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18年網絡文學: 質文沿時 崇替在選
    來源:文藝報 | 周志雄  2019年01月25日08:07

    2018年,原有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優秀原創作品推優等榜單繼續發揮引領網絡文學評價的作用。從總體現狀看,網絡文學的生態環境正日漸優化,行業越來越規范,對從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網絡現實題材作品描繪了不同階層、不同行業的社會生活風貌,喚起了讀者對熟悉而陌生的身邊生活的感同身受,加深了讀者對現實的認識,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

    如果以1998年痞子蔡在BBS論壇上發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算起,至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已經走過20年的歷史,面對20年的成績與經驗,2018年有各種文學活動對此進行盤點總結。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中國網絡文學20年發展研討會”,推出“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貓膩的《間客》、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今何在的《悟空傳》、阿耐的《大江東去》、蕭鼎的《誅仙》、辛夷塢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蕭潛的《飄邈之旅》、桐華的《步步驚心》、酒徒的《家園》、金宇澄的《繁花》、月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天下霸唱的《鬼吹燈》、wanglong的《復興之路》、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血紅的《巫神紀》、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我吃西紅柿的《盤龍》、蝴蝶藍的《全職高手》、辰東的《神墓》入選。這20部作品大體體現了網絡文學的發展歷程,入選作品兼顧了作品的社會影響力、文學性、類型代表性等評價標準,是對20年網絡文學經典化道路的總結。

    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縱向展示了網絡文學20年發展歷程,遴選出網絡文學20年大事記、20部優質IP作品以及20個關鍵詞,從行業的規模、寫作者的收入、作品的質量、產業的轉化、讀者的分布、政策導向的調整、外在環境的變化、未來的趨勢等方面全面總結了我國20年網絡文學的歷史成就與發展動態。網絡作家已經成為我國文化戰線上的重要力量,網絡文學的價值和意義越來越受到認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一樣承擔著重要的歷史責任和文化使命,網絡文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要當代文學形態。

    2018年,原有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優秀原創作品推優等榜單繼續發揮引領網絡文學評價的作用,此外,各級組織對網絡文學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一面是各級部門對網絡文學的關注和扶持,另一面是對網絡文學的引導和管理。從總體現狀看,網絡文學的生態環境正日漸優化,行業越來越規范,對從業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網絡人氣小說影視改編受關注

    繼2015年網絡文學IP熱后,2018年一些著名網絡作家的作品改編的影視劇依次播出,如唐家三少的《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小狐濡尾的《南方有喬木》、月關的《夜天子》、貓膩的《將夜》、驍騎校的《橙紅年代》、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孑與2的《唐磚》、辛夷塢的《原來你還在這里》、priest的《鎮魂》、丁墨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流瀲紫的《如懿傳》、天下歸元的《凰權》《扶搖皇后》、電線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南派三叔的《沙海》、樂小米的《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半明半寐的《媚者無疆》等。從題材和作品風格來看,仍以娛樂化較強的作品為主。主要集中在現實、穿越、玄幻、歷史、言情、懸疑等小說題材上,依托網絡小說的主角光環定律,挑選符合人物氣質的青春靚麗的演員主演,以緊湊曲折的故事,輕松明快的風格演繹人物的愛恨情仇,有笑點、有淚點,將人氣網絡小說中的各種“梗”通過視覺形象再現出來,引發觀眾觀看熱潮。

    2018年“女性向”群體為主流受眾傾向明顯。這一方面是因為時代經濟的發展,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網絡小說中女性作者表達“女性主義”的聲音越來越強,“女頻文”與“男頻文”分庭抗禮;另一方面是因為女性群體對影視劇的關注度較男性群體高,文學網站在IP運營中對影視改編作品考慮女性群體的接受,延續了“女性向”特點,形成了“她經濟”接受群體,由此催生出一批“女性向”IP劇的出現,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萌妻食神》《雙世寵妃》《國民老公》《香蜜沉沉燼如霜》等。《香蜜沉沉燼如霜》播出不到一周網絡播放量超過7億,《萌妻食神》上線三小時點擊破億,兩天破兩億,兩周破10億。這得益于網絡小說作品富含女性喜歡的故事元素,能充分滿足女性的情感體驗和心理需求,如浪漫、甜寵或苦虐的愛情,不斷成長的富有獨立個性的女主人公,細膩纏綿的情節,帥氣、多金、用情專一的男主角,充滿諧趣的人物對話,別出心裁的笑料等等。

