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版孔子故里明故城開城儀式首演
1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古老的萬仞宮墻前,采用全新的服裝道具,賀歲版明故城開城儀式正式首演。(曲阜宣傳部供圖) 曲阜宣傳部供圖 攝
伴隨著渾厚的古樂聲,萬仞宮墻城門徐徐打開,身著古裝的舞者翩翩起舞。1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古老的萬仞宮墻前,采用全新的服裝道具,賀歲版明故城開城儀式正式首演。
“按照舊例,一到臘月,孔府就要敲晨鐘擊幕鼓,象征著要過年了。”曲阜三孔文化旅游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劉偉介紹,明故城開城儀式融合了吉時晨鐘、樂舞迎賓、嘉賓入城等三個傳統禮儀,既保持了傳統禮儀的基本程序,又具備一定的觀賞性、體驗性和互動性。
“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孔府,又稱“衍圣公府”或“圣府”,是歷代衍圣公的官署,也是孔子后裔直系子孫的住宅。據檔案記載,孔府過春節極為隆重,整個過程中,禮樂,禮儀,禮數,處處有禮,不論內容還是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傳統,并世代傳承至今。
賀歲版儀式著眼于深挖歷史典籍和文化遺韻,把重點放在充分演繹“夫子之墻”(萬仞宮墻)的象征意義和明故城墻的原始功能。通過古老、樸拙樂舞語言,營造天人冥合、古今冥合時空氛圍,展現孔子學問的博大精深并給予感受孔學風貌的視角提示,將觀者引入求索孔子文化精髓的神圣意境之中。
“曲阜以這種傳統禮儀,歡迎五湖四海的嘉賓,既表達了孔子故里人民的好客之情和對各位游客的歡迎,也對傳播和弘揚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劉偉說。
賀歲版明故城開城儀式正式推出后,“孔府過大年”系列活動也拉開了序幕。在以往孔府過大年活動的基礎上,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孔府過大年·濃情祈福闔家歡”,內容將更加豐富多樣。既保持晨鐘開城、祭孔大典展演、暮鼓關城、貼春聯、貼門神、孔府大戲臺等常規演藝項目,更將重點創新推出臘八布粥、圣府投壺、“福、祿、壽三星賜福”、圣府求福、論語接龍、孔府大拜年等主題活動。
“我們將重點再現‘天下第一家’孔府獨特的年味上,通過恢復春節的很多傳統習俗,讓海內外游客在孔子故里能夠真正體驗到原汁原味的中華民族傳統春節習俗。”劉偉介紹。
2013年以來,為進一步增強孔子家鄉旅游的參與性、互動性和文化體驗,三孔景區持續加大了旅游產品的創新開發力度,實施了“景區活化”新舉措,相繼策劃推出晨鐘開城儀式、暮鼓關城儀式、祭孔展演、孔子禮儀課堂等一系列景區演藝新品。這些演藝活動文化內涵深厚精致,散發著曲阜濃郁的傳統文化魅力,常態化并免費向廣大游人開放,大大增強了曲阜旅游的文化體驗性。
據記載,孔府過大年有著極多的禮數,如蒸花糕、花卷、年糕、饃饃、糖包、豆包等面食,貼上新門聯、新門神等。據孔府檔案館負責人介紹,孔府九進院落門有500多對,每年僅貼春聯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而這些正體現出孔府“詩禮傳家”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