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科幻十大新聞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在全體科幻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科幻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去一年里的中國科幻的重大新聞和趨勢,期望來年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01《2018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發布
科幻產業穩步發展,整體年產值突破140億。出版繼續增長,多部科幻電影投拍,網絡影視劇漸成規模,新媒體、綜藝等科幻娛樂產品形式多種多樣;科幻特色小鎮跟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協同發展逐漸開始。
02各地紛紛組建科幻研究機構
中國科協系統深度介入科幻發展,起到積極組織作用,更多科幻組織或機構相繼產生。在科幻的組織機構層面上,除去已有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之外,這幾年又建立了科幻電影專業委員會。而四川、浙江、江蘇、北京、上海、天津等的科協組織,都開始建立科幻分支。這些做法推動了科幻創作和研究的發展。
03科幻獎項數量增加質量明顯提高
以世界華語科幻“星云獎”和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為龍頭,加上這些年增加的“京東文學獎科幻獎”“水滴獎”“晨星獎”“冷湖獎”等,科幻獎勵數量繼續穩步增加,作品質量逐漸提高。
04科幻節慶和研討活動形式創新
星云獎和銀河獎嘉年華、中國科幻大會、“亞太科幻大會”活動豐富,在形式上除了頒獎、作家會議之外,還增加了高端講演、講座、粉絲聚會、專題研討、科研院所參觀等方式。
05科幻教育脫穎而出
科幻作品正在逐漸進入中高考范疇,科幻課程在大中小學方興未艾。第二屆科幻教育大會在溫州召開,多種線上線下科幻課程逐漸豐富。
06科幻學術研究迅猛發展
國家社科基金繼續以多項目資助科幻研究。香港樹仁大學主辦“人類世”論壇(05.29-06.01);香港科技大學主辦“中國文學創作研究專題:華語科幻”工作坊(05.30-31),長春大學召開“互聯網時代中日科幻文化高峰論壇”(09.08-09),杭州師范大學主辦“科幻研究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的寫作”(06.02)。此外,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11月召開年會,南方科技大學也召開了“科技時代的中國文學狀況和科幻文學變革”會議(06.15)。
07科幻國際合作力度增加
參加世界科幻大會和在會上發言人數創歷史新高,受邀訪華的科幻作家數量增加。《中日科幻長春共同宣言》發布。中法科幻藝術交流的“凡爾納計劃”啟動。合作雜志和圖書《銀河邊緣》和《十二個明天》正式發行。
08網絡科幻創作逐漸受到矚目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18年會、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等都邀請網絡科幻作家到場發言。
09劉慈欣繼續海外獲獎
著名作家劉慈欣獲得了阿瑟.克拉克基金會頒發的年度想象力服務社會大獎。在頒獎會發言中,劉慈欣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科幻跟社會生活關系的看法。
10科幻成為2019年港深雙城雙年展主題
由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中心參與策展的“2019深港雙城雙年展”最終揭曉,科幻升維成為重要主題。劉慈欣、陳楸帆等都是策展團隊成員。科幻跟藝術和建筑融合的新天地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