    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仍然是一個頗受熱議的問題。影視劇和小說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影視劇對故事性、邏輯性和情節節奏的要求比小說更高,所面對的接受群體也有較大差異,影視劇在播出前會接受更嚴格的審查。小說中的一些枝蔓情節,一些相對小眾化的趣味不符合影視劇的要求,不合乎主流價值觀和大眾審美要求的人物形象,在改編的時候會做出較大的改動。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在分享小說帶來的人氣的同時,往往也會因為改動過大而引起“原著粉”的不滿,如天蠶土豆的《武動乾坤》、驍騎校的《橙紅年代》對比原著改動很大,《武動乾坤》《斗破蒼穹》改編的電視劇引起的關注度和評價遠不如原著。網絡小說及其改編的影視劇需要創新,跟風的作品沒有出路,《如懿傳》沿襲《甄嬛傳》《羋月傳》的套路,情節雷同,引發觀眾吐槽,《十里桃花后傳》的觀眾反響遠不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萌妻食神》融合穿越、甜寵、美食、懸疑等多重元素,令人“腦洞”大開,受到觀眾好評。

    名家名作影響大,現實題材受重視

    2018年速途研究院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發布,綜合作家在網絡文學領域內作品熱度、作品IP改編潛力、改編作品的影響力及作家個人在粉絲受眾中的認可度、知名度、社會影響力等因素,男頻TOP5為:唐家三少、辰東、我吃西紅柿、貓膩、天蠶土豆;女頻TOP5為:丁墨、葉非夜、天下歸元、蘇小暖、希行。同時,會說話的肘子、卓牧閑、我會修空調、志鳥村、橫掃天涯、囧囧有妖、紫伊281、百鳥朝鳳、西子情、意千重等一批頗具潛力的作家脫穎而出。

    2018年度網絡名作家相繼推出他們的新作。唐家三少《斗羅大陸外傳唐門英雄傳》一經推出便登上“新銳會員周點擊榜”、“周推薦票榜”、“簽約作家新書榜”三榜榜首。風御九秋在17K文學網連載都市異能類小說《歸一》,居盛典投票數第一名。柳下揮在起點中文網連載都市生活類小說《同桌兇猛》。2018年“潛力榜”作家比較有影響的作品有:會說話的肘子的《大王饒命》、我會修空調的《我有一座恐怖屋》、百鳥朝鳳的《報告首長,我重生啦!》、宅豬的《牧神記》等等。

    近年來,在各級主管部門和文學網站的倡導下,現實題材受到重視。閱文集團已連續舉辦三屆“網絡原創文學現實主義題材征文大賽”。2018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作協聯合舉辦的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明確提出:“重點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加大遴選緊跟時代發展,充分展示改革開放40年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的優秀作品。”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北京作家協會以及阿里文學聯合舉辦了“新時代新風口:網絡文學中的現實題材精品創作”主題論壇活動。中國音像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指出,2017年現實題材作品已經達到全部網絡作品的52.5%。2018年6月,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公布了2018年度重點作品扶持選題名單,《大山里的青春》《足球紀元》《芳菲鄉的振興》《浩蕩》《海上升明月》等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得到扶持。

