年,時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的錢松喦,同院長傅抱石等畫家一起開啟了全國空前的二萬三千里寫生。錢松喦將創作思路聚焦在了一個“紅”字上。此前鮮有人敢以朱砂、洋紅等顏色描繪黃土坡和巨巖。錢松喦在創作《紅巖》時,不僅在構圖上以紅色山巖托起建筑,還別出心裁地用白描手法將芭蕉畫成白色,使畫面產生強烈對比,成為山水畫推陳出新的范式。

    大展中“壓箱底”的藏品還有很多。將表現中華大地南北不同景致的作品分門別類地呈現,也是此展的亮點之一。黃賓虹的《蘇堤春曉》、潘天壽的《記寫雁蕩山花》、劉海粟的《潑墨黃山 滿庭芳》、吳冠中的《魯迅故鄉》、林風眠的《魚鷹小舟》、潘高鵬的《水鄉印象》等作品飽含南方山水溫情脈脈的人間情味。趙望云的《高原春曉》、方濟眾的《三月塞上風光》、何海霞的《春在田間》、羅爾純的《新疆之春》、靳尚誼的《陜北高原》、伍必端的《天山腳下騎馬人》等作品則詮釋了北方景致的雄闊、浩然之氣。千峰競秀、萬壑爭流,春花秋月、冬雪夏云,游于此展皆可“一網打盡”。

    人文風景凝聚民族氣概

    “河山之美,在于自然偉大的構造,也在于不同時代人對自然的再造。”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介紹此展時說。漫步展廳,除了能欣賞北國風光,領略青山嫵媚,也許還能聽到工地上的勞作號子、碼頭邊的嘈雜汽笛、工廠里的蒸汽沸騰以及紛繁悅耳的都市交響。

    新中國成立后,藝術家們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之中。他們到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寫生,深入生產一線采風,創作了大量反映工業、農業、水利建設等場景的精品力作,生動展示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改天換地的英雄氣概。

    1956年,吳作人來到剛剛開始施工的黃河三門峽水庫工地,壯美的景色和改造山河的宏圖令他激動不已。他計劃創作一組以黃河為主題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三門峽工地》便是其中之一。畫面上,黃河由遠方蜿蜒奔流而來,兩岸巖石陡峭,遠方山巒連綿。在粗獷雄渾的山水之間,畫家特意畫出了正在施工的人們,人的渺小和自然的雄偉形成驚心動魄的對比,但恰是在這樣的對比中,突顯出人們敢于挑戰自然的勇氣和決心。

    與《三門峽工地》中讓人望而生畏的雄奇天險有所不同,馬常利的《幸福之路》以溫柔的色調表現了康藏公路的開通。“起初的計劃是想表現修筑公路時艱苦的勞動場面,但又覺得這種直接的表達方式缺乏詩意,所以我選擇了兩個藏族婦女在路邊打水小憩時,恰逢對面公路有車隊魚貫而下的場景進行描繪。”馬常利在談及自己的創作理念時曾表示,無論畫人物或者風景,他都要求自己用油畫的色彩表現不同的生活特點及情趣,力求用樸實含蓄的筆觸,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情感溫度。

    金志遠的《戰鐵山》分別從近、中、遠景多層次切入,展示了人們改造自然的氣魄;劉子久的《為祖國尋找資源》將精細勾勒的人物點綴于山脊之上,并借山云處的留白突出其輪廓,將觀者的視線聚焦于尋找資源的勞動者;胡善馀的《新安江大壩建設工地》用堆疊的筆觸表現了施工現場塵土飛揚的繁忙景象。除了對勞動場面的謳歌,藝術家們也熱衷于對各領域建設成果的描摹。石魯的《古長城外》中,古長城與新鐵路形成鮮明對比;魏紫熙《天塹通途》中的南京長江大橋氣勢恢宏;吳冠中的《都市之夜》耀眼奪目;關山月《新開發的公路》中野生動物與現代交通工具相映成趣。周令釗的《北京天安門》、陳堅的《二零一五年九月三日》、康劍飛的《“新北京”系列之鳥巢》等作品皆聚焦首都發展,切片式地展現了北京在古今交匯時的風采。

    此外,展覽還特別展出了顏文樑、宋文治等藝術家以南湖、瑞金、古田為題的畫作,為觀者打開了探尋歷史空間的通道。《南湖》《瑞金梅坑云石山》《古田光輝染層林》等作品中,藝術家將革命圣地的崇高感、莊嚴感呈現出來,形成一種紀念碑式的視覺質感,成為觀眾感懷革命歷史的基點。

    “今年是新中國70華誕,回顧70年來中國美術走過的道路,可以用‘繼承’與‘發展’來概括。”吳為山表示,此次大展展出的優秀作品不僅將自然的神形刻畫得入微入骨,熔鑄了藝術家們的人文理想和詩性情懷,更見證了不同時代的審美追求,象征著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崇高和不朽,為中華兒女世代情感所系的這片大地呈現出美的形式。在“迎新春”和“為祖國慶生”的雙重時間背景下,此展更顯意義非凡。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精品久久国产字幕高潮|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2021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一级毛片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