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畬鄉:飛瀑筍干稻花魚,還有那濃郁的桂花香(散文)
誰能相信已是深秋季節了呢,金竹畬鄉的山依然綠意盎然、生機勃勃;誰說交響曲一定是樂隊演奏的呢,你看畬鄉那飛流直下的瀑布,從上至下,歡快地奔流著,穿過山間的水流聲宛如一首交響樂,以熱烈奔放的序曲開始,再到慢板再到小夜曲,最后漸漸變成民宿窗邊的催眠曲,溫柔地環抱著村子,讓你白天充滿活力,夜晚安然酣睡。
此時,畬鄉的空氣濕潤甜蜜,鄉間滿是開著紅色或橙色花朵的桂花樹,一起熱情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讓人情不自禁要駐足品味。往遠處看,那是漫山遍野的竹林,披著一層層輕紗,風情萬種、變幻莫測。再看更遠一些,光滑的公路宛如銀蛇一般在深山里環繞,時隱時現,引人猜想。黃昏鄉間裊裊的炊煙,只為點綴村道上的石板路而升起,黑夜降臨它便悄然散去。即使沒有星光的夜晚,昆蟲、青蛙無需指揮,都會在同一時刻開口為溪流和聲……
“太美了,我在美國這么多年,也沒見過這么美麗的鄉村。”剛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幾張在江西樂安縣金竹畬族鄉嚇通村的照片,一個上世紀90年代就到美國定居生活的朋友看后就贊嘆不已,說以后回國一定要來看看。她哪里知道,像金竹鄉這樣的民族特色村寨如今在中國多不勝數,根本看不過來呢!更重要的是,20多年前在她眼里還是偏遠落后的少數民族鄉村已經脫胎換骨,走上了文明富裕的小康之路。金竹畬族鄉便是一個例證,這個昔日大山深處的偏僻之鄉,如今已成為一個人們療愈身心的后花園。
金竹畬族鄉隸屬江西省樂安縣,成立于2002年。這里最有名的當屬金竹瀑布群,它就坐落于嚇通村海拔620多米的崇山峻嶺中。村子氣候濕潤,冬暖夏涼,風光旖旎,山勢雄峻,古木參天,山泉甘冽,溪深魚肥,自然形成總落差高達近400米、形態各異的大小飛瀑26處。都說廬山三疊素以落差為美,黃果樹瀑布以面積寬為美,而金竹瀑布兩者兼而有之,所以說觀賞金竹飛瀑宛如聆聽交響曲,不僅可以觀,還可以聽其跌宕起伏的26章樂曲。
得益于大自然的饋贈,金竹有著滿山遍野的竹林和筍干,還有肥沃的稻田里生長的稻花魚,沒有污染,沒有農藥化肥,是這里的農家招待游客的佳肴。金竹的竹林常年沐浴著自然雨露,精華都凝聚在鮮嫩的筍干中。近年來金竹鄉各類農林特產合作社如雨后春筍,大搞高山無公害蔬菜、稻花魚養殖等,畬族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
金竹鄉有著濃厚的宗祠文化。走在鄉里,會看到很多古祠建筑,他們記錄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家族的歷史。每一座祠堂都有一段有關宗族歷史的故事。據說,嚴杭村民從宗譜上推斷出這里的村民都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后裔。作為皇帝,李煜是軟弱失敗的,但是作為詩人,他卻如神話一般存在于后世人的心中。
金竹的很多古祠得到了保護性修繕,并完成了畬族特色改造,已成畬鄉人文風景的重要內容。金竹鄉目前現存的宗祠里,最有名的是流舍畬族村的藍科進公祠。據介紹,這個公祠于同治戊辰建成,光緒十年由藍振葵立碑。其子藍科進高中進士后,畬族人為了紀念他,改名為藍科進公祠。這是江西省目前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好的畬族古建筑之一。藍科進公祠正房坐南朝北,背山面水,面積約340平方米,由兩進一天井構成。整個建筑主體采用卵石、雜土砌建而成,圖騰崇拜的民族特色明顯,現已成為一個畬族文化的展示館。
金竹畬鄉,飛瀑筍干稻花魚,還有那濃郁的桂花香,值得更多人的到來。