    從題材類型上說,網絡文學大體可以分為幻想類和現實類,玄幻、仙俠、科幻、穿越、二次元等屬于前者,都市、青春、職場、軍事、歷史等屬于后者。文學作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文學寫現實本是應有的題中之義,中國網絡作家一般日更數千字,多是寫想象的故事,“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傾向比較突出,提倡網絡小說接地氣、寫現實,是時代對網絡小說的要求。網絡作家來自不同的職業,他們有各自熟悉的生活領域,有不同的生活體驗,網絡現實題材作品描繪了不同階層、不同行業的社會生活風貌,喚起了讀者對熟悉而陌生的身邊生活的感同身受,加深了讀者對現實的認識,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

    網絡文學研究升溫

    伴隨著蓬勃發展的網絡文學現狀,網絡文學研究日漸升溫。中國作協啟動2018年理論評論支持計劃,《中國網絡文學年鑒(2018)》(中南大學研究基地)、《中國網絡文學史料叢書(第一、二卷)》(邵燕君)、《文化視域中的網絡文學研究》(周志雄)、《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新時代:從“現實題材”到“大文創生態”》(莊庸)、《中國網絡文學20年》(歐陽友權)、《網絡小說的生產機制研究》(林俊敏)6部作品入選。北京作協舉辦“新時代網絡文學巔峰論壇”。《網絡文學評論》雜志社舉行“優秀網絡文學評論征集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評論獎年度評獎”。西南科技大學舉辦“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暨‘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學術研討會”。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主辦“‘媒介文化與網絡文學2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新媒介文化研究會第七屆年會”。杭州師范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舉辦“‘2018青年批評家日·網絡文藝’暨‘中國網絡文學評論大賽’首站高校推介會”。

    2018年度主要網絡文學研究著作有:《網絡文藝學探析》(歐陽友權)、《粵派網絡文學評論》(西籬主編)、《大神們——我和網絡作家這十年》(夏烈)、《文化視域中的網絡文學研究》(周志雄)、《中國網絡文學年鑒2017》(歐陽友權主編)、《破壁書:網絡文化關鍵詞》(邵燕君主編)、《文學視域下的網絡小說影視改編研究》(駱平)、《中國網絡文學改編的電視劇研究》(侯怡)、《網絡文學與動漫產業互動發展研究》(陳海燕)、《數字時代文藝評論的轉型與創新》(劉丹麗、黃獻文)等。

    陳崎嶸、歐陽友權、馬季、邵燕君、夏烈、禹建湘、黎楊全、周興杰、許苗苗、韓模永、黃鳴奮、湯俏、桫欏、胡友峰、陳海燕、蘇曉芳等學者發表了有影響的學術論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對20年中國網絡文學道路進行理論總結。陳崎嶸認為,中國網絡文學是改革開放造就的一項奇跡,當前,網絡文學界面臨的共同命題是:網絡文學應當感知新時代、把握新時代、反映新時代、共創新時代。馬季認為,網絡文學的渠道與內容之間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PC端時期渠道與內容的博弈;移動閱讀彰顯渠道的優勢;IP時代內容重回王者地位。二、對網絡文學特性的研究。韓模永認為,網絡文學大多走向一種帶有非線性、多向性和碎片化的空間結構(超文本和數據庫結構),靈境與場景取代了傳統的意境,沉浸感與鏡頭感大大增強。周冰認為網絡文學的敘事空間包含現實空間、擬實空間、虛幻空間,網絡小說地圖實際上是各類空間的序列性意圖的呈現。黎楊全認為,中國網絡文學從現代人與連線世界的日常互動,網絡的界面穿越、線上與線下世界的時空區分,以及虛擬性與交互性中獲得想象靈感,并隱喻性呈現出現代人與網絡的共生與伴隨關系、虛擬主體的間性、網絡生活的“重置”體驗及其精神癥候。三、對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建構的探討。趙小雷認為“文學為體,網絡為用”是解決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兩難境遇的一種思考的路徑。歐陽友權認為,網絡文學研究需要清除已有的學術資源,抽繹出批評的學理概念,要把握網絡文學批評史變與不變的歷史辯證法,要在原典規制與網絡文學批評現實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aaa级精品久久久国产片|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专区|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